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59

kimiko范范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研发费会计处理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月影星云

已采纳

未完成研发前的研发支出会计分录: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贷:银行存款等结转研究阶段的支出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确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该技术研发完成并形成无形资产借:无形资产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研发费会计处理

325 评论(9)

言小旭他妈

研发费用一般先计入"研发支出"科目。新会计准则规定,研发费用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费用化处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费记入当期管理费用,转入"管理费用"科目;一种是资本化,即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费计入相关无形资产。如下:

1、如果是费用化的支出,月末转入管理费用,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如果是资本化的支出,等项目完成后转入无形资产,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在会计处理上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计入研发费用吗?

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不建议一次性计入研发费用。在会计处理上,企业购置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无论用于何种用途,均应该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

对购置的机器、设备、器具等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并通过固定资产会计科目对购置的机器、设备和器具进行核算;并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状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用于新产品研发而购置的机器、设备、器具等同样应按固定资产管理,将固定资产的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而不是一次性计入研发费用。

215 评论(9)

Jonathan261

会计处理对于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两部分分别核算。在开发阶段,判断可以将有关支出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条件包括:(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内部开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组成,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以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可直接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活动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等不构成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账务处理时,相关费用未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同时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企业购买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应先按确定的金额,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区分资本化部分和费用化部分比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税务处理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是指企业通过研究开发活动在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本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相关行业的技术、工艺领先具有推动作用,不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或对公开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公开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具体项目需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的范围。具体计算加计扣除时,按照研究费用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为标准,分两种方式来加计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进行摊销。与直接减免税相比,加计扣除的对象是企业的某些具体支出项目,在这些项目上支出越多,得到的优惠越大,因此加计扣除对于鼓励企业加大对某些项目的支出更有针对性。根据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359 评论(15)

散步的猫撒

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如果是研究阶段的支出,那么要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的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否则就是计入管理费用,同理要是没有办法区分的,那么就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费用化即可。拓展资料:企业研究费用的会计核算直接关系到财务报告的质量。企业对研究与开发费用处理的会计核算沿袭传统模式,使用研发费用的数据来反映企业价值时产生了很大的偏差。巨大的研发费用也成为部分企业操纵利润的重要方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其历史沿革表现如下:1.资本化阶段。我国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第27条规定:“在会计核算上,购入或按法律程序取得的无形资产支出通常都予以本金化,在企业的各受益期内进行分摊”。因此,此阶段我国对研发支出采取的是一种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式。2.全部费用化阶段。我国2001年1月1日生效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为基础进行确认;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发费用_在该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专利权时,不得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发费用资本化”。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研发费用被全部计入当期损益。3.部分资本化费用阶段。2006年2月2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符合相关条件时,可进行资本化处理,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可知,新准则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采纳的是有条件资本化方法。

258 评论(15)

蓝星鬼魅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1.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分录为: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贷:银行存款/现金/原材料月末一次计入当期损益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2.开发阶段的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同上边研究阶段支出的分录相同)。分录为: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贷:银行存款/现金/原材料月末一次计入当期损益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需要进行资本化处理。分录如下: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贷:银行存款/现金/原材料借:无形资产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4.企业所得税对于研发支出的摊销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研发费用要求分别两种情况进行处,“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263 评论(10)

咩~咩~羊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如果是研究阶段的支出,那么要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的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否则就是计入管理费用,同理要是没有办法区分的,那么就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费用化即可。

21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