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40

呲呲呲呲呲呲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考试分录带万字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健康&平安

已采纳

根据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公布的标准答案,会计分录数字后面是不该有单位的。按照这题的要求比如说企业提取现金1万元,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借:库存现金 1 贷:银行存款 1

中级会计考试分录带万字

333 评论(8)

零摄氏度的空气

考试的时候会计分录金额单位都带了“万元”没有影响的。考试时候,一般题中会给出是以“万元”表示还是以“元”表示。

比如提取现金15万元,题中用“万元”表示就是借库存现金 15、贷银行存款 15。如果要求用“元”表示就是借库存现金 150000、贷银行存款 150000。

答题技巧

1、实际工作中金额是不用加单位。默认都是采用元为单位的。

2、除非在做题的时候,题目有说明,单位为万元。

3、做分录的时候,金额可以按万元为单位。

4、通常情况下都是按元的,所以要看好题目要求。

116 评论(11)

清香薄荷amy

考试的时候会计分录金额单位都带了“万元”,没有影响的。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扩展资料:

方法

1、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2、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3、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203 评论(9)

幽花零落

会 啊,有的是元 ,你干什么弄万元 ,意义差好大 啊

170 评论(12)

小葡萄蛋蛋123

考试的时候会计分录金额单位都带了“万元”,不会扣分的

但是,一般习惯带上万,但是不带元

337 评论(11)

肥航哒哒哒

如果是考试,考题注明以万元为单位,那么应该以万元为单位,如果是日常工作,应该以元为单位结算记账。

格式

一、先借后贷,分借分贷,债务人在上,贷款人在下。

二、债权人的会计符号、账目和金额都在债务人的后面一个正方形,表明债务人在左边,债权人在右边。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式分录,其中简单分录是指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式分录是指一借一贷多贷的分录。

会计分录

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

348 评论(10)

tianyaguke1968

所以你扣了没有,我今年也这样写了

23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