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7

xiaotian0001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公司会计携款跑路案例云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馋猫儿星星

已采纳

云南90后女会计7个月挪用2100万公款,她是这样隐秘的动用公款的,他利用他公司的会计身份,还有出纳U盾职务便利,通过网银转账,全部用于挥霍和赌博网站。

公司会计携款跑路案例云南

321 评论(10)

miracle11sno

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十分重视人民的安全,但是不管怎样严厉地打击,总会有漏网之鱼,这也使国家十分地头痛。不过随着互联网的覆盖,人们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使得很多人收敛了许多,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相关的法律制度也不是十分地完善,所以导致了很多人有机可乘,钻了空子。人们常说,金钱是万恶之源,因为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往往就会做出一些有违道德,甚至是丧失人性的事情来,百姓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那时候,还没有监控系统,也没有高科技的设备,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作案之后,也很可能脱身,让警察根本就找不到蛛丝马迹。在上世纪发生了一个悬案,一名女会计带着上百人的工资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凭空失踪了,警察们做了很多设想,找了很多地方,都是一无所获。

在当时,并没有银行卡这种东西,人们的薪资还是采用现金发放的形式。在发工资的前几日,就需要会计去银行取出来,然后再发给工人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名叫李扬的女会计,她像往常一样在发工资的前一日去银行取钱,但是她失踪了,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工厂报了警,警察去银行调查之后,发现一万六的现金已经被取走了,然后警方就展开了地毯式的搜寻。那时的一万六的现金无疑是一笔巨款,有人猜测她是携款跑路了,但是工人和警方把很多地方都搜寻了一番,依旧是一无所获。还有人认为,李扬可能是被歹徒盯上了,这也就意味着李扬出事了。

当工人将李扬有可能藏身的地方翻了个底朝天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为李扬应该是遇害了。因为李扬的家人表示,李扬从小就是个胆小怕事的,而且李扬在那个工厂已经工作多年,根本没有作案动机,在她失踪之后很可能就已经遇害了。

在那个没有监控,科技又不发达的年代,警方寻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只好选择放弃,将卷宗保存,只希望以后能查明真相。那时候,人们怎么也想不通,怎么一个活生生的人,说消失就消失了呢?这也成为了20世纪的一大悬案。

直到21之后,真相才开始浮出水面。当时工人在一个工地施工,然后突然挖出了一具尸体,准确地说应该是一具尸骸,因为已经彻底腐烂了,只是从形体上可以判断是一名女性。虽然在坟墓上建工地的有很多,但是这名女子没有棺材,没有任何掩盖物,这着实让人很奇怪。

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这很可能是一起凶杀案,这件事情也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警察过来调查情况之后,很快就将这名死者与21年前失踪的那起悬案连在了一起,后来经过多方面的查验之后,果然是失踪二十多年的女会计李扬。

终于,在警方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解开了迷雾,找到了案件的真相。李扬和乔世凯夫妇是好朋友,乔世凯夫妇经营着一家小店,而李扬是他们店里的常客,几人的关系是相当的好,李扬有什么话都会告诉夫妻二人,这也为她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当乔世凯夫妇得知李扬的工厂要给工人提前发工资的事情,便开始谋划了一个残忍的凶杀计划,在李扬取钱的当日,乔世凯的妻子便以上了新货为由,将李扬骗到了家中,将其残忍杀害埋在水泥地板下面,侵占了这笔巨款。

结语:不过人在做天在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于乔世凯夫妇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法律也是愈加完善了,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而且在和朋友交往的时候,也不要把隐私的事情说出来,以免埋下祸根,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219 评论(10)

jennifer1959

首先她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就给他创造了机会,她会计兼出纳,帐是她做,款也是她收和付,她转款后,把银行的短息通知删除掉,在把账调下,就无法察觉。

288 评论(8)

KauluwehiS

在1984年的某一天,河北张家口的一个工地正在进行施工,在拆除建筑地基的时候,工地上的人员意外发现了一副埋藏在水泥地里多年的骸骨,这具骸骨没有棺材,而且骸骨头部还残留着些许长发,可以看出是一位女性,于是乎工作人员进行了报警处理。

经过民警对于许多案件卷宗的调查后表示,这一具骸骨很有可能是在二十一年前突然失踪了无音讯的一位女会计,这位女会计负责矿机厂的财务工作,因此经常都要去银行领钱,然而当年,在一次下班领钱之后却消失不见,那么究竟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接下来就来一探究竟。

民警查阅案件卷宗后表示,该女会计名为李扬,是河北张家口矿机厂一名女会计,然而却在下班后却失踪,正当时通过民警多番寻找调查也没有结果,李扬负责的工作较为特殊,在每个月发工资的日期,李扬都要负责下班后前往银行领取众多工人的工资,而失踪那天正是李扬前往银行领取工资的日子。

因此李扬的失踪导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李扬抵御不了巨款的诱惑,携款跑路,有人认为李扬可能是遭遇不测了,毕竟在当时,李扬领取的金额高达一万六千多人民币,在当时是属于一笔巨款,而一个单独的女会计去领款,被有心人看到是很容易遭遇不测的。确认到李扬是被他杀之后,警方也开始重新对旧案进行了调查,经过多番查证后案件的真相也终于浮出水面。

李扬在厂里是一个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性格,并且做事情负责,因此深得厂长的信任,在当时李扬失踪后,很多人们都认为李扬不会做出携款跑路的事情。而在一名工人的叙述中发现,李扬当天在银行取完钱后,与一名男人有说有笑走了。于是警方对于周边的人也展开了调查,最终将目标确认在埋藏李扬骸骨的住宅主人上。然而当警方赶到这户人家后,却看到了服毒自杀的乔世觊,经过对乔世觊妻子的盘问后,原来杀死李扬的正是服毒自杀的乔世觊。

原来李扬首先在服装店认识了乔世觊的妻子,因为其妻子会说好话交朋友,于是很快两个人便成为了朋友,李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对待朋友也是没有心眼的,很快便把自己的工作告诉了对方,很快乔世觊夫妇在听到李扬的工作后,便产生了偷窥之心。

而李扬甚至连自己什么时候会去银行取钱,金额多少也毫无保留告诉了这对夫妇,在那个时候,一万多可谓是巨款,好比现在的百万富翁,于是两夫妻经过合计后决定谋财害命。

这一天李扬照常下班后到银行进行取钱,然而不知道的是,乔世觊经过跟踪之后,便假装偶遇到李扬,随后乔世觊便以服装店的衣服到货,把李扬骗到自己的家中,李扬殊不知等待她的将是死亡。被骗到家中的李扬,便被趁其不备的乔世觊用斧头劈中了后脑,面对倒地身亡的李扬,还有其身边的一笔巨款,两夫妇兴奋数着钱。

为了不被人发现,两夫妇事先经过了合计,把李扬的尸体埋到自己房子地下,并用水泥掩盖。而这件骇人听闻的杀人事情,直至二十一年后,才被世人所了解。在工地当中发现骸骨的那一刻,乔世觊自知逃不过法律的严惩,于是乎选择了服毒自杀。这件事也告诉了我们,在社会上,交友需谨慎,同时也要提防贪婪之人。

355 评论(12)

怀念橡皮筋

13年前,某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潘某芬涉嫌贪污罪并潜逃。13年间,潘某芬反复变换住所、改名换姓,甚至通过整容手术改变面部特征,想尽一切办法逃避追捕,却终日提心吊胆,神经高度紧张。昨日,从深圳市纪委获悉,深圳市南山区纪委监委联合公安机关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精准追逃,潘某芬最终逃不出“猎狐”行动的天网。

监委“接力”追逃13年

2005年初,潘某芬从某企业会计岗位上突然失联。检察机关在调查中发现,该企业财务出现大量公款亏空,相关财务凭证无故消失,潘某芬存在携款潜逃重大嫌疑。随后,检察机关以涉嫌贪污罪对潘某芬立案侦查。多年来,司法机关从未停止追查潘某芬的下落,但潘某芬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2018年1月初,深圳市南山区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承担了追逃追赃的统筹协调责任。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区监委专门成立追逃追赃工作部门,并利用反腐败协调小组机制优势,协调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情报、刑警、网警等部门成立区追逃追赃工作组。

今年3月,南山区纪委监委经过研判,将潘某芬定为阶段性工作重点进行集中突破,针对潘某芬的“猎狐”行动正式启动。

台风夜冒雨抓捕

工作组充分发挥公安部门在大数据、信息化作战方面的优势,通过数据比对,在与潘某芬关联的海量数据中层层抽丝剥茧,经过对“蛛丝马迹”进行多次分析研判,终于在台山市揪住了潘某芬露出的小小尾巴……

6月6日,台风“艾云尼”登陆广东沿海一带,整个广东省笼罩在一片狂风暴雨之中。午后,行动组接到紧急指令,奔赴台山。晚上7时许,行动组到达目的地。通过深圳的指挥中心分析锁定了潘某芬疑似活动的区域。依靠丰富的侦查经验、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冷静的分析判断,行动组在当地一处高档酒楼停车场内发现了目标车辆。

正在餐桌上谈笑风生的潘某芬根本想不到,一张大网正在收拢。等潘某芬打算离开之际,埋伏在酒店内外的行动人员分头上前,牢牢控制住潘某芬。

为避追捕竟整容

在被讯问过程中,潘某芬一开始百般否认,试图继续掩藏本人真实身份,对于曾经涉嫌犯罪事实也是矢口否认。然而,经过办案人员耐心说服教育,同时结合高科技人脸比对手段,潘某芬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曾经的犯罪事实。

对于自己13年的潜逃生活,潘某芬用了“费尽心机”“提心吊胆”两个词来形容。潜逃期间,她长期使用两个不同的化名与陌生人相处打交道,逃避使用身份证件处理个人事务,从未合法租住房屋、去正规医院看病就医等。

同时,潘某芬还对眼部和鼻部进行了整形手术,改变外貌特征。13年来,她辗转国内多个城市,一有风吹草动,便神经极度紧张,最短在一个地方只待一两个星期就跑路。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北方各地漂泊,虽然对家人非常挂念,也不敢回到广东。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身陷囹圄的潘某芬多次向办案人员吐露,对当年的所作所为悔恨不已,如果能重新选择,她决不会因一时贪欲铤而走险。

107 评论(12)

赵鹏飞1976

我认为“监守自盗”用在这起案件中再适合不过了,90后女会计正是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将2100万余元的公款打到了自己的银行账户上,用于网络赌博,可以说其行为之恶劣,给其单位和国家资金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目前这笔款项已经无法归还,到案发时其个人账户仅剩7万余元,而其它钱财早已不知去向。同时,在这起案件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原单位中心主任,正是因为他的玩忽职守,才造成了目前的后果。

据了解,原中心主任当时并未履行职责,而是将三枚U盾都交由90后女会计保存和管理,由此也引发了后面挪用公款的案件。也正是原中心主任的失职,让人这名会计有空子可钻,从而开始了肆无忌惮地挪用公款之路。而目前两人均已被相关部门逮捕,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不得不说,这名90后会计真的很胆大包天,因为身为会计她不可能不知道这样是违法行为,但还是知法犯法叫人唏嘘。

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告诫我们,任何以违法为前提的事情都不要做,其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尤其是在面对巨额现金诱惑的时候,更不应该为之失职而断送了自己的前途。而且单位也要加强领导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能太过放任员工,因为这样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其实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依然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真心希望这样害人害己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否则等待你的必将是法律的制裁和惩罚,而自己的人生也将为此画上污点,情节之恶劣,而最终你的生活和工作也会受到牵连和影响,何必呢?

33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