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4

excellentpri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作业成本会计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胖电玩

已采纳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主要区别在于对于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摊上。作业成本法更加准确也是因为对于这部分的费用的分摊更加准确。首先,传统成本法分摊时,是利用机器小时或人工小时来分摊,这种分摊方式不能真实的反应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发生原因,因此分摊的费用并不准确。而作业成本最关键的是将资源(也就是费用)分摊到作业上去,再将作业的成本分摊到产品上,这样更加准确的找到了成本发生的原因(也就是作业)这里讲作业可能不好理解,举个例子,在进行产品染色前需要清洗机器,那么清洗机器这个步骤就是一个作业,你先核算这个清洗步骤消耗了多少资源(水、电、化学原料等),之后再看染这批产品用了清洗了多少次机器,那么就知道这批产品分摊多少清洗费用了。而相对传统成本法,就是拿机器小时去除整个的清洗费用,肯定没有作业成本法准确。通俗点说,作业成本法会根据企业的运营流程分摊成本,这样更加准确,但是更加复杂。

作业成本会计

320 评论(15)

miss.w\^O^/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主要区别在于对于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摊上。作业成本法更加准确也是因为对于这部分的费用的分摊更加准确。 首先,传统成本法分摊时,是利用机器小时或人工小时来分摊,这种分摊方式不能真实的反应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发生原因,因此分摊的费用并不准确。 而作业成本最关键的是将资源(也就是费用)分摊到作业上去,再将作业的成本分摊到产品上,这样更加准确的找到了成本发生的原因(也就是作业) 这里讲作业可能不好理解,举个例子,在进行产品染色前需要清洗机器,那么清洗机器这个步骤就是一个作业,你先核算这个清洗步骤消耗了多少资源(水、电、化学原料等),之后再看染这批产品用了清洗了多少次机器,那么就知道这批产品分摊多少清洗费用了。 而相对传统成本法,就是拿机器小时去除整个的清洗费用,肯定没有作业成本法准确。 通俗点说,作业成本法会根据企业的运营流程分摊成本,这样更加准确,但是更加复杂。

258 评论(12)

foxbaby168

成本动因率=作业成本/成本动因量合计

甲产品作业成本-材料采购=材料采购成本动因率*成本动因量,逐项计算代入。

计算成本动因率:

质量检验:4000/20=200

订单处理:4000/40=100

机器运行:40000/1000=40

调整准备:2000/10=200

甲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

200*5+100*30+40*200+200*6=13200

单位作业成本:13200/100=132

单位成本:50+40+132=222

成本动因概念

引起对成本性态划分的影响

传统的成本系统根据各项成本与数量,将成本划成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三种。这样的处理方式忽视了成本还可以随着数量以外的因素而变动,即成本的可变性观念。事实上,成本形态是由成本动因所支配的,要把各种费用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去,首先要了解成本性态,以便识别出恰当的成本动因。按照这种观念,成本可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和长期变动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成本动因

26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