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晓桐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类目名称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 (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简称LCC),美国国会图书馆在馆长G.H.普特南主持下根据本馆藏书编制的综合性等级列举式分类法。
1899年参考C.A.卡特的《展开式分类法》拟定最早的大纲,然后按大类陆续编制并分册出版,1901年发表分类大纲,1902年出版"Z目录学"分册,总篇幅超过1万页,各大类绝大部分在1901~1938年间出版,至1985年已出版36个分册,其中较早出版的分册已修订4、5版。
LC各类的细分程度取决于该馆藏书的数量和内容 ,不强调整个体系严密性 ,类目偏重于历史、社会科学和文学。

草莓天天见
中图分类号的写法可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里面的分类来写。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类目名称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基本结构
1、基本部类:如中图法分五大类部:马列毛邓;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2、基本大类:构成分类表的第一级类目。中图法为22个基本大类。
3、简表:由基本大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一、二类目所形成的类目表。如:
4、详表:由简表展开的各种不同登记的类目所组成的类目表,是文献分类的真正依据。
是按照图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采用逻辑方法,将所有学科的图书按其学科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
最后,每一种书都可以分到某一个类目下,每一个类目都有一个类号 。 分类词表是层次结构的类号和类目的集合。
dp73711528
中图分类号的写法可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里面的分类来写。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分类(一共分为七编):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A/K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B 哲学
B9 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C95 民族学
D 政治、法律
D9 法律
E 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F0/F2 经济,综合性经济科学
F23 会计
F27 企业经济
F3 农业经济
F4/6 工业经济
F7 贸易经济
F81 财政
F82/84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O 综合性文化刊物
G1 世界各国文化事业
G2 各项文化事业
G3 科学、科学研究工作
G4 教育
G8 体育
G25 图书馆学
G27档案学
G35 情报学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术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K9
第四编 自然科学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O1 数学
O3 力学
O4 物理学
O6 化学
O7 晶体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P1 天文学
P2 测绘学
P3 地球物理学
P4 大气科学(气象学)
P5 地质学
Q 生物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 医药、卫生,综合性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 临床医学
R8 特种医学
R9 药学
第六编 农业科学
S 农业、林业,综合性农业科学
S1 农业基础科学
S2 农业工程
S3 农学
S4 植物保护
S5 农作物
S6 园艺
S7 林业
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S9 水产、渔业
第七编 工业技术
T 工业技术总论
TB 一般工业技术
TD 矿业工程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TF 冶金工业
TG 金属学、金属工艺
TH 机械、仪表工业
TJ 武器工业
TK 动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术
TM 电工技术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讯技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宇宙飞行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期刊
扩展内容: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参考来源:中图分类号 - 百科
春雨蒙蒙a2015
会计档案门类代码KU是:会计类档案库存分类的库号。会计档案的定义:1.会计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它是对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映,通过会计档案,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可以检查一个单位是否遵守财经纪律,在会计资料中有无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行为;会计档案还可以为国家、单位提供详尽的经济资料,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及单位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2.《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因此,法律主要依据是《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由财政部门和国家档案局会同制定。拓展资料:会计档案的特点一、档案类别稳定社会上会计工作的种类繁多,如有工业会计、商业会计、银行会计、税收会计、总预算会计、单位预算会计等,但是会计核算的方法、工作程序以及所形成的会计核算材料的成分是一致的,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会计档案内容成分的稳定和共性,是其他门类档案无可比拟的,它便于整理分类,有利于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际操作的规范、统一。二、外在形式多样会计专业的性质决定了会计档案形式的多样化。会计的账簿,有订本式账、活页式账、卡片式账之分。财务报告由于有文字、表格、数据而出现了16开或8开的纸张规格以及计算机打印报表等。会计凭证在不同行业,外形更是大小各异,长短参差不齐。会计档案的这个外形多样的特点,要求在会计档案的整理和保管方面,不能照搬照抄管理其他门类档案的方法,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防止“一刀切”。
爱吃糖z
会计档案分类规则采用字母与数字相结合的方式,首个字母k为会计类档案第一个的拼音小写字母;第二个字母为每个档案库分类的库号,最后一个字母是阿拉伯数字的的排序,三者组合构成分类号的唯一性。
青岛崂山逗号
图书索书号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多数情况下占2行),一是分类号,二是区分号。分类号表示这本书属于哪一学科类别,区分号表示本图书馆该类图书的不同品种区分。比如一图书馆买了很多种“C语言编程”的图书,有张三编的,有李四编的。他们都获得同一分类号TP312C,但为了区别这些书,再给一个区分号。如 F230 34表示:某本图书分类号是F230(会计学),区分号是34,表示本种图书是本馆F230这个类下的第34种(有的图书馆不使用序号而使用著者代码来区分)。分类号基本上全国统一,但区分号未统一(但一般有两种:种次号---就是本馆该分类号下按入藏的先后顺序编号;著者号--根据作者姓名编代码)。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