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猫也优雅
(一)选定论题1. 正确选定论题意义重大,它关系到能否完成研究任务。如果论题过大,到时可能会因多种因素影响而难以完成;如果论题过小,不能达到研究的水平。选定论题的前提是选择研究主题,它是确定研究对象,选择所要解决的问题。狭义地说,是指选定写文章或者著作的题目。广义地说,是选择科研领域,确定科研方向。2. 需要注意与选定论题有关概念内涵上的区别。(1)课题。它是指某一学科重大的科研项目,它的研究范围比论题大得多,如“面对经济全球化环境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建设问题”。(2)论题。它指在研究过程中所确定的论述范围或研究方向,也就是解决前面说的“写什么”的问题,属于内容要素,如“关于会计委派制的问题”。(3)标题(题目),它是准确概括文章内容的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它是根据内容来确定的,属于形式要素,它可以在文章写成后加上去,也可据内容改换,具有较大的弹性。有的文章标题可以明显地揭示出论题,如“会计委派制利大于弊”。有些文章从标题上是看不出论题的内容,如“浅谈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的若干分析”。在选定论题时有一个思路问题,就是把小题做大?还把大题做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演讲中曾经强调,研究生论文写作时尽量把小题做大。他曾经举例说,汉语中的一个字都可以做成一篇论文。3. 选定论题时需要思考以下六个因素。(1)我应该研究什么问题?这要与个人的专业方向相结合,有大问题、中问题与小问题之分。各个专业领域里的问题非常多,只要处处留心就有值得研究的问题。(2)我喜欢研究什么问题?这要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既有长期性跟踪的专业性问题,也有临时性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还有完成任务性的命题式问题,如课题研究。(3)我能够研究什么问题?这要与自身的研究能力结合起来,在确定目标时要量力而行,把长期研究、中期研究和短期研究进行组合。(4)了解别人已经研究了什么问题?这就要提倡广泛搜集资料并追究根底,兼听则明,偏听则暗。(5)了解别人从什么角度研究此问题?它的研究视角是什么。因为从同一个研究问题的不同研究视角出发,会有不同的研究结论,这里要注重切入点选择与学科交叉性的研究。(6)了解别人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同样问题的研究,由于研究方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研究结论,因此要注重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的掌握。4. 选定论题阶段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1)要掌握选题原则,即要有创新精神,又要从实际出发;(2)要明确选题范围,可包括会计实务工作、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和会计教育等方面的内容;(3)要优化选题方法,既可在命题中选(如根据相关的《论文选题指南》选定),也可自行选定。在选定论文题目时,要避免一般化、表面化、雷同化、陈旧化、宽泛化和琐细化。(二)搜集资料按照确定的选题和内容,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大量的资料,能为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丰富的资料,才能研究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揭示其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和规律,并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大量的资料,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科学研究需要占有的大量资料,不仅是数量要求,而且要有质量的标准。只有搜集的资料是真实的,才能为研究成果也具有真实性提供可靠的依据。搜集资料的要求:1.搜集的资料要全面,要有针对性;2.搜集的资料要真实,要有客观性;3.搜集资料的方法要广泛,可采用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三)拟定提纲1. 拟定提纲的作用很关键。现实中,有不少会计专业研究人员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某种思想在头脑中奔涌,感觉已经酝酿成熟,满怀激情地拿起笔想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思想却在笔头上凝固起来,写不出来或写不下去;或者是在一项科研任务行将结束时,脑子里装着许多材料,观点已经形成且有价值,想写但就是无从下手。凡此种种,并非由于“懒”,而是由于感到“难”。由于遇到了难题,多少影响了写作论文的信心。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就是解决“开头难”的一个重要步骤。拟定提纲就是确定论文的总体布局,先设计后施工,开始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有了论文提纲,才能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加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才能安排论文的结构,形成全面的观点;才能排列问题的顺序,使观点鲜明。撰写论文如果没有提纲,下笔千言,实际上可能离题万里,是为大忌。2. 拟定提纲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拟定粗纲(一层结构),即以中心论点(主题或主题思想)为纲展开的各种论点(观点),作为大的部分,并按顺序确定大的标题。这种提纲只有大标题这一个层次,是体现论文题目的中心论点的各种论点。它是在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往往要经过多次思考才能确定。其次,才是拟定细纲(多层结构),在粗提纲的基础上,在每个大的部分、大论点之下,形成相互依存的多层的小论点;也就是在大标题之下有小标题,小标题之下有论点或论据或资料来源。细提纲是粗提纲的细化,大论点中有小论点,层次分明,便于写作。根据研究任务和论文题目的内容来看,提纲可以是两层结构,或三层结构、四层结构、五层结构(如上例格式)等。3. 拟定提纲的构思逻辑。(1)构思论文主题,即拟传递的主要信息;(2)构思论文形式,即拟以什么方式传递信息,是论文、调查报告还是实证分析报告等,是写纯理论性、普及性还是应用性论文;(3)构思(确定)研究方法,即采用规范法还是实证法;(4)构思论文范畴,即怎样写,写多宽,大致涉及哪几个方面的问题;(5)构思论文布局,即其论述与表达的逻辑关系;(6)构思论文的写作技巧,即文章如何切入与如何切题;(7)分析读者对象,即考虑论文读者的不同的需求与供给均衡关系;(8)分析不同论文要求上的特点,以提高创造性劳动的效率。4. 拟定提纲的基本要求。拟定提纲时,应当做到:要以中心论点(主题或主题思想)为纲;要注意结构完整,以全面论证中心论点;要注意内容前后的顺序,以反映论文结构的层次关系;要注意内容的逻辑性以反映事物的必然联系;要注意文章的体裁,以反映不同特点;要注意逐步形成提纲,并经过多次修改确定。
幽幽百合香sj
原文链接:摘 要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一个致关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本文首先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构建了详细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体系,并根据会计职业道德的自身特点和现状对会计工作的决定性影响,表明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其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存在问题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进行了相关的剖析指出了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各种因素。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法制与德治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各方博弈、净化环境并进行综合治理的解决措施。力求使得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AbstractAccounting vocational morality a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decid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affects directly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ealthy run of our country. Firstly, the article has an understanding in accountant vocational morality, at the same time, takes the consideration of traditional moral and vocational moral. It identifies the conception of accounting vocational morality perfectly, and according to the decisive influence of accounting vocational morality’s own characteristic and present situation, indicates that it is important and strengthen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ccounting vocational morality. Secondly,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existed question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accounting vocational morality from varying angles, pointing out the factor affecting accountant vocational morality. Finally, aiming for these questions, the text expounds a synthetic means which are integration of law settlement and morality settlement, other’s commitment and own commitment, and the amelioration of environment. By the means, I think the construction of accounting sincerity and accounting vocationa
璞璞小熊娃
会计职业道德的毕业论文提纲
时间过得真快,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你有了解过毕业论文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毕业论文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1.2.1 利益相关者相关文献回顾
1.2.2 会计政策选择立场相关文献回顾
1.2.3 文献评述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2 关键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论文所及的关键概念
2.1.1 利益相关者
2.1.2 会计职业判断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
2.2.2 企业契约理论
3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3.1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
3.1.1 会计职业判断动机的现状
3.1.2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
3.2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问题分析
3.2.1 长期以来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忽视
3.2.2 过分偏向特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未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
3.2.3 忽视管理层的决定性作用
4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主体因素
4.1.1 主体的职业道德水平
4.1.2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4.2 非主体因素
4.2.1 宏观环境因素
4.2.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能力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公正立场及其保护机制的建立
5.1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的立场
5.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公正立场保护机制的建立
5.2.1 完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的支持环境
5.2.2 完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主体的监管和激励机制
5.2.3 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机制
6 主要观点、不足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