石头脾气
利得或损失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二是计入当期损益的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则会增加“其他综合收益”,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其他综合收益”;反之,则减少资本公积,应作相反的分录。
2、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利润以外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日,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要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与之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而不构成所得税费用。.
4、固定资产等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变动
按照新准则的要求,自用房地产、无形资产或存货等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为利得,增加“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
5、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而形成的费用
对于权益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时
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表日,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属于有效套期的,借记或贷记有关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扩展资料
利得与收入异同
一、相同点
1、都是经济利益的流入
2、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3、都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无关
二、不同点
1、形成的阶段不同。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收入是由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
2、收入是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包括利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得
我叫鑫小鑫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该利得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另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该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增加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贷方的相关金额;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应按照确定的金额;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时贷记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对于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按规定贷记资本公积的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中,按相关规定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资产负债表日,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产生的利得等。涉及到的会计科目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