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小米
在原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是合并的,现今拆分为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三个行项目,意味着新政策以后披露的财务报表要拆分成这三个科目披露。
根据新租赁准则和新金融准则等规定,在原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等行项目,在原合并利润表中投资收益行项目下增加,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行项目。
注意事项:
现行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在某些情形下边界不够清晰,可能导致类似的交易采用不同的收入确认方法,从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新收入准则要求采用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来规范所有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并且就在某一时段内还是在某一时点确认收入提供具体指引,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目前收入确认时点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
现行收入准则要求区分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并且强调在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实务中有时难以判断。
新收入准则打破商品和劳务的界限,要求企业在履行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反映企业的收入确认过程。
猴子kami
2017小企业会计准则科目表
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小企业会计准则科目表,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各类小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小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小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小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小企业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小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顺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1
1001库存现金
2
1002银行存款
3
1101短期投资
4
1201应收票据
5
1202应收账款
6
1203预付账款
7
1211应收股利
8
1221应收利息
9
1231其他应收款
10
1301在途物资
11
1302原材料
12
1303库存商品
13
1304包装物
14
1305低值易耗品
15
1311消耗性生物资产
16
1401长期债券投资
17
1411长期股权投资
18
1501固定资产
19
1502累计折旧
20
1503在建工程
21
1504固定资产清理
22
1511生产性生物资产
23
1512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24
1601无形资产
25
1701长期待摊费用
26
1801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负债类
27
2001短期借款
28
2101应付账款
29
2102预收账款
30
2201应付职工薪酬
31
2301应交税费
32
2401应付利息
33
2501应付利润
34
2601其他应付款
35
2701长期借款
36
2801递延收益
三、所有者权益类
37
3001实收资本(或股本)
38
3002资本公积
39
3101盈余公积
40
3102本年利润
41
3103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
42
4001生产成本(劳务成本)
43
4101制造费用
44
4401工程施工
45
4402工程结算
46
4403机械作业
五、损益类
47
5001主营业务收入
48
5002其他业务收入
49
5101投资收益
50
5201营业外收入
51
5301主营业务成本
52
530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3
5303其他业务支出
54
5401销售费用
55
5402财务费用
56
5403管理费用
57
5501营业外支出
58
5601所得税费用
复古猫小懒
我国所有企业执行的具体会计准则包含: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三大类。一般业务准则是规范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要求,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所得税等。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是对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会计问题做出的处理规范;如生物资产、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合并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拓展资料:基本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修订征求意见稿是以1992年版本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基础,以2000年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依据,借鉴IFRS《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修订而成的。它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到统驭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准则的准则",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另一方面,当出现新的业务,具体会计准则暂未涵盖时,应当按照基本准则所确立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基本准则规定了整个准则体系的目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基本原则、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会计报表的总体要求等内容。会计准则体系的总体目标是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有关部门和管理测光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这是全社会对会计信息共同的基本标准。总则部分同时也明确了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持续经营(表明该准则体系中不含破产清算会计准则)、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其中对会计分期问题,由于《会计法》的限制,仍然规定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基本准则第二章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就是会计基本原则。其中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刘玉廷认为:信息披露的明晰性和重要性原则贯彻不够,造成了大量"垃圾"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并入会计分期基本假设,历史成本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中。新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会计要素仍保留原先的六要素分类,规定的主要内容为定义和相关的定性规定。各会计要素的定义表述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类似,但在内涵上借鉴了IFRS《框架》,有所扩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