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在你身后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7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教授21人,副教授27人,学院绝大部分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很多教师毕业于国内外著名大学。同时聘请包括James A. Ohlson、Stephen H. Penman、Rajiv Banker等国际顶尖会计学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多位教师入选“会计名家培养工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世纪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类)”,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
夜月叶耶也
福建省加快建设高水平会计人才高地,其他地方也是可以学习这些措施的,会有相关的政策支持,也会全方位的推进相关方面的发展。
近日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新闻,省财政厅发布的消息主要是关于福建省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纲要,其中就包括会计行业人才发展的规划,也是为了加强建设,对于高水平会计人才提供机会也为福建全方位推进质量发展,还有提供强有力的会计人才作为一种支撑。可以发现会计属于宏观经济的管理,无论是市场资源配置还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在2020年底就有18.39万人已经取得了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还有7.45万人能够取得中级会计专业资格证书,更有甚者能够取得高级会计专业资格证书,能够达到0.57万人,但是取得正高级会计资格证书的人只有71人,现在这个省份的会计领军人才能够达到290人,而毕业的人能够达到235人。在这些数据中可以了解到有三人还能够获得财政部的会计名家这样的称号,有56人,以及预选了财政部各类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工程当中。
在这方面的职能能够有传统的变化,实现价值管理,通过资本运营以及战略决策,这样的辅助方式,最终完成持续转型和升级。在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一些信息,在45时期我们省的高端会计人才,数量也有所变化跟以前相比现在增长的速度能够达到35%,特别是行政事业,以及企业还有会计师事务所,这些都是关键的核心岗位,也会有核心的骨干力量,能够推动当地的会计人才建设。可以发现这些都是值得各个地方学习的,一定要重在培养才能够推进人才的高质量发展。
银色手链
中国十大会计名家一、中国第一位会计师谢霖(1885~1969年)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获商学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国银行总司账,随即在银行进行会计改革,率先在中国使用国际通行的借贷记账法。1918年6月,他上书北洋政府建议制订会计师制度,后获委草拟章程;同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谢霖随即获颁第一号会计师证书。 二、被美国人称为“中国会计之父”的潘序伦(1893~1985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士,1927年回上海开设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次年改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并分设会计专科学校、会计补习学校、会计编译所、会计图书用品,在全国各地形成庞大的会计企业集团,培养了大量会计精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立信复办至今,其影响深远。 三、替上海交易所设计会计制度的徐永祚(1891~1959年)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练习生出身,后回母校神州大学银行科任教,并担任《银行周报》总编辑。19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前,特聘徐拟订业务规程,会计制度和培训会计,后开设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会计杂志》、出版《改良中式会计》,其所创收付记账法,在商业会计中沿用至上世纪九十年代。 四、现代政府会计制度的设计者雍家源(1898~1975年) 早年留学美国芝加哥,任忠实信托银行实习员,后回国任审计院协审。1930年国民政府财政部成立会计委员会,被委任为主任委员,主张改革政府会计制度,与他人合作设计《中央各机关及所属统一会计制度》,著有《中国政府会计论》,是影响很大的预算会计理论。 五、敢于挑战洋会计师的奚玉书(1902~1982年) 上海复旦大学商学院会计专科毕业,先后任会计教师和开设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营会计师事务所期间,努力维护民族利益,敢于挺身与外国同行“拗手瓜”,创办《公信会计月刊》达九年之久。 六、最早介绍西方现代会计理论的赵锡禹(1901~1970年) 曾在哈佛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留学,研究世界会计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先后在中央财经金融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61年开设《资本主义会计专题讲座》。他被称为最早介绍西方现代会计理论的学者。 七、移植苏联国营会计方法的余肇池(1892~1968年) 苏联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企业会计工作中起主导作用。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任财政部会计制度规章审议委员会委员,在移植苏联国营企业会计中起很大作用,最早编有《国营企业会计》一书,影响全国,并成为企业会计蓝本。 八、首位主管全国会计事务官员安绍芸(1900~1976年) 清华学堂毕业、留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后,回国任会计教授,并开设会计事务所,1949年任财政部会计制度处处长,1951年改称会计制度局(现称会计司),他续任局长,主持设计一系列的会计制度,为当今会计事业打下基础。 九、自学成才的会计专家顾准(1915~1974年) 小学毕业后,曾就读中华联业学校商科,十三岁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当练习生,在潘序伦直接指导下工作。他从学徒做起,边做边学,十九岁写出第一本著作《银行会计》,1950年曾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局长,后调北京从事会计研究工作,陆续写出《会计原理》等不少著作。 十、为中国会计准则贡献毕生精力的杨纪琬(1917~1999年) 毕业于上海商学院,1949年调财政部工作,1957年任会计司副司长,1980年任司长、1985年改任顾问,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首任会长,1993年任财政部会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组长。中国官方发表的《杨纪琬同志生平》中称他为“新中国会计界公认的一代名师”,为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建设、会计理论、会计教育和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贡献毕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而杰出的贡献。
跳蚤的华丽转身
6月,长安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基于中文学术成果的评价(2020版)》(以下简称:排行榜),其中包含有: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以及各交叉学科等共13类的学术及学术人才代表排行。时代要求学术评价破除“五唯”,摒弃并纠正“简单计数”的科研评价方法,以及其长期导致的“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需要转而关注科研成果本身的质量和产生的学术影响,据此科学合理的评价学者影响力。为各级政府、高校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人才引进、项目评价、绩效管理和学术诚信监管等提供咨询服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就是在教育部社科司的支持下,依托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馆、杂志社、社科处和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成立的一个跨学院、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中心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基于云计算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信息化研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研究”“学术期刊云出版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研究”等科研课题10余项。作为智库,中心开展学科评价、机构评价、人才评价、成果评价、项目评价、期刊评价、智库评价、专业评价和学术不端检测等多个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评价工作。2015年11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基于中文期刊的研究》。该排行榜首次以科研成果质量为基础,用定量化的综合性指标构建了一个反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影响力评价体系。排行榜研究,以对科研成果在其学术领域及同行间影响力的评价为基础,突破简单计数的办法,综合衡量学者学术成果其所在学术领域的贡献程度。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引文数据库(CNKI),超星发现等数据,以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学科分类作为二级学科排行榜划分的依据。排行榜将学者论文、图书著作多种形式学术研究成果纳入考核范围内,同时,为更好的衡量学者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对重要期刊发文量和图书引用次数两个指标作出进一步处理。首先,对重要期刊进行了限定,学者近五年发文量采集的是2014-2019年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期刊的论文发表量数据,并对文章的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赋予不同权重进行计算;其次,为剔除质量不高的书籍,同一作者只统计被引用量排名前10的书籍的高影响力书籍。排行榜中艺术学为一级学科,其共包含3个二级学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艺术学各二级学科排行榜共上榜296人,涵盖全国112个高校和研究院所。其中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共92名,都是我们熟悉的名家大咖,如:李砚祖、朱良志、潘鲁生、李兴华、杭间、薛永年、邵大箴、许江等。(资料来源:长安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排行榜公布后,《东方收藏》杂志社第一时间对陈礼忠作了个简短的电话专访。首先,陈礼忠提到:人民日报曾刊登文章《传统文化复兴赶上了好时代》,文中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些年由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支持和倡导,整个社会形成了非常好的文化氛围,可以说传统文化复兴赶上了好时代!”他对这段内容感触至深,身处这样的好时代,作为艺者,要服务时代,记录时代,刻画时代;作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播文化,树立自信,健全灵魂。《春声赋》 陈礼忠作其次,陈礼忠细数其艺术生涯的每个阶段每个经历,一路艰辛,一路成长,一路收获。石雕从业者、作品亮相上海世博会、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当选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会长、受聘任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担任福建省政协委员……他要感谢给予支持鼓励的师者与贵人,也特别感谢福建师大和师大福清分校,校领导们寄以重任和厚望,作为中组部“万人计划”人才引进,受聘担任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完成艺者、师者、学者的融合。《金秋报安图》 陈礼忠作其三,这次自己有幸入榜,也是寿山石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契机,使得寿山石文化和寿山石雕刻技艺正式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界关注视野,成为在艺术学科中与美术、书法、雕塑齐肩的专业门类。这将对寿山石文化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金秋时节》 陈礼忠作他还透露,今年师大福清分校工艺美术研究院将推出一个重要的编著项目,用于全面探讨和解析福建工艺美术寿山石雕刻技巧与文化,著作将会成为非遗项目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教学教参。《雀戏秋塘》 陈礼忠作如今,他肩负文化推广的使命,技艺传承的责任,教书育人的工作,艺术传播的义务。最后,陈礼忠引用“躬逢伟大时代,我们无比自信自豪;面对宝贵历史机遇,我们备感责任重大”,来表达此次列席排行榜的感受,以鞭策自己不忘初心,再接再厉。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