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一刀半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赵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齐国使者听了很不高兴地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赵威后笑着说:“不是,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这样可以吗?!
毛的惊喜
翻译: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赵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齐国使者听了很不高兴地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赵威后笑着说:“不是,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熊大熊二喜羊羊
冯谖是个什么人呢?他是齐国的一个穷苦人,《战国策》说他“贫乏不能自存”,穷得自己养活不了自己,连最低生活保障都没有。冯谖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听说齐国的相国孟尝君广招食客,什么样的人都给一口饭吃,便远道前来拜见孟尝君。 孟尝君所看到的冯谖是个什么样子呢?只见他衣衫褴褛,穿着草鞋,很寒酸的样子,便问:“先生远道光临,何以教文也?”孟尝君姓田名文,你能给我田文什么指教呢。冯谖回答:“不能,我给您提不出什么建议。只是听说您好客,不分贵贱,便来讨口饭吃。”孟尝君又问:“你有什么才能?”回答:“客无能也。”没有什么才能。孟尝君问:“客何好?”先生有什么兴趣爱好,冯谖回答:“客无好也。”我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孟尝君笑了笑,回头对管家说:“把冯先生留下吧。”管家揣摩孟尝君并不是特别欣赏冯谖,便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里。 孟尝君的食客有三等待遇,最上等的有车子坐,叫代舍;第二等的有鱼吃,叫幸舍;最低的一等,一日三餐只有粗劣的饭食,就是传舍。冯谖就安顿在传舍。 十天以后,孟尝君记起了冯谖,就问传舍舍长:“那位新来的客人近来做什么了?”回答说:“冯先生太穷了,佩带一把剑,还是草绳缠着剑把。他说他太郁闷了,弹着那把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铗,剑,另一种说法是剑把)冯谖唱着“长剑啊,咱们回家吧,没有鱼吃呀。” 大家可能很奇怪,冯谖那样穷,怎么还有佩剑?冯谖的身份是士,战士的士,那时的士都要习武演练,都是有佩剑的。近些年湖北江陵出土了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可以看到,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都有青铜剑作为随葬品,可见当时的男子佩带宝剑是一种时髦。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秦朝末年,就连穷得没有饭吃的韩信也有佩剑。 冯谖唱着歌,要求提高待遇,孟尝君回答说,那好吧,就把冯先生的待遇提高一档吧。冯谖到了幸舍,有鱼吃了。 冯谖吃了几天鱼,弹着剑又唱起来:“长铗归来乎,出无舆。”舆是车子,冯谖唱 “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实在委曲哪。”幸舍舍长就来向孟尝君报告。 如果你是冯谖,刚到一个新单位,什么都没有做,你敢这么烦领导吗?可是,孟尝君听到冯谖这个要求,笑了笑,说那就让他住在代舍吧,给他车子坐吧。冯谖的待遇提到了最高一档。 冯谖享受着高级待遇,吃着鱼,坐着小车,到处走亲访友,好不风光。 又过了几天,冯谖弹着剑,又唱起来了:“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长剑啊,咱们回去吧!没办法照顾家。”孟尝君左右的人都讨厌冯谖了,觉着他太贪婪了,真是 “人心不足蛇吞象”,都跑来向孟尝君建议,把冯谖炒了鱿鱼算了。可是,孟尝君却问代舍舍长:“冯先生家里还有亲人吗?”回答:“还有老母亲。”孟尝君马上派人给冯谖的老母亲送去吃的用的,并且吩咐随时照顾,定期看望。 孟尝君不光对冯谖这样,对待其他食客的家属也是一样的。孟尝君每次接待前来投靠的宾客,都在屏风后面安排随从秘书,负责记录孟尝君和宾客的谈话,问明亲属的生活情况。宾客一离开,孟尝君派的人就到了他的家,赠送钱财给他的亲属,定期慰问。孟尝君的工作真是做到了家,他舍得感情投资。 冯谖住在安乐窝里,舒舒服服地过了一年,不再唱歌了。和现在的求职者比起来,冯谖简直是最幸运的人,孟尝君是最好说话的领导。可是,冯谖能够为孟尝君干事吗? 冯谖不唱歌了,孟尝君也就忘记了他,可是有一件事却使孟尝君难以忘怀,永远的记下了冯谖,那就是收利息的事。 孟尝君的管家来报告说,得赶快派人到薛邑去收利息,现存的钱粮供给不了几天了。孟尝君就问左右的人,谁擅长会计帐务,能为我把债收回来?代舍舍长说冯谖可以,这个人看起来能说会道,像个有德行的人。再说了,他别的什么本事都没有,让他收个债,应该没有问题。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