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44

520mengcheng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北京正则通会计事务所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烧饼小顺顺

已采纳

谢霖1918年创办的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正则通会计事务所

198 评论(8)

粉红蚕宝宝

早期在中国素负盛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是: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正明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公信会计师事务所。这是按其创办的先后排列,如果说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最多人认识的则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中国第一位会计师谢霖在1918年末到1919年初创办的。先期在北京设所,不久在天津设立分所。首先在中国承办会计师业务,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记录。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后来附设有“正则会计实习学校”,培训会计人才,首开先河,影响遍及全国。正明会计师事务所原名“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是中国著名会计学家改良中式簿记运动发起人徐永祚于1921年创办的。

119 评论(10)

山寨天后

【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二战后的几年,是上海会计师事业最为兴盛的时期,那时在上海论规模和社会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1、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人潘序伦(1893一1980),是我国杰出的会计学家及会计教育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先后获得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曾经在暨南大学和上海商科大学任教授,这段期间他目睹旧中国会计的落后状况与民族工商业蓬勃发展局面的不相适应,决心以推广西式薄记改革旧式会计为己任,于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翌年改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由于该所在承办的业务活动中效率和质量俱佳,很快便声誉鸽起,业务不断扩大,工作人员逐年增多,以后又在桂林、至庆、南京等地设立分所多处。在开展业务的同时,潘先生深感会计人才短缺,先后开展了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有补习夜校、展校、函授,也有正规的高级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其办学地点遍及10多个省市,培养的会计人才10万余人,校友遍及海内外。立信通过办学,汇集了数十位会计专家到它的教师队伍中来,如李义杰、蔡经济、刘芷休、王逢辛、钱素君、张蕙生等。或在外地扩设分所、分校,或在上海既执行会计师业务并兼任教授。 与此同时,立信又出版《立信会计季刊》与编辑出版《立信会计从书》,推动了会计学术研究和会计教材的编译。《立信会计季刊》于1933年在原有立信补校同学会所办的《会计季刊》的基础上创刊,登载了许多中外会计专著,社会反响至为热烈。该刊前后发行共18期。《众信会计从书》从1924年就已开始编译,最初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自开办“立信图书用品社”后,丛书皆自行出版,至解放前夕共出版有关会计、薄记、审计、成本会计等方面的编译书籍160余种,畅销国内及海外华人区。此外,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还经营会计用品(如标准的帐薄、凭证、报表等),为业务客户提供了方便。为此,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这样三位一体的事业,使立信的声誉日隆,其社会影响越来越大。2、正明会计师事务所:“上海第一家中国人办的会计师事务所”,前称“徐永柞会计师事务所”,也就是后来的“正明会计师事务所”。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它的发展规模与业务影响,已名列上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第二位。 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一场记账方法之争,是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学术论战,它对此后我国会计的变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引发这场论战,起于徐永柞所撰《改良中国会计的回题》、《改良中式簿记概说》等一系列论著的发表。当即引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多位会计师的回击。先后有潘序伦《为讨论“改良中式簿记”致徐永柞君书》,顾准《评徐永柞氏改良中式簿记》,《钱膺对于徐永柞氏“改良中式簿记”之批评》等反驳论文的发表.形成了会计学术界的两大流派,一为“改良派”指徐永柞改良中式簿记的观点;另一为“改革派”(或称“取缔派”),指取缔中式簿记,完全效法西式簿记,采用借贷记账法的观点。两派各有其论战园地,即徐氏主办的《会计杂志》和潘氏主办的《立信会计季刊》。两派还各有其支持者,如当时南京的社会名流于右任、叶楚怆、黄炎培等或著文,或题词赞扬改良中式簿记,《会计杂志》也陆续发表了不少会计界人士赞成中式簿记的论文。支持改革派的多系高校师生和国外留学归来的人士及已经采用了西式簿记的企事业会计人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双方刊物停顿,争论暂时搁浅。直至解放前夕,我国工商企业中采用西式簿记者多为大型企业,采用改良中式簿记以中型企业为主,有的小商仍沿用单式收付记账法,各行其事,从未统一。这场学术争论,两派都是朝着改变中国会计的落后状况达到振兴实业的同一目标出发的,在我国会计变革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徐永柞会计师曾经作为自由职业界代表,也是上海市会计师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在开会的第一天,当周总理向毛主席介绍到徐永柞会计师时,毛主席十分风趣地说:“你是孔夫子的同行啊!孔子尚为委吏,会计当而已矣。孔老夫子也做过会计的。”这段往事不仅是徐永柞会计师一人的光荣,也是当年上海会计师界的光荣。3、公信会计师事务所:公信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27年,创始人奚玉书在上海既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会计师,又是我国第一代的会计理论专家,学术造诣很深。由他主编的《公信会计月刊》,从1939年创刊到1948年停刊,是旧中国出刊时间最长的会计刊物。由于所发表的论文质量高,深受高校师生和会计界人士的欢迎。 奚玉书在1947年发表《会计之透视》一文,就曾提出“会计所处理对象为资本循环过程”,并在文中附有”产业资本之循环过程”与“商业资本之循环过程”两张图表加以阐述。这可以说是我国第一篇研究会计对象的理论文章,说明奚氏是我国最早接受德国巴比动态论并有专著发表的学者。此外,该刊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还开展了请如“物价变动会计”等具有前导性意义的理论问题的讨论。就连首篇倡导增减分录法的论文(作者梁润生)也是1947年在《公信会计月刊》上发表的,并引发了一轮讨论。 奚玉书还是一位爱国的会计师,为了维护民族称严,曾经出现过两次毛遂自荐的故事。由于当时崇洋媚外思想作祟,不少政府机关或企业遇有会计业务,不是延聘本国会计师承担,而是找“洋会计师”解决。奚玉书首次是自荐于华安人寿保险公司,要求将其会计业务委托中国会计师承担,另一次自荐于交通部,要求以国格为重,廷聘中国会计师为其会计顾问。由于其要求理直气壮,最后均获胜利。4、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建立的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人就是中国第一号会计师证书的获得者谢霖。不仅如此,谢霖还是中国会计师制度的策划人,也是我国第一部《会计师暂行条例》的执笔人。除了上述三个“第一”之外,有文介绍谢霖还有两项“第一”,即“他是第一位对银行会计制度实行改革的开拓者(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立了新式会计制度);又是我国第一部《审计学》的著作者,1915年写于南通商校。为此合称:“五项桂冠第一”。 但是,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原设在北京和天津,直到1931年才将其总所南迁上海,拥有秦开、张翼燕等50多位著名会计师,力量雄厚,并先后在南京、重庆、成都、汉口等城市设立10余个分所.正则事务所承办业务,坚持原则,公正客观,在全国亨有很高的声誉。

340 评论(13)

咣脚奔跑的釹孩

在中国素负盛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是: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正明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公信会计师事务所。另外,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

204 评论(15)

帅帅老牛

少年东渡日本,攻读明治大学商科,1909年毕业获商学士学位。回国后,应试经济特科,清政府收入商科举人学衙。因才华过人,深受当局重视,先后派任大清银行(即后中国银行)总司帐,交通银行总会计,四川总督署文案委员,四川劝业道商务科长等职。在任商务科长时,即举办商务传习所,自任所长讲授复式会计,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新式会计人才。由当时教育家胡元聘为两湖明德大学教授,讲授复式会计,著有《薄记学》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先于《银行会计学》),是中国第一部有关记帐的著作,对学生启迪很大。谢霖教授以“母实业而父教育”的宗旨,在担任各种职务的同时,十分重视会计教育。他在热心教育事业,建立会计师制度,改革会计制度,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和传播会计知识等方面,为中国会计科学发展和会计工作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不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在工作中谢霖感到,甲午战争(1894年)后割地赔款,清政府更加衰弱。外国人乘势来华兴办实业,掠夺中国资源剥削中国廉价劳工。有识国人不甘坐待宰割,于是一些官办、商办企业相继出现,这是振兴实业的开端,这是大好事!但中国旧式收支会计已不能适应需要。谢师提出应改革会计,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因多数有识之士赞同,改革才得开始。谢师一面开展调查研究,主要以钱庄、票号的中式帐为对象,同时开设讲习所,分批调集大清银行、交通银行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将收支单式记帐改为借贷复式记帐。1912年总结两行会计改革实践,加以系统化、规范化,编著了《实用银行会计》一书(商务印书馆出版),并为小商店设计了《改良中式帐》,著有专辑,使小商店在结帐、纳税时具有规范的数据。他在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改革会计一举成功,震动了经济界,全国工商企业争相效法,使中国由传统的单式记帐向科学的复式记帐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并为借贷复式记帐法在中国的运用打下了坚实基础。1918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战争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战场上互相拼杀,顾不上东方了,中国的官僚和民族资该企业,乃乘机急剧发展起来。公司商行的组建、资本的筹集、会计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的设计,经济纠纷的解决,都迫切需要公共会计师的服务,而当时中国却没有这种学有专长、以业主身份自行开业、独立、公正、为社会公众担任审计查帐、会计咨询的公共会计师。一切对外经济纠纷、涉讼案件都要听公共会计师的意见的,都要受在中国开业的外国公共会计师的操纵,中方往往吃亏,甚至双方都为中国人的案件,也要找外国公共会计师解决。谢霖深感于此,又鉴于日本在1914年前后纷纷创立了“会计事务所”,为了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谢霖于1918年6月上书旧农商、财政两部,建议设立“中国会计师制度”。农商部是当时北洋政府主管全国工、农商业经济的部门,认为谢的申请“有利商民”,很快同意,并委托谢霖起草了《会计师暂行章程》10条。《章程》规定:凡中国人民年满30以上、大学经济学科毕业主修会计的,或曾在资本50万元的银行或公司任主要会计人员5年以上的,经农商部批准,即给予会计师证书,准其开业,办理会计的组织、查核、整理、证明、鉴定、和解等事务。于同年9月7日(也有资料说为9月6日)公布试行。同时向他颁发了第一号会计师证书,是中国第一个会计师。也曾被孙中山大总统聘为孙中山陆海大元帅府的会计长。1918年受蔡元培先生之聘,去北京大学讲授新会计,后又任教于上海商学院、光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商学院、铭贤学院等。为执行会计师制度,谢霖在银行周报上刊出广告,在北京、天津分别成立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和秦开等人),面向社会公众,执行公共会计师业务。这样,谢就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公共会计师,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就成为中国办理公共会计师业务的第一个会计师事务所。随着业务的开展,“正则”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遍及中国南北,比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镇江、扬州、杭州、芜湖、南昌、长沙、常德、汉口、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济南、开封、太原、衡阳、湘潭、沙市等二十多个大中城市,都开展了执业会计师业务。当时,“正则”与“立信”齐名,在全国会计界中享有很高的信誉。为1949年前中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凡设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地方,都办有正则会计补习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初、中级会计人才。谢霖在北京设正则会计事务所后,某律师认为抢了他的生意,对谢曾恶语相伤,进行人身攻击。谢认为新生事务的出现,总会有人不能理解,一笑置之,未与争辩。谢霖先后设计会计制度若干种,设计前必须先进行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如1934年山西省政府修建同蒲铁路时,邀请上海几家会计师事务所代拟会计制度,只正则应邀前去。经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将会计科目、凭证、帐册、报表等系统化、规范化,实施后效果明显,得到国内其它几条铁路的会计专家的高度赞赏。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谆谆告诫: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即或当时法律不够完善,只能遵从,但可反映意见。要学法懂法,要学习民法及刑法有关部分,要学习有关商事法规,办事要持公正态度。要以单据、帐册为依据,不应虚伪呈述,不能稍涉偏私,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谢师于百忙中仍坚持履行会计顾问职责,1944年重庆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作为中国实业界代表,将出席美国国际通商会议,特来成都请谢霖同去。会上卢与加拿大代表谈妥以1275万加元,购买九艘轮船。谢师向加方索要造价单及预算方案。经审核发现,按照美国国际造船价格标准,加方定价偏高。双方再次研讨,加方同意减收150万加元和十年本息一次还清。此事使外国代表非常佩服。不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即授予谢霖名誉博士。1937年日本侵占上海后,时任上海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的谢霖受光华大学校长张寿庸的委托,前往成都筹办分校。谢毅然辞去中央银行秘书长职务,衔命筹办光华大学分部。谢早年曾在四川工作,具有崇高威望。先在城内王家坝租赁房屋,于1938年3月1日开学(为西南财经大学渊源之一)。继则多方奔走集资。土地、建房和一切资金都由社会士绅捐助。在建校期间,谢既领导校务又上课,还管建房,经常城内城外往返奔忙,呕心沥血,备受辛劳,终于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白手起家,在成都草堂寺西建起了一所新校舍。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厅、体育场、食堂、宿舍、浴室一应俱全。小桥流水,垂柳疏篱,鸟语花香,窗明几净,是一处幽静的读书环境。1938年秋末冬初即全部迁入新校舍。师生们对建房速度之快,深为感佩,认为学校的一草一树都凝聚着谢师的心血。谢霖对学生要求严格,常在朝会上告诫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前方将士正浴血抗战,才换来个安宁的学习环境,不努力学习,怎么对得起抗日战士?中国遭受日本侵略,原因是中国贫穷落后。要使国家富强,大家就要努力学习,学成后为国出力,我们是炎黄子孙,要发扬祖先遗德,光我华夏!”谢霖对学生既严又爱,上课时要点名,晚上要查寝室。考试很严格,不及格者要补考或重读,成绩特差者要留级、直至退学。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学金。奖惩分明,激励学生勤奋向上。对个别生活作风不好的学生谆谆告诫,如坚持不改情节严重者要给予退学处分。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尽量安排半工半读,或给予私人帮助,对经济困难的教工也常给私人帮助。谢霖生活俭朴。在光华大学只领上课工资,不领校长津贴。他有许多事务所,收入不是很少。他的事务所除发给工作人员工资外,还免费供给伙食,对少数无住处者,还提供住房。最后他还是两袖清风,节俭度日,这是人所共知的事。谢霖以务实精神办学,主张学以致用。要求学生不但要学理论,还要有操作能力。他担任多种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他有高深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课深入浅出,富于启发。他在讲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等课时,不是简单地讲条文,而是用大量的案例,形象而生动地运用条文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处理。这样的讲课,学生容易理解印象也深。但在课堂上,他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完。有一些问题,他有意地引而不发不作结论,留待学生去思考。他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要有所思,才能有所得”,这种富于启发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很大。此外,他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讲授银行会计铁路会计等课时,除课堂讲授和课堂实习外,在学完这些课程后,留有一套总习题,让学生在假期内习作,下期开学报到时交卷。这套实习题从凭证到报表,都是正规帐页,由商务印书馆发售。他说是练兵。如只用“T”字形帐户,将来工作时会不知所措。他还利用假期安排高年级学生去工商企业实习,实习地点多由谢霖介绍。学生在实习期间担任部分具体工作,对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起很大作用。当时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有些学生在实习中和企业建立了关系,毕业后即到这些企业工作。谢霖为学生谋求工作至为操劳,为不少学生介绍了工作,而且曾成批地介绍去资源委员会、直接税局、田粮管理处、盐管局等。谢霖对青年教师十分关怀,要求严格,他常检查助教的实习课,抽查实习题和批改的作业卷,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在新留助教前,他亲自谈话说:留在学校工作,要有吃苦精神,学校经费困难,待遇菲薄,你们如另有高就,会得到更多的薪金。但人生在世,不能只为自己着想,应该先为社会尽义务、安贫乐道。其次教师要作“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首先自身要“学而不厌”,要“业精于勤”,自己要刻苦学习,如你知道的和学生差不多、或只略高一筹,你在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非常被动,教学是艰苦的工作,要下苦功才行,同时教师不能只是独善其身,不能只是“学而不厌”,还要“诲人不倦”。诲人是教师的职责,不能把教书当作是贩卖知识,上课就讲、下课不管。不能把先生和学生的关系只是当作知识的接受关系。先生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体谅学生、要急学生所急、要引导学生奋发向上,这就叫“诲人。”这个诲人不是偶尔为之,而是“诲人不倦”,不如此,那就会造成上课是先生下课是路人……。这些话确是一个教育家的名言,有很深的哲理,至今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267 评论(10)

我就叫小猪

中国第一所会计师事务所是1918年谢霖在北京创办的“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13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