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9

水乡的风光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校友访谈会计500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魔戒之love

已采纳

当一天的会计 在暑假期间,学校布置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做一周的家庭支主。一天当卫生员,一天当厨师,一天当会计。 今天,我是家里的会计,我有150元的生活费。早晨,我们吃完饭后,我问妈妈中午吃什么饭?妈妈说:“中午吃土豆炖豆角。”正好家里没有土豆和豆角,我便带钱去菜市场买土豆和豆角。来到菜市场,我来到一家卖菜的,跟阿姨讲:“买两个好一点的土豆和半公斤豆角。”阿姨给我称上说:“2.5元。”我问:“能不能便宜一点?”阿姨说:“两块四吧!”我说:“好。”我把菜带回家,妈妈就开始做菜了。吃完中午饭,我们休息完。我想去超市买一些东西吧!然后我下床穿好衣服和鞋子走了。我来到明家超市,我想我的牙膏用完了买一盒牙膏买几袋方便面和一些白糖。我共花了17.3买了这些东西。回到家,我刚休息一会,收水费的就来了水费又花了63元。结果,今天共花了82.8元,花费真不小! 今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知道了妈妈爸爸挣钱非常不容易,但是花钱却很容易。我以后不能乱花钱,要节省水电。

校友访谈会计500字

351 评论(11)

怀念旧莳光

写作思路:把你采访她所问的问题和她的看法写下来。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北大。她,不分白天黑夜,只顾埋头钻研难题,炽热的灯光烘热了她的脸庞。我采访了她,了解了她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

您能简单地给我介绍一下你的成长过程吗?

没问题!从小,父亲就培养我对读书的兴趣,他经常给我买来适合我看的书籍,在父亲的培养下,书成了我最忠实的朋友,无论我在哪,我总会带着我的书,有空时,便拿出书来读一读。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是啊,当我爱上读书之后,一天不读书我便感到难过,书本上的知识已满足不了我的欲望,书就好像一瓶矿泉水,止住我对知识的渴望。现在许多学生一见到书本就头疼,感到很枯燥,您那时就没有这样的感受吗?那时的我非常爱读书,把读书当成是一种享受,在我们读书的同时,也获取着知识。

回答原则

1 简明扼要地说明访谈目的;

2 具体说明我们需要何种信息(如有可能的话,举例),让被访者了解访谈所需的时间;

3 说明项目背景情况;

4 确定访谈对象能提供可靠的、必要的信息,向访谈对象说明他所提供的信息的重要程度,对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应加以赞赏;

5 这些意见应该听从领导的而不是我的;

6 如有必要,向访谈对象保证我们不会泄露任何谈话内容;

7 如有可能,向访谈对象提供调查结果等资料。

345 评论(12)

xiaomi595629661

写作思路:把你采访她所问的问题和她的看法写下来。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北大。她,不分白天黑夜,只顾埋头钻研难题,炽热的灯光烘热了她的脸庞。我采访了她,了解了她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

您能简单地给我介绍一下你的成长过程吗?

没问题!从小,父亲就培养我对读书的兴趣,他经常给我买来适合我看的书籍,在父亲的培养下,书成了我最忠实的朋友,无论我在哪,我总会带着我的书,有空时,便拿出书来读一读。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是啊,当我爱上读书之后,一天不读书我便感到难过,书本上的知识已满足不了我的欲望,书就好像一瓶矿泉水,止住我对知识的渴望。现在许多学生一见到书本就头疼,感到很枯燥,您那时就没有这样的感受吗?那时的我非常爱读书,把读书当成是一种享受,在我们读书的同时,也获取着知识。

三要:

1、 主导场面,善于引导;

2、 语速控制好;

3、 谁来执笔说清楚。

六不要:

1、 不要过于主动;

2、 不要啰嗦;

3、 自己不要帮忙下结论;

4、 不要一开始过高抬高被访谈者的地位,比如“您的信息很重要” 之类的;

5、 介绍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不要用“可能”等字眼;

6、 “随时可以问我”——多余。

206 评论(8)

sevenweish

广东实验中学120周年校庆校友采访——何建罡广东实验中学120周年校庆校友采访——何建罡何建罡:63届校友,毕业于华工建筑系。1954年3月出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广州市民用建筑科研设计院副院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材学术委员会轻骨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钢协混凝土啊结构协会理事长安大学客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兼职硕士导师对母校情深意重,参与多项省实初中校区建筑物的设计及施工第一次与何建罡老师联系的时候,我们发了一封很长的短信去介绍省实校庆的种种情况。就在我们还在为这次采访活动能否成功进行而踌躇不定时,何老师很快回了短信“好,什么时候?”坦诚与高效率,是何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采访定在了省实校内的敬师亭内进行,星期天的校园学生不多,亭子里可以看到省实的教学楼和实验楼,仿佛空气中都可以嗅出琅琅书声。何老师一身简洁的白色,虽然已是比我们年长几十届的老学长,但一举一动都流露出年轻的气息。亲切的微笑和出乎意料的善谈,一下子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起来。 那时候的省实何老师是六三届的省实学生,他的父亲和儿子都是省实的学生。因此,他对母校有着一番特别深厚的感情,对省实的传统,也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入的了解。按何老师的话来说,能在省实读书,其实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在何老师读书的那个年代,要想考上中学,必须参加全市的统考。想要进入像省实这样的名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省实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有着比其他学校更为优越的师资条件。一般的学校没有开设英语这一门课,而何老师当时的英语老师,竟是国内有名的英文电影翻译家。这使何老师和他的同学比同龄人有优势。在那个时候,很多学校连续几年没有一个学生考上大学,而省实,却能有一半的学生顺利升学,差距就在这里拉开。何老师半开玩笑的说,放学以后,其他中学的学生都会选择聚集在越秀山看足球,而省实的学生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读书,这就是省实吸引他的地方。当我们好奇地追问那时候的省实和现在到底有什么区别时候,何老师的答案是:现在省实的很多传统,在那个时候已经存在了。比如说课外的科研小组,像无线电研究小组,生物研究小组等等。那时候的生物课,也并不是单纯的读书,有时还要到学校的植物园去种东西,可以说是乐趣无穷。也有很多省实的学生去参加各类的竞赛,不过那时候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因为兴趣而去参赛,而不像现在,或多或少有着一些“一定要获奖的”的心态。总而言之,全面地发展这种理念在那时候的省实已经开始扎根。可以说现在省实的优秀,也得益于前辈们的开明和努力。看学习:勤奋+全面知识+实践 在何老师读书的时候,流传着一句笑话: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然而这也是当时很多学生的真实写照。在何老师看来,死读书这三个字,有时候是必要的。何老师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研究生。在参与工作十几年后再重返校园读书,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死读书”在这时候,可以辩证地译作勤奋。“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每天晚上不到1点是不会睡觉的。”何老师笑着回忆当时那段艰辛的读研时光。由于文革的影响,基础知识的薄弱使他每做一件事都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工作。何老师认为,当遇到不清楚地问题时,参考别人的资料与经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通过与别人交流时,自身的经验与知识也可以得到积累,长期的积累,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尽管何老师读书很勤奋,但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巧读书”似乎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中学时代,读书对于他来说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那时候在省实读书,压力并不大,作业也不多。何老师每天在学校就将作业完成了,一放学就去书店看课外书。他尤其喜欢科技类的书,但其他内容的书籍,也或多或少地接触一些。不局限自身的知识,在何老师看来尤为重要。“很多工科的学生总以为经济学属于文科,与自己无关,其实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何老师从学生时代,到后来参与工作,都尽量地接触各种各样的书。何老师毕业于华工建筑系,然而在工作时,会参与各种各样的设计,像水泥厂化肥厂的筹建等等,都必须具备多种的知识。退休后的何老师成为法人代表,他便特意地了解很多法律上的专业

17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