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女孩儿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的作用:1、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2、保证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3、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4、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5、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按其作用范围可分为:1、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了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例如,由无权经管现金和签发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就是一种内部会计控制,通过这种控制,可提高现金交易的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2、内部管理控制:内部管理控制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例如,企业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就属于内部管理控制。施行内部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xiaohoulee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也是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最初,内部会计控制并未与内部控制的定义严格区分开来。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早在1949年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而后,从内部控制评审作为注册会计师的一种法律责任考虑,该委员会将内部控制的四个目标一分为二:前两个目标的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后两个目标的控制是内部管理控制。会计法理控制。1972年,美国准则委员会(ASB)《审计准则公告》的制定者,循着《证券交易法》的路线进行研究和讨论,在第1号公告(SAS NO.1)中,对会计控制提出并通过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会计控制旨在保证:经济业务的执行符合管理部门的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的要求;经济业务的记录必须有利于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或其他有关标准编制财务报表,以及落实资产责任;只有在得到管理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才能接触资产;按照适当的间隔期限,将资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进行对比,一经发现差异,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2001年6月,我国财政部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财会[2001]41号》第二条规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多地要求将内部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区分开来,并将内部会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内部控制以会计控制为主是与新《会计法》相吻合的。在单位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会计控制无疑是内部控制的是基础环节。要抓好内部控制,首先应当从会计控制入手,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