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3

颜庄小店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差额征税例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玻璃心

已采纳

差额征税:“按差额方式确定计税营业额”是指以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时,以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规定可扣除的支付款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差额=总营业额-支付给另外的营业额(成本)举例:如本月销售取得销售收入10000元(不含增值税);购进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金额6000元,税额1020元。假定购进发票已认证通过。应纳增值税额=10000*17%-1020=680(元)拓展资料:1.企业按规定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账务处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等科目。2.减按征税是什么意思:纳税人在特殊的纳税事项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个概念:某某行为,可采用简易计税方式,适用3%(或者5%)的征收率,减按2%(或者1.5%)缴纳增值税。减按征收,不是征收率,而是一种税收优惠。有两种情况:1.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按3%的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2.自然人出租住房,适用5%的征收率,减按1.5%征收增值税。这两种情况,适用的征收率和减按征收的比率之间的差额,就是国家给与的优惠。3.综合征税是什么意思:综合征税制,是指对纳税人全年的各项所得加以汇总,就其总额进行征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综合制的应税范围广泛,被认为是最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的“对人税”,能体现纳税人的实际纳税能力,符合量能课税原则或支付能力原则,可以充分发挥所得税公平收入分配的职能。

初级会计差额征税例题

320 评论(11)

小蘑菇110

差额征税和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一样,是营改增的产物。

针对一些特定的业务项目,税务法规允许纳税人采用差额征税,避免营改增后有些行业无法抵扣导致重复征税。

企业接受应税服务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主营业务成本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对于期末一次性进行账务处理的企业,期末,按规定当期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贷记:主营业务成本。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差额征税收入会计分录?]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04 评论(13)

我是漂亮小小妞

外购存货会计处理(计划成本法)1、采购存货时,按实际成本:借:材料(商品)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2、月份终了(或在存货入库时),按计划成本: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贷:材料采购同时,按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借:材料采购贷:材料成本差异按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借: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采购3、月份终了,尚未收到结算凭证,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4、月份终了,将材料成本差异总额在发出材料和期末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摊,按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计算分摊的成本差异额,超支差异: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委托加工物资等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作上述相反分录。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进材料成本差异/(期初材料计划成本+本期购进材料计划成本)×100%(公式中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借差)用正数,节约差异(贷差)用负数)5、会计期末,“材料采购”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结算凭证已到,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入库后未发出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的余额反映入库后未发出的原材料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其中,借方余额反映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贷方余额反映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练习题 S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20元。该公司2009年4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原材料”账户月初借方余额3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贷方余额1740元;“材料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80000元,系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040公斤。 2、4月4日,公司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040公斤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 3、4月21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8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60000元,增值税额为27200元;运费1000元(运费的增值税额按7%扣除),公司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各种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4、4月26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5、4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甲材料7000公斤,全部用于产品生产。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本月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百分数取两位小数)、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答案:1、4月4日收到材料。借:原材料80800贷:材料采购80000材料成本差异8002、4月21日从外地购入材料。增值税进项税额=27200+1000×7%=27270元借:材料采购160930应交税费27270 贷:银行存款1882003、4月26日收到4月21日购入的材料借:原材料159200 材料成本差异1730 贷:材料采购1609304、4月30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材料成本差异率=(-1740+(80000-80800)+(160930-159200))/(30000+80800+159200)=-810/27000=-0.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7000×20×(-0.3%)=-420元借:生产成本140000贷:原材料140000借:材料成本差异420 贷:生产成本4205、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30000+80800+159200-7000×20)-(810-420)=129610元  附上面得例题再来计算你这道题就应该很容易理解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进材料成本差异/(期初材料计划成本+本期购进材料计划成本)×100%(公式中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借差)用正数,节约差异(贷差)用负数)即=(-6+12)/(400+2000)×100%=0.25%(超级差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1600*0.25%=4即发出材料的成本=1600+4=1604月末材料结存实际成本=(400+2000-1600)-(-6+12+4)=790(月末结存的实际成本)分录你就照着上面的这个题目你自己写上多加点分啊oooO↘┏━┓↙Oooo才5分我的手的写麻了望采纳谢谢

18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