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1

番茄小清新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基本等式中利润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gelcat930

已采纳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会计利润也就是账面利润,是公司在损益表中披露的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3个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公允价值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收入=主要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

会计基本等式中利润

313 评论(10)

blue-taste

收入-费用=利润是会计的基本等式,又叫本量利分析公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从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取收入,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费用。收入和费用配比,其差额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为实现的利润,反之为发生的亏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229 评论(8)

瑞贝卡sl小姐

收入减去成本等于毛利(经营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交所得税=净利润。成本一般是指进货的成本和进货的费用,如烤鸭的成本就是买鸭的钱和运费、烤鸭用到的料、烤鸭师付工资、烤鸭用的水电费。

138 评论(8)

cindyhouse0221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在支付除资本以外的所有要素报酬之后剩下的利润。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想学习更多会计专业性问题可免费领取试听课程

利润的计算公式: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企业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本期给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受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少。

如果要想学习更多会计知识可以选择恒企教育,恒企教育基于“互联网+教育”、“教育+科技”的经营思想,依托全国教育网点资源和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云网校、全国终端网点,打造行业专业的移动学习方案,帮助学员随时随地学习、针对性地学习。

157 评论(10)

做老婆饼的人

第一会计等式(最基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二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第三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经济业务会可能会引起会计要素金额的变动,但不会破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平衡第一会计等式(最基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静态”会计等式,此为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第二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该等式表明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说明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第三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14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