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mia小牛牛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不等同于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及其实施条例第十条的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的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VV爱吃007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不等同于收入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而非税后】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计算公式为:
1.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柠檬心的颜色
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可参考:1、按月(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①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和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②年终按自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后为应补税额,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③根据税法规定,乡镇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准予在应缴纳所得税额中扣除10%作为补助社会性支出。计提补助社会性支出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其他应交款-补助社会性支出非乡镇企业不需要作该项会计处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1-1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muxiu木秀
第一条凡国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除另有规定者外,都应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所得税。第二条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国营企业,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联营企业先分配所得的,以投资各方(包括行政、事业及其他单位)为纳税人。第三条国营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包括营业外收入)减除成本、费用、国家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的税金和营业外支出后,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各项开支的范围和标准,应按照 《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 和财政部制定或批准的国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第四条国营企业所得税税率分为:一、大中型企业,适用55%的固定比例税率。二、小型企业、饮食服务企业和营业性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适用八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大中型和小型企业的划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第五条纳税人遇有特殊情况,按规定缴纳所得税确有困难,需要减税、免税的,可以提出申请,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查核实后逐级上报。省级以下企业,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批准;省级和中央级企业,报经税务总局批准。需要统一减税、免税的,由财政部确定。第六条纳税人在某一年度发生亏损的,可以提出申请,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查核实,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从其下一年度的所得中,给予一定数额抵补。一年抵补不足的,可以结转次年抵补,但连续抵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第七条国营企业所得税按年征收,按期预缴。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一、适用55%固定比例税率的,为应纳税所得额乘税率。二、适用八级超额累进税率的,预缴税款时,应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求得全年应纳税额,再换算为当月累计应纳税额,求得本月应纳税额。第八条国营企业所得税,按日、按旬或按月预缴本月税款,按月、按季结算,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具体纳税期限,由当地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缴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第九条国营企业所得税,由纳税人就地缴纳。下列情况除外:一、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按其隶属关系回原地缴纳。二、联营企业所得先分给投资各方的,由投资各方在其所在地缴纳。三、铁路运营、金融、保险企业和国家医药管理局直属企业,分别由铁道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国家医药管理局集中缴纳。第十条国营企业所得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和管理。第十一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应按照国营企业财务制度审查、核定。未经税务机关审核同意,不得核减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擅自核减的,一律无效。第十二条纳税人应于经营开始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第十三条经有关部门批准合并、联合、分设、转业、迁移、停业的纳税人,应自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的手续,并清缴应纳的税款。第十四条纳税人不论经营情况如何,应在每月终了后十日内,年度终了后三十五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送会计报表和所得税申报表。年度、季度财务计划,应在上报主管部门的同时,报送当地税务机关。第十五条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而不按照规定申报纳税,当地税务机关有权确定其应纳税额。第十六条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和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纳税人及其所属企业必须据实报告,并提供帐册、凭证、单据和有关资料,不得隐瞒或者拒绝。税务机关应为其保密。第十七条纳税人必须建立与健全帐册,正确计算盈亏。税务机关如发现有虚列成本、乱摊费用、瞒报收入等违反《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和违反国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有权按照规定调整其应纳税所得额,限期追补少缴的税款。第十八条纳税人必须依照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缴纳税款。逾期不缴的,除限期追缴外,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5‰的滞纳金。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催缴税款无效时,可以通知其开户银行扣缴入库。第十九条纳税人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规定的,税务机关可酌情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隐匿所得额或申报不实的,除限期追缴应纳税款外,并可酌情处以应纳税款一倍以下的罚款。偷税、抗税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税务机关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条纳税人如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纳税,任何人都可以检举揭发,经税务机关查实处理后,可按规定奖励检举揭发人,并为其保密。第二十一条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问题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按税务机关的决定纳税,然后向上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上级税务机关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答复。纳税人对上级税务机关的复议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二十二条本条例的实施细则由财政部制定。第二十三条本条例自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起试行。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