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46

hereparadox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2017初级会计实务分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04年8月6号

已采纳

这道题目很好理解,可能你没有看清题目,借方不去管它,贷方银行存款可以确定是3万,因为题目中提到用银行存款支付运费总共3万。因为不设预付账款,所以用应付账款,确定金额为100+17不知道你为什么银行存款为50,它只是预付,就算设了预付账款,也应该计入预付,没预付计入应付,没理由计入银行存款。只要确定贷方其中一个也能计算出。

2017初级会计实务分录

131 评论(13)

sophiabian

基础会计分录大全1、购入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增值税计入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开出支票支付)贷:应付账款(款暂欠)2、材料采购(1)购入材料以后入库①购入时:借:材料采购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买价*税率)贷:银行存款(款支付)贷:应付账款(款暂欠)贷:应付票据(开出商业汇票)贷:预付账款(款项已预付)②支付购入的运杂费借:材料采购B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③材料验收入库(结转采购成本)借:原材料A+B(注金额)贷:材料采购(2)购入材料并入库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买价*税率)贷:银行存款(款支付)贷:应付账款(款暂欠)贷:应付票据(开出商业汇票)贷:预付账款(款项已预付)(3)预付款时: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3、生产等领用材料借:生产成本----**产品(产品领用材料)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用)管理费用(管理部门用)贷:原材料4、工资的核算①提取现金(开出支票)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将现金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贷:库存现金②发放工资借:应付工资贷:库存现金③分配工资等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企业管理人员工资)在建工程(工程人员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④支付职工困难补助等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现金5、差旅费①预借时借:其他应收款贷:库存现金②报销时借: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借或贷:库存现金(差额补收付)贷:其他应收款(原借的金额)③直接报销(没预借)借: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6、期间费用等业务①支付广告费、销售运杂费借: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②支付退休金、交际应酬费借:管理费用贷:库存现金③支付银行借款的手续费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④支付办公用品、水电费借:管理费用(管理部门用)制造费用(车间用)贷:银行存款⑤支付机器设备维修费借:制造费用贷:银行存款7、折旧费借:管理费用(管理部门)制造费用(车间的)贷:累计折旧8、待摊费用的处理(本期支付下期摊销)①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②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9、制造费用的分配(注:分配方法的使用)借:生产成本---**产品----**产品贷:制造费用10、产品完工,验收入库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

230 评论(11)

dreamydream

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等,那有很多,在会计基础书上有

151 评论(9)

苏夏夏110

你没有理解(该公司不设预付账款账户)的意思,不设预付,账款就要计入应付的再给你挑挑骨头:你做的贷方明显错的,首先,没说预付的银行存款付的啊?就算是银行存款付的,那也是付的53W

221 评论(10)

小能喵尉哥

计划成本法确实比较麻烦,我的一点想法,共同见解:1、计划成本法下:不管是购入还是发出,“原材料”后面的金额永远是‘计划成本’;对于购入而言,“材料采购”后面跟着的金额一定是‘实际成本’。购进原材料,尚未入库,根据收到发票、付款凭证:借:材料采购[这里写的是实际成本,即发票中的不含税价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发票中的增值税]贷:银行存款[我方支付的价税合计]原材料验收入库:这里有两种写法:(1)将入库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分开写:入库:借:原材料[金额为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金额为计划成本]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大于计划的差额、浪费)贷:材料采购(借:材料采购贷: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小于计划的差额、节约))(2)将入库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分开写:借: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大于计划、浪费的情况)贷: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小于计划、节约的情况)2、感觉着到分录题的表达不够完整,他只做出了采购原材料(入库前)的分录,但未做出材料验收入库的分录。。采购原材料,凭发票、付款凭证:借:材料采购3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510000贷:银行存款3510000验收入库:借:原材料3200000贷:材料采购3000000材料成本差异200000你的答案,看起来没有错,但是把两笔经济业务合在一起写,不是特别清晰明了,建议分开写!3、对于“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计划成本法下,对于已购入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材料,计入“材料采购”,待验收入库后转入“原材料”在实际成本法下,对于已购入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材料,计入“在途物资”,待验收入库后转入“原材料”。解释有点多了,但愿你能明白!!

287 评论(12)

飞火+流萤

借:应收账款       210.6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         应交税金-增–销   30.6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  贷:库存商品    150借:管理费用  150*1.17=175.5(感觉这有问题,你这也太不匹配了成本与售价。我把算法写出来了,要是有问题自己再算吧。)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0*0.17=25.5借:主营业务成本  8     贷:库存商品  8借:银行存款 20贷:其他业务收入 20借:银行存款 93.6贷:其他业务收入 8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借:其他业务成本59贷:原材料 59借:递延收益 300贷:营业外收入 300借:管理费用20财务费用 10营业外支出 5贷:银行存款 35(2)营业收入:180+150+20+80=430(万元)营业成本:150+8+59=217(万元)营业利润:300-224-175.5-20-10=-129.5(万元)利润总额:-129.5+300-5=165.5(万元)

10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