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心小葡萄499
(1)计算该企业的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预计今年的销量分别为8万件、6万件和6万件A所占的比例为8/20=40%B所占的比例为=6/20=30%C所占比例为30%综合边际贡献率=9/15*40%+5/10*30%+12/20*30%=0.24+0.15+0.18=0.57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综合边际贡献率=63/0.57=110.53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单价=110.53/(15*40%+10*30%+20*30%)=110.53/15=7.37(2)计算各产品的保利销售量A保利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63+12.6)*40%/(15-9)=5.04B保利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63+12.6)*30%/(10-5)=4.536C保利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63+12.6)*30%/(20-12)=2.835拓展资料保本销售额是指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中不赚不赔的销售额。亦即用销售额表示的盈亏临界点。高于这个临界点,企业即可盈利,低于这个临界点企业就要亏损。保本销售额的计算保本销售额的计算公式是:保本销售额=(间接费+营业外损失-营业外收益)/(毛利率-直接费率-销售税金率)。商业保利销售额亦称保利收入是指商业企业在确保商业销售成本和目标利润的前提下应实现的销售额,是商业企业进行销售决策的参考依据。保利销售额的计算保利销售额的计算公式是:商业保利目标利润额=费用额销售额毛利率+费用额/毛利率。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售的业务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部分,其中,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出租固定资产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对于主营业务成本,应以产品的销售数量或提供的劳务数量和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或单位劳务成本为基础进行确认,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数量或提供劳务数量×产品单位生产成本或单位劳务成本。就销售产品而言,产品销售数量可直接在“库存商品明细账”上取得;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确定,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但企业一经选定某一种方法后,不得随意变动,这是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要求。产品销售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产成品的生产成本。企业为了核算这部分已销售产品的成本,设置了“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售出产品按照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成本流动假设计算的制造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由本期产品销售收入补偿的售出产品的制造成本,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奥迪风度
保本销售量(Break-even Units)是指使企业刚好能够收回成本和缴纳税金时的销售量,这时即无利润,也无亏损。Break-even Units也是盈亏平衡的意思。因为企业利润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两种,所以保本销售量也分为税前保本销售量和税后保本销售量。因为:税前利润=单位×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税后利润=单价×销量-单价变动成本×销量-单位税金×销量-固定成本令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等于零,就可以得到税前保本销售量和税后保本销售量,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税前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税后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固定成本/单价×(1-税率)-单位变动成本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