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3

LovefamiliesBB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黄瓜知青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魔都魔都

已采纳

这可能是我国近代规模最大的知识青年运动了,随着毛主席一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口号,2000多万知识青年就像一阵狂风一样,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这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上山下乡运动。 不过对于这次的运动,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只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跟随着毛主席的号召,参加了这次的运动,但是在多年之后,人们回首往昔的时候,才终于明白毛主席当年的所思所想,而在明白了这些事之后,都不由的被毛主席的高瞻远瞩所折服。 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相继胜利,中国持续了数十年的动荡时期终于结束了,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都过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而和平的年代中,我国的人口不断的增加,新中国成立后没几年,我国的青年人数就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整个中国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在这样的景象背后,毛主席敏锐的发现了一些问题。 当时我国虽然在一步步的向前进,在工业化的道路上不停的迈步,但是在城市中,我们依然没有足够的岗位来安放这些年轻人,这就导致了当时的城市中,不少上过学的,知识的青年无所事事。但是在农村,这一个情况恰恰相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那个时候虽然在努力地向着工业国家转变,但是农业依然是我们的支柱产业。 毛主席十分地重视农民的问题,而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广大的农村地区有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各个农户家里无论是土地还是生产工具都不多,并且大多数人使用的生产工具十分老旧,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一当时的情况,农民们几乎没有任何抵御的手段,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毛主席在1951年的时候,提出要让农民们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今天老李家缺个犁耙,去找老王家里借,明天老王家里要用锄头了,就去老张家里拿,谁家田里出问题了,大家一起想办法,形成一个个互帮互助的小组,毛主席提出的这个建议很快就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普及开了,而通过一个个试点的经验总结,在1953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但是在大规模的开展合作社之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开始暴露,那就是缺乏会计人才。 那个时候农村里几乎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对于这种识文断字,还要算数的工作很少有人能够胜任,在没有会计的时候,很多合作社都是靠农民们自己记录,虽然这种粗略的统计十分容易出现问题,也经常给工作带来麻烦,但是这已经是当时最优的解决方案了。 在农村合作社提出之后不久,毛主席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个时候,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毛主席就提出了上山下乡的雏形,当时在毛主席在一份报告中提到,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工作方向和工作途径就是到农村来。也正是这个时候,毛主席提出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口号。 当时在毛主席在提出了这个建议之后,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毕竟因为那个时候城市里工厂职位虽然在增加,但是始终无法跟得上当时人口的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所有人都想要为祖国的发展发一分光,出一分力。 几乎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苏联老大哥在1954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垦荒运动,和以往只是动员农民的垦荒运动不同,苏联这次在1954年到1956年的时间中,从城市抽调了超过27万名青壮年劳力,这个举动直接缓解了当时苏联农村劳动力短缺以及粮食短缺的双重问题。 受到了苏联的影响,在1955年的时候,我国第一批上山下乡的队伍就出现了,这是当时北京郊区的五名青年,他们想要为祖国多做一些贡献,所以在得到了批准之后,组织了一支60人的队伍,前往温州的大陈岛进行开荒。 1956年,我国正式提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并且将这写进了我们的文件中,这也正是上山下乡运动的正式开始,可是虽然这个时候已经知识青年陆陆续续的开始上山下乡,但是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是一直到1968年前后才真正开始的,因为在这期间,发生了一起大事件。 在1956年前后,我们和苏联之间的关系越发地紧密了起来,主要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苏联开始将我们视为战略合作伙伴,这个时候的苏联开始对我们进行大规模的援建,著名的156计划就是在这个时候的事情,当时苏联在原本给我们援建的计划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加码,这个计划让我们的工业化道路从最开始的踽踽前行,到跑步前进,所以在那段时间中,城市中的青年也渐渐的进入了日益增加的工厂中进行锻炼和学习。 遗憾的是,因为苏联的野心被毛主席所发现,所以在60年前后,中苏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并且在这个时候,三年自然灾害发生,全国各地的粮食等农业产品大幅度减产,城市中的粮食供不应求。苏联也趁此机会,在我们的边境陈兵百万,要求我们还清所有的外债。 更糟糕的是,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已经十多年了,而在这十多年的时间中,我们对于人口的计划没有丝毫的限制,在多子多福的落后思想下,大量的新生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生而到了1960年前后的时候,我国的人口数量几乎是以爆炸的方式开始增长,据统计,在1949年的时候,我国人口数量大约是在5亿左右,而仅仅过了11年的时间,到了60年的时候,我国已经有了高达六亿六千万人口。 人口增多,苏联援建项目下马,自然灾害频发,并且需要还苏联的外债,在这样的困境中,上山下乡成为了最重要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上山下乡的工作开始在上级有组织有计划的情况下缓慢的进行着,但是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在1955年前后提出上山下乡开始到1967年之间,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知识青年下乡的计划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甚至在这中间,还有不少人是怀着崇高的理想,主动到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支援的。这些知识分子很多都是经过了那个艰苦的岁月,知道奋斗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毛主席发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和平时代到来以及日渐富足的生活让很多年轻人都有些飘飘然了,在一部分年轻人身上,甚至已经看到了一些享乐主义的影子,他们沉迷于城市中丰富的生活,渐渐的忘记了艰苦奋斗,甚至有些已经渐渐忘记了革命,他们对于农村地区的同胞甚至有一种轻视在。 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为了支援城市的发展,农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可是没有知识分子的推动,农村的发展却怎么也快不起来,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情况都是正常的,是我们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毛主席却敏锐的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以后的年轻人很有可能会否定革命先辈的成果,他们将安于现状,失去冒险创新的精神,失去拼搏奋进的勇气,而如果我们年轻人失去了这些宝贵的品质,仅仅只是将一切都着眼于自己的舒适,为了安稳的日子,那么这将会是一场灾难。 所以在毛主席看来,这些知识青年必须要接受磨炼,就像那些士兵一样,生活在战争年代的士兵虽然遭遇了一些苦难和折磨,但是战争时期给予他们的磨炼也是和平时期所得不到的,毛主席希望新一代的青年可以扛得起整个国家的发展,带领着国家向着更强大的方向前进,所以在1968年的时候,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 这次的上山下乡运动和曾经有组织有计划地上山下乡运动不同,这次的规模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许许多多的城市知识分子终于体会到了在书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曾经在城市里的时候,这些年轻人以为整个世界都是这样丰富多彩的,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但是他们当他们来到农村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来一切和自己是不一样的,这个世界上不止有灯红酒绿的城市,还有苍茫的大地,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道路都是车水马龙的,也有尘土飞扬的。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有舒适房间的房间,还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烈日灼人的农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他们没有见过的东西,并且他们也将会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如他们想象中那般完美。 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许多知青遭遇了他们人生前一二十年都没有遭遇过的事情,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让他们的生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没有农业生产经验的他们几乎无法完成农业生产,他们的口粮几乎全靠当地老百姓的接济,在城市中,他们曾经看不起那些农民,但是在这里,他们也尝到了被人歧视的滋味,他们遭遇的打击简直可以说是噩梦级别的。 一些知青在城市里的时候几乎是被众星拱月一般地捧在手心里面,但是当他们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的时候,却无法支撑,曾经拿着书本和钢笔的手如今握上了锄头和镰刀,曾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他们如今在炎炎的烈日之下在农村进行劳作,无数知青对这种生活抱怨连天,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 曾经幼稚的他们开始在和人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变得成熟,他们不再按照书本上的东西死板的套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开始学会了分析,开始学会了思考,他们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在不断的提高,而且就像老话说的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这样的生活中,他们对于曾经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也学会了自立和自强,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接受了这样的磨炼之后,他们明白了曾经的生活有多么的珍贵,在读书和农作之间,一部知青选择了读书,他们在返回城市之后,越发的刻苦了起来,在后来八十年代的留学中间,曾经当做知青的人几乎占了一大半。在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许多文学作家的创作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他不再只是描写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的创作思路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就像曾经一位知青说的那样,上山下乡让他们真正的理解了刻写在农民皱纹中的艰辛,这条道路让他从一个骄傲的学生变成了一个真正可以和人民 同呼吸共命运的人 。 对当时的农村来说,知青们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发展,知青们给农村带来了极大的活力,并且他们带来的知识和所见所闻让农村的发展速度大大的加快了,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利用他们自己的知识改造农村,大大的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上山下乡对于农村的推动也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力上,因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发起,广大的农村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知道了知识的力量,我们广大的农村开始重视教育,这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因为知青的上山下乡,农村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因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发展,赤脚医生下乡运动也全面展开,这不仅让当时农村医疗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更是为后来我们广大农村地区的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的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农村的所见所闻也让很多知青真正地见识到了农村的广阔天地,为后来众多乡镇企业的建设埋下了伏笔。就像当时毛主席所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上山下乡运动让知青在实践中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深刻地明白了什么叫做群众,明白了什么叫做团结群众,他们也明白了什么叫做实际,上山下乡运动用最真实,最朴素的方法让新一代没有经历挫折的年轻人明白了什么叫做实事求是。明白了勇气与拼搏的重要性。或许在这期间有人受到了伤害,但是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这也许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会计黄瓜知青

244 评论(9)

O小魔女O

1、高级教师卢成(1943.9-)江西省宁都县梅江镇人。大专学历,高级教师。1960年9月考入江西教育学院数学科学习。1962年毕业后下放梅江镇劳动。同年9月分配在会昌县周田初中任教。1968年11月下放会昌县周田公社杨梅大队乌石下生产队干部,兼任生产队会计、知青带队老师。1972年3月任会昌县周田中学数学教研组长。1980年8月起历任会昌中学教师、年级组长,政教处副主任、主任,教务处第一副主任。2003年9月退休。系会昌县首批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多次被市、县评为优秀教师。[1] 2、足球运动员个人简介 场上位置前锋 现效力球队四川足球俱乐部川大队球衣号码9 号职业生涯卢成是一名前锋,现在效力于四川足球俱乐部川大队。

30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