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6

晨阳爱美食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存货增值会计分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先锋之家

已采纳

存货会计分录:验收入库商品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发出商品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企业购入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借:库存商品(售价)贷:银行存款/在途物资/委托加工物资等(商品进价)商品进销差价(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对外销售发出商品时,按售价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期(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商品进销差价贷:主营业务成本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的各种商品销售存货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注销公司之前企业需要先对公司账面的资产进行清算,而不能单独理解为调平,而且企业账面数据的不同,也会涉及到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企业注销前,账面上还有库存商品的,企业应该对该库存商品进行处置,比如打折销售等,对于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则应该用工资剩余的资金或者资产变价收入去支付等。公司注销实收资本上有到位资金100万,如何平账?1.资产负债表其它应付款有余额,根据所得税法,注销时没有清偿的应付款视为其它所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冲减前期亏损后还有余额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2.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有余额,如果资金有来源于盈余公积或者未分配利润的部分,这部分货币资金在分配时股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货币资金并未来源于盈余公积或者未分配利润,且其数额小于实收资本,视为投资损失,股东分配时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货币资金余额大于实缴注册资本,多出部分视为投资收益,股东分配时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3.资产负债表上存货有余额,那么需要先处置存货,变现过程中缴纳增值税及附加,变现后进入货币资金科目,如果企业有所得需要交企业所得税,变现后如果货币资金余额大于实收资本分配时股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小于则不用.4.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类往来科目有余额,有未清的应收和真实预付款项企业注销时可以选择放弃,不需要补税.如果其它应收款和预付款被怀疑为股东变相提现,有可能被要求缴纳20%的个税.5.资产负债表上负债类往来有余额,有未清的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企业注销时如果经过破产清算不需要偿还,则视为企业的所得,需要补交企业所得税.

存货增值会计分录

261 评论(10)

风中传音

1、进货时:借:原材料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增值税-进项税贷:银行存款2、材料入库: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3、销售时: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结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5、结转损益: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

200 评论(13)

我叫金三世

光明工厂购入甲材料一批,分录;借:原材料3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贷:预付账款20000应付账款15100从胜利工厂购入的甲材料,资料不齐全!

339 评论(10)

为爱浪漫1

借:原材料---甲材料30000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贷:预付账款——光明20000应付账款——光明15100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10000贷:原材料---甲材料10000收到赔偿借:银行存款10000贷: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10000

355 评论(10)

Khloekloklo

一、产成品入库的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二、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库存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生产的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产成品的入库和出库,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期(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其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农产品”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

产成品种类较多的,也可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可以单独设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比照“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产成品日常核算的,发出产成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28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