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83

catebutslim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只考初级会计师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鼎御装饰

已采纳

单纯考个初级会计证有用。

2018年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会计从业人员不要求一定要有证书,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要求中,明文规定求职者需拥有初级证书。所以初级会计证是入行会计的敲门砖。

会计就业方向:

1.私人企业

从事会计、出纳、成本和管理、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方面工作。

2.金融行业

在银行、证券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从事会计相关工作。

3.事业单位

在学校、医院等机构担任会计工作和内部审计工作,一般对应于公务员行政级别。

4.会计师事务所

从事鉴证服务、税务代理、资产评估、会计服务、管理咨询等工作。

只考初级会计师

251 评论(10)

Huanglingying

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不可以直接考初级会计师的

230 评论(15)

胖子9451

根据以往的报考条件,只要有会计证和国家认可的高中学历即可。但是2017年会计证进行改革,现在新的方案还没出来,所以2018年的初级会计报考条件不知是否有变。

124 评论(13)

燃情咖啡

1、没有从事会计工作,考初级会计师证有用,因为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资格证书,不代表水平,而会计初级职称代表会计水平,考过了代表具备初级职称水平,也是单位认可自己能力的证书。2、所有单位薪酬高低都与职称有关即职称越高,工资越高。3、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书,相对于会计从业资格证,找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初级会计师职称报名条件:(一)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4、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二)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243 评论(10)

华师小超

当然可以,初会其实不难,多刷题,多背就行。(个人观点)但你数学不好,也不是会计专业的话,单靠自学就像取证的话,难度会很大。如果你是已工作者,且有一定资金,或者你是学生,且家人支持的话。可以考虑报网课学习,不然通过1年的自学,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最后却还差那么一点就过了,那可是非常浪费你的时间成本,不值。报课程的话,中公财经了解一下,哈哈哈哈。

96 评论(15)

艾利希尔

现在会计师从业证取消了 都是直接考初级会计师了

226 评论(11)

哆咯哆咯咯

想入会计行的话,初级会计证是最基本的了,有时间的话一定要考一个。首先你一定要有合理的计划,经济法和实务的知识点比较多,不计划一下肯定学不完。建议你经济法学的时间少一点,背的时间长一点,实务不要背,光理解就行,时间不用那么长。和经济法穿插着复习。比方说你一天复习四个小时,那么可以先看经济法一个小时,然后看一个半小时的实务,再一个半小时回过头来背经济法,效率会更高。其次你一定要有策略的学习,初会主要就是做题,把题做对了,你自然能拿到分数,所以刷题很重要。南文文核心800题是一定要看的,重要考点常出的题都在这儿了,漏过去等考试考到了,才是追悔莫及。千万别和我一样。我去年差一分就是因为我觉得就算部分比较难的题像负债和增值税这种的,不会应该考试也能过,因此直接跳过了,结果证也直接跳过了,很悲剧。。今年吸取教训,应该不会这么惨了

299 评论(9)

枫月絮影

整体来说,初级会计考试内容的难度并不是很大,零基础的考生通过教材、课程和真题的练习,也是能够通关的。初级会计考试共分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其中《初级会计实务》涉及到会计公式的实际运用,会考察我们的综合能力,《经济法基础》中很多法条是需要背诵的,偏理解性记忆。想了解更多关于报考初级会计问题可免费咨询专业会计老师

备考初级会计考试技巧:

技巧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

整体划分上一般是学习基础知识、做自我检测、做初级会计考试模拟题提升三个阶段,以夯实基础为主,其他为辅,逐渐查缺补漏。

技巧二:教材与习题相结合

学习初级会计职称教材或辅导书的过程中,一定要一边学习基础知识,一边搭配习题练习,帮助理解和记忆。市面上的练习题很多,专注于一套即可,但要做好整理。

技巧三:熟悉机考,操作流畅

想要顺利通过初级考试,熟悉无纸化机考操作是十分必要的。考试时,一般考生只允许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可以使用考场提供的演算纸和笔,但答题系统中也提供计算器等实用的辅助功能,建议考生先熟悉操作。

想要学习更多财务知识可以找恒企教育,恒企教育业务涵盖了财经类职业教育、设计类职业教育、IT类职业教育、学历辅导、职业资格培训、产教融合、公共培训、高端课程研发、图书文化出版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人群的晋升需求。

31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