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9

烟点燃空虚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准则趋同的缺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佛罗妮曲奇饼

已采纳

1、在会计准则方面(1)规则导向法下会计准则过于详尽与复杂,而原则导向法下会计准则较为简明扼要。FASB认为现行规则导向法下的会计准则过于详尽和复杂存在需求驱动,其来源于:1)准则中的原则的例外,常常产生于为平衡决策有用性信息的需求与FASB的实际考虑之间的妥协,包括:①范围例外,如一些例外允许交易和事项本应在一个准则下进行会计处理,却继续按现行的其他准则来处理;②应用例外,一些例外为了获得特定的会计结果;③过渡性例外,一些例外用于减轻会计准则过渡的影响。2)FASB及其他机构为适用准则所制定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数量。会计准则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主要作用是确保某种层次的可比性,该指南也用于处理适用例外的情形以及作为教育的工具。也有人认为对每个问题提供答案的详尽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在日益增加的诉讼环境中是重要的。详尽的指南不仅为SEC提供了有效的强制执行机制,并且其他人(包括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也需要详尽的指南,因为它限制了SEC和其他机构再次进行职业判断。这些年来,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制定工作发展迅速,使会计准则的适用变得复杂化了。(2)在原则导向方法下,对于反映了准则基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的原则,将继续根据概念框架来制定。原则导向方法下制定的准则与现行准则的主要区别是:1)原则将更广泛地使用,从而提供更少的对原则的例外。较少的例外将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并降低由例外所导致的准则的繁琐和复杂性。FASB承认,作为一个实际问题,不可能完全删除所有的范围例外和过渡性例外。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导向方法将删除所有的应用例外。2)将减少(从各种来源,而非仅仅从FASB方面)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应用。FASB认为指南应集中于准则所提出的重要问题上,以增加与准则的目的和精神相一致的职业判断的运用。更少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对各参与者都有重要意义。FASB需制定足够的指导原则以确认什么情形下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是合适的。其他各准则制定者如紧急问题工作组和美国注协下设的会计准则研究小组将做相应的变化以确保准则发布后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指导原则,以及指南与准则的目的和精神相一致。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需更多地应用职业判断,而SEC、投资者及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须接受应用职业判断的结果。SEC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原则导向起作用的关键因素。2、在概念框架方面(1)现行规则导向法下使用的概念框架存在某些缺陷,原则导向法将要求修改与完善概念框架。(2)在规则导向法下,准则的制定应用了概念框架,但概念框架并未提供解决会计和报告问题所有的必要工具,因为概念框架的某些方面是不完整、内在不一致以及模糊的。原则导向法要求概念框架是完整、内在一致以及明确的。故FASB将立项进行改进概念框架的研究。FASB也在考虑制定类似IAS1《财务报表的列报》的整体性报告框架。报告框架的主要目标是为诸如重要性评估、持续经营评估、职业判断、会计政策、一致性和可比信息的列报之类的有关问题提供指南,也包括对真实与公允观点偏离的说明。3、在成本和利益方面由规则导向法转为原则导向法所带来的利益将大于其成本。规则导向法下,会计职业界人士难以跟上职业界的最新进展,会计准则难以使用且颇费成本。原则导向法虽然将导致成本的增加,并可能导致职业判断的滥用,但使准则更易于理解和执行,并且职业判断使用的增加将能更好地反映交易和事项的实质,更少的例外也能增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FASB强调,如果采用原则导向法,则所有参与财务会计和报告程序的各方——而不仅仅是FASB和其他准则制定者——都要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各参与方能作原则导向所要求的变化,则采用原则导向法的利益将大于成本。

会计准则趋同的缺点

180 评论(15)

淡蓝喵喵喵

任何一个国家对会计准则的变更,都会对国内以及国际上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在建立会计国际趋同准则时,必须要审慎行事,一方面要认识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利于本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带动国内企业与世界结构,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源;另一方面,也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进一步加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并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的作用,为国家争取而更多的利益.

146 评论(10)

伯妮新娘

趋同可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促进各国企业的国际经贸交流和投融资活动的发展。随着各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如果各国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达到投融资所在国的要求,企业必须花大量人力和财力去折算或重新调整会计处理方法,这样必然会降低会计的时效性,同时也增加了交易成本与投融资成本。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各国迫切需要有一套公认、一致、科学的会计标准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确保生成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为会计信息已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交易质量的高低,会计准则的趋同可消除不同会计实务生成信息的商业语言障碍,不同地域的企业可顺利地交流信息(包括财务信息),评估客户7的实力,促进资金有效流动,避免无效投资和资源浪费,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的国际经贸交流和投融资活动的发展。拓展资料1.会计准则是“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的公共合约”,是“为实现财务报告目的而约定的一种技术手段”,还是“政治程序的产物”会计业界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财政部王军副部长在全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新会计准则培训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从三个递进的层面上分别精辟地阐述了“什么是会计准则”:“第一,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专业技术标准;第二,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游戏规则;第三,会计准则是国家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生活甚至国际经济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因此,他赞同西方学者所提出的“会计审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政府外部监管,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三大支柱”的论断。 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正式提出了“趋同”(Convergence)的概念。“趋同”意指趋近同一,也就是一体化,即在世界不同的司法管辖区,相同的经济交易事项都应该使用同一的会计处理方法。

10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