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43

阿里嘎多~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损益表格式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悠闲小猫

已采纳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把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期间的净收益或者净亏损,是动态会计报表。通过损益表反映的收入、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费用情况,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损益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可以分析企业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及获利能力,了解投资人投入资本的完整性。该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反映企业的收入与费用,说明在会计期间企业利润或亏损的数额,据此可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另一部分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分配过程和结果。 损益表的编制 损益表的编制方法根据损益表的格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 一步式损益表 在一步式损益表中,首先要将企业一定期间内的所有收入及所有费用、支出分别汇总,两者相减而得出本期净利润或所得税后利润。(2) 多步式损益表 多步式损益表将损益表的内容作多项分类,从销售总额开始,多步式损益表分以下几步展示企业的经营成果及其影响因素:第一步:反映销售净额,即销售总额减销货退回与折让,以及销售税金后的余额。第二步:反映销售毛利,即销售净额减销售成本后的余额。第三步:反映销售利润,即销售毛利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后的余额。第四步:反映营业利润,即销售利润减其他业务利润后的余额。第五步:反映利润总额,即营业利润加(减)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会计方法变更对前期损益的累积影响等项目后的余额。第六步:反映所得税后利润,即利润总额减应计所得税(支出)后的余额。 一步式损益表和多步式损益表按不同的方法编制而成,它们基于不同的理由,各有优缺点: 一步式损益表比较简明,而且,由于这种格式对一切收入和费用、支出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先后,可避免使人误认为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有先后顺序。其缺点是一些有意义的中间性信息,如销售毛利、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均未直接反映,不利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相应项目的比较。 多步式损益表对收入与费用、支出项目加以归类,列示一些中间性的利润指标,分步反映本期净利的计算过程,可提供比一步式损益表更丰富的信息,而且有助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相应项目的比较分析。但多步式损益表较难理解,而且容易使人产生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有先后顺序的误解,对收入、费用、支出项目的归类、分步难免带有主观性

会计损益表格式

347 评论(12)

依钱钱512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间期经营成果的报表。1、损益表的作用(1)损益表提供的信息,可用于反映和评价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效益。(2)通过损益表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多个方面,据以考核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3)损益表可用于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的赢利趋势。(4)损益表可用于反映企业实现利润的分配情况,以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大期后赢利的能力。2、损益表的格式损益表的格式有:(1)单步式。这种方式将所有的收入汇列在一起,也把所有的成本、费用或支出列在一起,一步计算出净损益。(2)多步式。这种方法通过多步计算得出企业损益:第一步,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第二步,营业净收益=毛利-营业费用;第三步,营业净收益+非常收益=纳税前收益;第四步,纳税前收益-所得税=净收益。(3)账户式。这一方法是将各项费用列于左方,各项收入列于右方。(4)报告式。这一方法类似于多步式,用编制会计报表的格式排列。3、损益表的编制明确当期经营观念和总括观念。当期经营观念反映损益表中只应计入在当期经营有关的惯常收入和惯常费用。总括观念主张,除了股利分派的资本收益以外,所有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都要总括地反映在损益表中。针对两种观念的矛盾,报表编制者应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出发,并结合外部使用者的信息要求,寻找它们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表内数字的填列内容及填列方法:(1)产品销售收入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收入”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2)产品销售成本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成本”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3)产品销售费用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费用”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4)产品销售税额附加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发生额填列。(5)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6)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7)投资收益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8)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账户分析填列。(9)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项目,可在表内计算填列。(1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根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填列。

184 评论(11)

团子888888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把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期间的净收益或者净亏损,是动态会计报表。通过损益表反映的收入、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费用情况,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损益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可以分析企业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及获利能力,了解投资人投入资本的完整性。该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反映企业的收入与费用,说明在会计期间企业利润或亏损的数额,据此可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另一部分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分配过程和结果。 损益表的编制 损益表的编制方法根据损益表的格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 一步式损益表 在一步式损益表中,首先要将企业一定期间内的所有收入及所有费用、支出分别汇总,两者相减而得出本期净利润或所得税后利润。(2) 多步式损益表 多步式损益表将损益表的内容作多项分类,从销售总额开始,多步式损益表分以下几步展示企业的经营成果及其影响因素:第一步:反映销售净额,即销售总额减销货退回与折让,以及销售税金后的余额。第二步:反映销售毛利,即销售净额减销售成本后的余额。第三步:反映销售利润,即销售毛利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后的余额。第四步:反映营业利润,即销售利润减其他业务利润后的余额。第五步:反映利润总额,即营业利润加(减)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会计方法变更对前期损益的累积影响等项目后的余额。第六步:反映所得税后利润,即利润总额减应计所得税(支出)后的余额。 一步式损益表和多步式损益表按不同的方法编制而成,它们基于不同的理由,各有优缺点: 一步式损益表比较简明,而且,由于这种格式对一切收入和费用、支出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先后,可避免使人误认为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有先后顺序。其缺点是一些有意义的中间性信息,如销售毛利、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均未直接反映,不利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相应项目的比较。 多步式损益表对收入与费用、支出项目加以归类,列示一些中间性的利润指标,分步反映本期净利的计算过程,可提供比一步式损益表更丰富的信息,而且有助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相应项目的比较分析。但多步式损益表较难理解,而且容易使人产生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有先后顺序的误解,对收入、费用、支出项目的归类、分步难免带有主观性。

206 评论(11)

大V呀大V

会计的三大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1、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2、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323 评论(13)

一心不二

在实行新的会计准则后,“损益表”改为“利润表”了。你去这看看:

178 评论(13)

shaohongxing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个报表。

134 评论(12)

飞天舞88

损益表,顾名思义就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1、在许多中小型的企业里,损益表中的项目按利润的构成和分配分为两部分。 在利润部分先列出销售收入,接着再减去销售成本,之后就可以得到销售利润。 扣除各项费用后获得营业利润,然后加上和减去非营业收入和费用后,这就是利润总额。还有就是利润分配部分,税后利润为应纳税所得额减去利润总额, 如果有余额,就是还没有分配利润。 如果利润表中利润分配部分单独列示,这就是利润分配表。2、企业里的损益表一般都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营业成本和税金,营业成本主要是企业为产生营业收入而需要直接支付的成本和费用。还有就是,营业税是与鱼类销售收入直接相关的税种。3、第二部分是,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销售产品或者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紧接着就是第三部分,期间费用,所谓的期间费用就是指会计期间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不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4、然后是第四部分,资产价值变动损益,这方面主要是指资产价格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5、第五部分是投资收益,指企业从对外投资中获得的收益,其中也包括从对外投资中获得的股息和债券利息,以及到账前到期收回投资或转让债券的差额高于账面金额。6、第六部分是非经营性收入和支出,这个部分是指在正常的经营和投资活动之外,因为某些与经营活动无关或附带的活动而引起的现金流入或流出。7、最后一部分是营业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和三项费用,加上其他营业利润的结果,可以准确反映企业业务的盈利能力。拓展资料:我们在日常办公的时候,可以将损益表中的信息与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相结合,还可以为财务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例如将赊销净收入与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进行比较。 方便报表用户判断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经济决策。

22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