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5

荷塘荔色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实务财务报表八步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鑫方盛商城

已采纳

集团内部交易应抵销的业务入手,探讨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中涉及的业务抵销分录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核心内容是抵销分录的编制。《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中合并财务报表抵销的处理是按照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顺序阐述的,这种抵销处理虽然便于理解合并财务报表的结构等内容,但一些相同业务的抵销重复出现,读者会感觉很繁琐。如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既涉及到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也涉及到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项目,教材中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均涉及到这项业务的抵销;再如存货业务的抵销既涉及资产负债表项目,也可能涉及利润表项目,还可能涉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教材中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均涉及与存货有关业务的抵销。从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应抵销的业务进行分析,教材中涉及的抵销分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借:股本(子公司)资本公积(子公司)盈余公积(子公司)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商誉(借方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投资持股比例)未分配利润—年初(合并当期为“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享有被投资单位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相等,因此不会产生借贷方差额。二、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等项目借: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未分配利润—年初贷: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分配—应付股利未分配利润—年末应说明的是,“未分配利润”项目是通过抵销影响未分配利润的具体项目(如利润表中的项目)的抵销计算确定的。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的金额应与上期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年末”项目的金额一致。因此,上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涉及的影响未分配利润的具体项目,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均应用“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代替。如:上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的抵销分录为: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三、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一)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本身的抵销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内部债权债务项目。主要包括:(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2)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3)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4)持有至到期投资(假定该项债券投资,持有方划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也可能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原理相同)与应付债券;(5)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6)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抵销分录为:借:债务类项目贷:债权类项目(二)内部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的抵销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可能发生持有对方债券等内部交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在抵销内部发行的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内部债权债务的同时,将内部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的利息费用与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相互抵销。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借:投资收益贷:财务费用(三)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抵销在应收账款采用备抵法核算其坏账损失的情况下,某一会计期间坏账准备的数额是以当期应收账款为基础计提的。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随着内部应收账款的抵销,与此相联系也需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其抵销程序如下:首先抵销坏账准备的期初数,抵销分录为: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未分配利润—年初然后将本期计提(或冲回)的坏账准备数额抵销,抵销分录与计提(或冲回)分录借贷方向相反。即: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或: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四、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借:未分配利润—期初(期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贷:营业成本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上述抵销分录的原理为: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收入与本期发生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之差即为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成本。抵销分录中的“未分配利润—年初”和“存货”两项之差即为本期发生的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笔者将上述抵销分录分为:(一)将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贷:营业成本(二)将本期内部商品销售收入抵销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贷:营业成本(三)将年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借:营业成本贷:存货(年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五、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处理一方的商品,另一方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一)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固定资产—原价(年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二)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销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年初累计多提折旧)贷:未分配利润—年初(三)将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产生的收入)贷:营业成本(本期内部固定资交易产生的销售成本)固定资产—原价(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四)将本期多提折旧抵销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本期多提折旧)贷:管理费用【例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5年起拥有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60%的股份并自当年开始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甲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报出时间为报告年度次年的3月20日。甲公司和A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2008年度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有关资料如下:(1)2007年度有关资料:①甲公司2007年度资产负债表期末存货中包含有从A公司购进的X产品1600万元,A公司2007年销售X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15%。②A公司2007年度资产负债表期末应收账款中包含有应收甲公司账款1400万元,该应收账款累计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为150万元,即应收甲公司账款净额为1250万元。③甲公司2007年1月向A公司转让设备一项,转让价格为800万元,该设备系甲公司自行生产的,实际成本为680万元,A公司购入该设备发生安装等相关费用100万元,该设备于2007年6月15日安装完毕并投入A公司管理部门使用,A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2)甲公司2008年度按权益法调整后的会计报表有关项目和A公司2008年度调整后的个别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金额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中级会计实务财务报表八步

293 评论(10)

碎花花11

注:本章考题中涉及的部分综合题在财务报告章节予以统计。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一)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二)投资方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且对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享有权利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的投资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合营企业是共同控制一项安排的参与方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相关活动是指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和购买;金融资产的管理;资产的购买和处置;研究与开发活动;确定资本结构和获取融资。在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应当首先判断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是否集体控制该安排,其次再判断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策是否必须经过这些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组合能够集体控制某项安排的,不构成共同控制。仅享有保护性权利的参与方不享有共同控制。(三)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的投资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业。实务中,较为常见的重大影响体现为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通过在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发言权实施重大影响。投资方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该种情况下不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不形成重大影响。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一方面应考虑投资方直接或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股份,同时要考虑投资方及其他方持有的当期可执行潜在表决权在假定转换为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后产生的影响,如被投资单位发行的当期可转换的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的权益性投资不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如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这类金融资产即使符合持有待售条件也应继续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投资性主体对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1.同一控制下形成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所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提示1】被合并方在合并日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负数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按零确定,同时在备查簿中予以登记。【提示2】如果被合并方在被合并以前,是最终控制方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所控制的,则合并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还应包含相关的商誉金额。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工具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2)合并方发生的中介费用、交易费用的处理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与发行权益性工具作为合并对价直接相关的交易费用,应当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与发行债务性工具作为合并对价直接相关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债务性工具的初始确认金额。【注意问题】在按照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时,前提是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一致。企业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的,应基于重要性原则,统一合并方与被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在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基础上,计算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被合并方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则应当以合并日被合并方的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A公司的子公司,且为A公司直接投资形成的子公司。2014年3月6日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合同,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 000万元和一宗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购买A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表决权资本。2014年4月6日甲公司与A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该协议。2014年6月3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 000万元支付给A公司,当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 000万元(成本为6 000万元,累计摊销额1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9 000万元;同日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交接手续并取得控制权。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0 000万元,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为15 000万元;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0 000万元。甲公司另发生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160万元。会计处理如下:①该交易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理由:甲、乙公司在合并前后均受A公司最终控制。②合并方为甲公司,合并日为2014年6月30日。③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8 000(10 000×8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8 000累计摊销1 000管理费用160贷:银行存款2 160无形资产6 0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0【特别提示】以非现金资产作为对价,不确认资产的处置损益。【例题·综合题】A公司为母公司,子公司包括有甲公司、乙公司,即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受A公司同一控制。2014年6月30日,甲公司向同一集团内乙公司的原股东A公司定向增发1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市价为8.68元),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并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后乙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乙公司之前为A公司于2013年以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方式收购的子公司。合并日,乙公司财务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 200万元,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4 000万元(含商誉),其中A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3 500万元,A公司合并报表确认商誉5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本例中,甲公司在合并日应确认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应享有乙公司在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及相关商誉,会计处理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3 300(3 500×80%+500)贷:股本1 0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 300(3)同一控制下一揽子交易的会计处理 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取得同一控制下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的,应当判断多次交易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的,通常应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①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②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③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至少一项其他交易的发生;④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思考问题】为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业务,甲公司计划剥离辅业,处置全资子公司A公司。2O11年11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转让其持有的A公司100%股权,对价总额为7 000万元。考虑到股权平稳过渡,双方协议约定,乙公司应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支付3 000万元,以先取得A公司30%股权;乙公司应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支付4 000万元,以取得A公司剩余70%股权。2011年12月31日至乙公司支付剩余价款的期间,A公司仍由甲公司控制,若A公司在此期间向股东进行利润分配,则后续70%股权的购买对价按乙公司已分得的金额进行相应调整。本例中,甲公司通过两次交易分步处置其持有的A公司100%股权:第一次交易处置A公司30%股权,仍保留对A公司的控制权;第二次交易处置剩余70%股权,并丧失对A公司的控制权。需要分析上述两次交易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①甲公司处置A公司股权是出于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业务,剥离辅业的考虑,甲公司的目的是全部处置其持有的A公司股权,两次处置交易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其商业目的;②两次交易在同一转让协议中同时约定;③在第一次交易中,30%股权的对价为3 000万元,相对于100%股权的对价总额7 000万元而言,第一次交易单独来看对乙公司而言并不经济,和第二次交易一并考虑才反映真正的经济影响,此外,如果在两次交易期间A公司进行了利润分配,也将据此调整对价,说明两次交易是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综上所述,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两次交易应作为“ 一揽子交易”,按照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至丧失控制权并构成“一揽子交易”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合并方应当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取得控制权日,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会计处理:①确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在合并日,根据合并后应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②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处理。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达到合并前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进一步取得股份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③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转入当期损益。其中,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根据准则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应按比例结转,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应全部结转。【例题·综合题】A公司为母公司,其子公司包括甲公司、乙公司。有关投资业务如下:(1)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自母公司A公司处取得同一控制下的乙公司25%的股份,实际支付款项6 000万元,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相关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 000万元(假定与公允价值相等)。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 000 贷:银行存款6 000由于初始投资成本6 000万元大于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5 500万元(22 000×25%),所以不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2)2012年至2013年度,乙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注:二个年度合并编制一笔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50(1 000×25%)贷:投资收益250(3)2014年1月1日,甲公司以定向增发2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公允价值为4.5元)的方式购买同一控制下A公司所持有的乙公司40%股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进一步取得投资后,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当日,乙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3 000万元。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同,均按照10%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甲公司和乙公司一直同受同一最终控制方控制。上述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甲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①确定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合并日追加投资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权比例=25%+40%=65%合并日甲公司享有乙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23 000×65%=14 950(万元)②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处理。原25%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在合并日的原账面价值为6250万元(6 000+1 000×25%)。追加投资(40%)所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为2 000万元。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为8 250万元(6 250+2 000)。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为6 700万元(14 950-8 250)。借:长期股权投资14 95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000 ——损益调整 250 股本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67002.非同一控制下形成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了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放弃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均应按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基于上述原则,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1)企业合并成本合并成本=支付价款或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注意问题:①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②以发行债券方式进行的企业合并,与发行债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计入债务性债券的初始计量金额。③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与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自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收入中扣减。(2)付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的处理采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时,支付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分为不同情况处理:①合并对价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②合并对价为长期股权投资或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③合并对价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④合并对价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以其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同时结转其他业务成本。(3)企业合并成本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的处理①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指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予列示的商誉。②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应计入合并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在控股合并的情况下,上述差额应体现在合并当期的合并利润表中,不影响购买方的个别利润表。(4)一次交换交易,一步取得股权形成控制的企业合并会计核算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购买日按企业合并成本(不含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支付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科目。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以库存商品等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并同时结转相关的成本。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251 评论(8)

爱吃奶糖的鱼

直接听跟谁学的西木老师的中级会计实务就好了,西木老师主讲中级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系列线上课程,特专业。

236 评论(15)

Nicole800328

2018年09月29日 2019ACCA备考资料 财务英语入门 历年真题答案 2019考纲白皮书 2019考前冲刺资料 高顿内部名师讲义 高顿内部在线题库财务会计基础知识有: 财务基础知识六大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此六者构成了企业财务的全部。前三者为企业资产数据,后三者为企业经营数据,关系具体如下: 1.资产由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组成; 2.负债由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组成; 3.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组成; 4.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组成; 5.费用由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组成; 6.利润由营业利润扣除各项开支后的项目等组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资本+利润; 利润=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成本)=负债+资本+收入; 资产类科目余额+成本类科目余额=负债类科目余额+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余额+损益类科目余额。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ACCA”或“来源高顿、ACCA学习帮”,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ACCA”或“来源高顿、ACCA学习帮”,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电话:),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236 评论(9)

黑崎龍少

中级会计实务,这科是最难的,也是需要理解内容最多的,但是和我们平常工作联系最多的也是这门,所以一定要用心学。刚开始听课的时候,听懂了做不来是正常的,不用怀疑自己的智商,一定要坚持学下去,如果听不懂了,就直接跳到下一章去,不要一直在一个坑里,一直在坑里会让你的耐性会被磨掉的,到最后就又弃考了。中级会计实务重点难点章节:第一梯队: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第九章、金融资产,第十六章、所得税,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以上章节历年的大题里面肯定有1至2题,1题大题15分左右,如果2题就30分了,所以一定要搞懂,特别是长期股权投资与财务报告那章合并报表的结合。)第二梯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借款费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或有事项。(这些知识点的内容理解起来都很容易,也不难,但是每年至少有1题大题在以上这些考点出现,是属于必得分数的题目,所以平常有空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写写分录,了解解题步骤。2016年考了债务重组、固定资产。第三梯队:总论、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个人建议放弃就好了,也考不了几分,有兴趣偶尔看看讲义、听一遍课就行,不用花太多时间,特别是第一章总论。先学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这两章内容相似可以对照着学,帮助理解记忆。再学长投。学完长投马上学合并财务报告和所得税。这几个章节如果搞定了那么中级实务基本上就过了。这些就是中级实务最难的章节,也是每年考试的核心章节。现在机考以后难度降低很多,不必太深入的去研究题目的难度。只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通过考试没问题。进入考场看到题目简单的你简直不敢想象。但是又会让你产生模棱两可的错觉。所以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扎实。如果基础比较好推荐郭建华的课,绝对应试型选手。课程难度比考试略高,如果他的课程例题都掌握了通过考试绝对没问题。如果遇到听不懂的章节比如合并的时候可以换高志谦的听听。瞬间豁然开朗。高的比较适合零基础的。已通过实务,今年准备考财管和经济法一起加油。

30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