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87

新艺能门窗公司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稽山来历会计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南宫火却

已采纳

古代的“会稽”先位于今江苏苏州,后移至今天的浙江绍兴。

会稽郡(会,kuài),中国古代郡名,位于长江下游江南一带。会稽之地旧属百越支下的于越,于公元前222年设郡(秦朝置)。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城区),辖春秋时长江以南的吴国、越国故地。

西汉初曾先后为楚王韩信、荆王刘贾、吴王刘濞的领地。七国之乱后复置,又名吴郡。西汉末年,会稽郡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部分地区,是当时辖境最广的郡之一,隶属于监察区扬州刺史部。东汉中期,分会稽郡浙江以北诸县置吴郡。会稽郡治所移至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城区),领十五县。

三国吴时分会稽郡置临海郡(今浙江东南)、建安郡(今福建)、东阳郡(今浙江金华、衢州一带)。西晋至南朝末年,会稽郡仅辖今绍兴、宁波一带。

隋文帝灭陈,废会稽郡,置吴州。隋炀帝改吴州为越州,后又改为会稽郡。唐初复置越州,唐玄宗改越州为会稽郡,唐肃宗时复为越州,会稽郡遂不复存在,之后作为越州、绍兴的别称。

拓展资料:

郡名起源:

会稽郡因会稽山得名。相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

《史记》记载了西汉时流行的说法:“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越绝书·外传记地传》写道:“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

会稽人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引吴君高之语:“会稽本山名。夏禹巡狩,会计于此山,因以名郡,故曰会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会稽

会稽山来历会计

352 评论(8)

雨丰是小兔

会稽山在浙江绍兴,山不高,大概海拔300米左右,山尖上有勾践一塑像,有高速公路从山角通过,交通特方便,前几天刚从会稽山路过,山清水秀,可惜没有时间逗留。

279 评论(14)

vivian0415

世界真正出现人类群居的领头人就是会计的祖宗,他老人家在打猎之后,要统计猎物数量,然后平均分成几份,分给大家,然后节余储蓄起来,这里面包含了统计学,审计学,财务学,和金融学。他就是会计的祖宗啊。向他致敬。

168 评论(13)

traveler0723

会稽山出名,最初是因为大禹在此大会诸侯的传说。其次是因为兰亭集序的原因。这两者导致了会稽山的天下闻名。

219 评论(8)

chaorenxiaoling

我们的历史几千年,所谓三代公天下。公天下是民选的,唐尧、虞舜,都活了一百多岁喔!尧交给舜,舜交给大禹;大禹修了黄河长江,九年把水利修好了,奠定了中国农业国家的基础。我们今天这个国家,如果没有大禹,就没有中华民族,没有这个国家。当年没有机械,大禹九年当中把黄河长江,以及其他小的水利,统统修好了,把泡在洪水里的一个国家,变成以农业立国的国家。 大禹把中国水利修好了以后,接手做皇帝,八年就死了。 据《纲鉴易知录》卷一记载:“葵末,八岁”,大禹接手做皇帝。按现在西方的历法计算,指公元前二一九八年,距现在四千二百0六年了。这个民主的皇帝,是把水利完成后,舜才禅让给他,他做了八年。“巡狩江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都叫做江南。过了长江,就到江南视察,召见诸侯们,防风氏因迟到而被斩,大禹后来是死在会稽山,也葬在会稽山。 绍兴的会稽山,原来叫做茅山,因为大禹当初召集了全国的诸侯来,“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所以会计两个字是这样来的。 除了会计的祖师爷大禹皇帝以外,我们还有个副祖师爷孔子。孔子小的时候做过会计。因为他家里穷,爸爸死掉了,他妈妈还带着前母生的兄弟姐妹。孔子要帮忙维持家计,所以也做过会计,也收过税、什么事情都管过(以前教科书上说孔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是个错误的宣传)。所以,人家问孔子大圣人,你的学问怎么那么渊博呢?孔子说,我“少也贱”,我年轻时候家里穷啊,因为穷,要吃饭,什么事情都干过。所以,孔子做过会计的,你看多光荣啊。所以说:我们做会计是很了不起的,是有大作为的,老板缺了会计是不行的,千万不能看不起自己啊!

159 评论(8)

哆啦C梦的梦

会稽山在绍兴世界会计之源 南怀瑾大师如是说: 全世界的会计,是中国人开始的,是大禹开始的。我们的历史几千年,所谓三代公天下。公天下是民选的唐尧、虞舜,都活了一百多岁喔!尧交给舜,舜交给大禹;大禹修了黄河长江,九年把水利修好了,奠定了中国农业国家的基础。我们今天这个国家,当年没有机械,大禹九年当中把黄河长江,以及其他小的水利,统统修好了,把泡在洪水里的一个国家,变成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大禹把中国水利修好了以后,接手做皇帝,八年就死了。…… 下面你看这一篇摘录《纲鉴易知录》卷一:“癸未,八岁”,大禹接手做皇帝。按现在西方的历法计算,指公元前二一九八年,距现在四千二百多年了。这个民主的皇帝,是把水利完成后,舜才禅位给他,他做了八年。“巡狩江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都叫做江南。过了长江,就到江南视察,召见诸侯们,防风氏因迟到而被斩,大禹后来是死在会稽山,也葬在会稽山。 绍兴的会稽山,原来叫做茅山,因为大禹当初召集了全国的诸侯来,“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所以会计两个字是这样来的。…… 大禹到绍兴来,创立了会计制度…… 现在我特别给大家提出来这一段,你们学会计可以把他放得大大地供起来,我们的祖师就是这个大禹。一点也没有错,大会计就是这样来的。现在倒推回去是四千多年以前,会计在绍兴这里开始的,那时西方文化还没有会计…… 会稽山是华夏子孙的骄傲,但由于年代久远,已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历史。盈放科技注册了“会稽源”、“会稽山”、“禹风无界”及“四海同窗”作为“AC.NET标准会计软件”产品的四个子品牌,通过会计软件的推广,担当起“传承会计文化、弘扬华夏文明”的责任,让中国会计、让中国人都知道中国会计文化的源流和辉煌。盈放科技人心怀对会计文化的敬畏,坚守会计学原理与方法,做最专业的会计软件,造福中国会计和会计学子,凭借卓越的软件品质和品牌文化在神州大地上重振“会稽之风”、“管理之风”、“王者之风"黄酒品牌 源远流长;绍兴黄酒,名扬天下。 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自南朝以来这一带旖旎的风光,就让人有口皆碑。众多文人学士泛舟若耶溪,轻步会稽山,留下许多丽词佳句,给人们留下人文和美景相融的记忆。晋朝顾恺说会稽山水是“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东晋名士王羲之、谢安等都因“会稽有佳山水”而定居绍兴。南朝诗人王藉咏会稽山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传诵千古。会稽山下的若那溪,水清如镜,众山倒影,如诗如画。

210 评论(8)

谁可知心029

夫差的父亲是阖闾。会稽 gui(四声)jī会稽,古地名,故吴越地。会稽因绍兴会稽山得名。癸未,八岁,即公元前2198年,大禹大会诸侯于此。绍兴的会稽山,原来叫做茅山,因为大禹当初召集了全国的诸侯来,“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禹会后病死而葬于此,为纪念大禹的功绩,诸侯“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春秋时为越国都城。公元前494年,吴大败越于会稽。《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山阴县下班固注:「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郡治吴(今苏州)。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山阴县名始此。汉高祖五年(前202)封异姓王韩信为楚王,属楚;六年封同姓王刘贾为荆王,属荆;十二年刘濞为吴王,属吴;景帝前三年(前154)吴国除,复会稽郡,属郡。吴黄龙元年(229),山阴隶属会稽郡。此后郡时有分置,山阴县为会稽郡治未变。会稽自古人杰地灵,英雄汇集。秦时,秦始皇巡游会稽,项羽见秦始皇的仪仗行伍种威风模样,脱口说出:“彼可取而代也。”不久项梁、项羽起兵,集吴中子弟八千,从此纵横天下,就是在会稽。江东小霸王孙策初崛起时,渡江东征,连连破敌,锋芒无人能抵。击破刘繇后,进攻会稽郡。会稽太守王朗固守于固陵,孙策渡江作战,屡攻不下。这时孙策的叔父孙静献计,以迂为直,侵袭固陵南面数十里的查渎,绕道攻王朗后方。孙静说:“王朗凭城坚守,短期间内攻不下来,不如攻打查渎。查渎是交通要道,应当占领。这就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静并且自愿打头阵。孙策同意,同时下令:“近来连日大雨,江水污浊,饮用容易腹痛,你们即刻准备数百缸清水待用。”出兵奇袭,准备瓮罐装水干嘛呢?原来孙策另有谋算,他即将展开欺敌战术。《三国志》上说:“至昏暮,罗以然(燃)火诳朗。”入夜后,孙策派人把油注入缸里,灌油点火,燃烧起,王朗远望,以为孙军举火把活动,没料得孙策人去营空,绕道查渎,袭击高迁屯,待王朗察觉出兵,反被痛击,最后战败投降。-----------------------------------------------------------------------绍兴,古称会稽,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梁祝传说中的梁山伯的故里。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域。从秦汉(公元前221年)到明清(公元1911年),绍兴一直是中国南方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名人荟萃,代有人杰。素有“江南明珠”、“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土之乡”之美誊。会稽山地处浙江绍兴南部,会稽山山脉东西约100多公里,主峰高700 米。她跨越于浙江宁绍平原,连接钱塘江、杨汛桥、夏履桥、湖塘、舟山、苗山、香炉峰,连绵诸暨、上虞、新昌,直至鄞县山脉。会稽山曾经是大禹治水成功后庆功封爵的圣地,历史上会稽山被列为中国九大名山和五大镇山之首,会稽山在五大镇山中被称为南镇。稳重、博大、宽厚的会稽山成为我们绍兴人休养生息、施展才华的宝地,是於越民族发源地,是於越民族文明的摇篮。绍兴的历史其实是会稽山的历史,以前绍兴是以会稽为名,可见会稽山在绍兴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人们把鉴湖称之为绍兴的“母亲河”,那么,会稽山就是绍兴的“父亲山”。大家知道,没有会稽山这座名山,就没有鉴湖这个名湖,会稽山是源,鉴湖是流,她是“源”与“流”的关系,是“静”与“动”的体现,是“刚”与“柔”最完美的结合。取水思源,鉴湖水源来自流经会稽山区,奔腾而下的三十六条溪流汇成碧波万顷的鉴湖,正因为这些溪流流经会稽山优良的地质结构和良好的植被,使流入鉴湖之水具有重金属元素少,含有适量矿物质和有关微量元素钼、硒等,是酿造绍兴酒得天独厚的原料。因此,从酿酒的角度讲:鉴湖有孕育之功,它是绍兴黄酒之“母”;同样,会稽山是水的源头,理应是绍兴酒之“父”。会稽山是於越文明的发源地,是绍兴黄酒之“父”,会稽山也是中国黄酒起源之地,众多史料文献记载,足可以论证:会稽山是中国黄酒的发祥地。公元前22世纪,舜即行足于会稽山间,造福于民,那时原始农业已显雏型。“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之酒起源之说,应该从这一时期开始。以“饭”为原料,酿的酒应该指的是黄酒。公元前21世纪,禹王治水成功,在会稽山行功论赏,以酒庆功。会稽山因此在世前就闻名一时。公元前490年前,越王句践卧薪尝胆于会稽山下,经十年生聚,复国雪耻。当时,越王句践在举兵出师时,会稽山的父老乡亲捧出家酿美酒献给越王,越王将酒投入河中,与出征的将士一起迎流共饮,士气大振,一举灭吴,成为千古佳话。由此可见,酒在当时已十分盛行。无数史实佐证:会稽山——中国黄酒发祥地!绍兴与黄酒有众多的解不开的情结,一直来,人们把绍兴誉为“酒乡”,其根源是绍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酒,都与酒相关连,到了“非酒无以庆贺,非酒无以解忧”的程度。比如家中小孩出生后满一个月,为表喜庆要办“满月酒”;孩子长到一周岁,得办“得周酒”;待到男婚女嫁时,有“订婚酒”、“结婚酒”;人生逢十有“寿酒”;其它还有出门远行的“饯行酒”、归来“接风酒”。除了婚嫁生行酒俗外,还有民风酒俗。如过年的“祝福酒”、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酒”;农事酒俗有“插秧酒”、“庆丰酒”等。商业酒俗有“开业酒”、“利市酒”;生活酒俗语有“新居酒”、“宴宾酒”等等,在大型的民间活动中,典型的要数“祭禹”了,祭禹活动中的重头戏是向禹王献上绍兴酒。八名大汉抬着硕大的花雕酒坛,缓缓而行,百年陈酿表达了绍兴人们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献身精神的一种歌颂,一种怀念,一种敬重,一种呼唤和一片豪情。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郡治吴(今苏州)。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山阴县名始此。吴黄龙元年(229),山阴隶属会稽郡。此后郡时有分置,山阴县为会稽郡治未变。陈后主时(583~589)析山阴县,置会稽县,山、会两县并设,同城而治始此(一说在永定年间)。隋开皇九年(589),废山阴、上虞、永兴、始宁4县,入会稽县。唐武德七年(624),析会稽县,复置山阴县。翌年又废山阴,入会稽县,垂拱二年(686),复置山阴县。大历二年(767),因刺史薛兼训之奏,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七年,因刺史陈少游之奏,复置山阴县。元和六年(811),又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十年复置山阴县。自南朝后期250余年间,山阴县七度置废。元和十年再置,山、会两县并设,始长期稳定,隶属越州。南宋建炎三至四年(1129~1130),高宗避金兵暂驻越州,州治山阴为临时首都。次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名始此。山阴、会稽两县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76),建两浙都督府,后废绍兴府为绍兴路,山、会仍其属县。朱元璋丙午年(1366),改绍兴路为绍兴府,隶属依旧。清沿明制。

247 评论(12)

开心土星

全世界的会计,是中国人开始的,是大禹开始的。大禹是会计的祖师爷。 《史记》之《夏本纪》记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大禹为公益事业最早建立了国家税赋制度,有了税赋制度便开始了会计、审计工作,即“会稽”工作。4000年前大禹在“江南”召开的诸侯大会,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会计、审计工作大会。大禹在会后病故了,就地葬在了山上,诸侯们经过集体研究,将此山正式命名为“会稽山”,以表彰大禹开创“会稽”工作而对国家的贡献,彰示会计、审计工作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会稽山”乃是华夏数千年文明史上一个重要标志,是华夏历史长河中一座会计的丰碑,是世界会计文化的源头。 你或许还不知道,全世界的会计,是中国人开始的。“会计”一词在我国起源极早,并与一件历史性大事有关。相传夏朝时,各地方官员在大禹的率领下,经过9年对黄河、长江等大小水患的治理,治水工作取得开天辟地的业绩,把一个泡在水里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农业国。为了计功封爵开好一个全国性的表彰会,大禹晚年在浙江绍兴的茅山大会诸侯,汇总稽核他们的功德业绩。闭会后,一生辛劳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王仙逝,并葬于茅山。这件历史性大事就被称为“会稽”,茅山也因此改名为会稽山。《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这里的“会稽”已有记录核实之意,但尚未作为财务核算专用。将“会计”作为财务核算专用名词,从文字可考史上看是来源于《孟子.万章》篇中的一句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另据史料判定,从周代开始,我国就设置了专门官吏为皇朝掌管财物赋税,进行“月计岁会”,有所谓“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kuai:总计)”的说法。稍后,我国历史上不仅有从事财务核算职业的专业人员,而且为了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还专门设立了官方管理机构和管理职位。在《战国策》“冯谖孟尝君市义”这个著名故事里记载:孟尝君问门下诸君:“谁习计会?”应声而出者是冯谖。可见冯谖在投奔孟尝君门下以前是会计专业毕业生或者是从事过会计专业工作的。汉朝时期,我国设立了管理会计事务的官职。《汉书》中记载:汉初有个理财专家名叫桑弘羊。此人曾担任过“为大习农中丞管会计事”的官职。由此看来,我国古代会计这个专业不仅产生得早,而且十分为社会管理所重视。 中国夏朝的会稽山,按现在西方的历法计算,是在公元前2198年,距现在已4200多年了。如此说来,从王者的角度讲,会计的祖师爷就是夏朝皇帝大禹了。作为大禹的后裔,当我们登上浙江绍兴的会稽山的时候,当我们缅怀大禹的不朽业绩的时候,能不想到重振中国会计事业的王者之风,把中国的会计事业发扬光大吗

309 评论(8)

方吉咕咕咕

秦会稽郡治吴(今苏州),包有江南、浙江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更包有浙、闽全部。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 (今绍兴),有浙闽之地(今杭嘉湖均属吴郡)。三国吴分设临海(台州)等郡后,辖境缩小。隋为越州。又隋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民国合二县为绍兴县。

扩展资料

公元前2198年,夏禹大会诸侯于此,成立中国第一个朝代“夏”,会稽从此名震华夏,成为中华文明象征。作为历史上的华贵天城,元稹赞“莫嗟虚老海壖西,天下风光数会稽。”,白居易赞“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晋书赞“先公惟寓稽山,朝会万国”

参考资料

会稽  百度百科

17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