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78

哈毛小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所得税会计视频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灵虫糖宝

已采纳

学好企业所得税会计关键在于递延所得税难点掌握了,就容易学习了。新的所得税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是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计税基础确定了,暂时性差异也就确定了,相应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计量也就迎刃而解了。负债的计税基础判断方法:首先:将负债区分为预收款项类负债及非预收款项类两种预收款项类负债主要包括企业预先收取客户的货款、劳务款及资产的使用费,但尚未向客户交付商品、提供劳务或将资产交付对方使用而形成的负债,如预收账款、递延收益等;非预收款项类负债是指企业已接受了对方交付的商品、提供的劳务,或已使用了对方的资产(含货币资金),但尚没有支付相应款项而形成的负债以及企业的预计负债。资产负债表中的大多数负债均属非预收款项类负债。如借款类负债、应付款项类负债、预计负债类等。两类负债都属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其清偿都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其清偿方式或者说其未来经济利益流出的方式却有不同:预收款项类负债的清偿方式是向债权人交付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相关资产的使用权;非预收款项类负债通常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出的方式进行清偿。其次:分别按照不同方法确定两类负债的计税基础预收款项类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其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清偿负债时不需纳税的预收账款金额。实务中,如果一项预收账款在收款时按税法规定已计入收款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未来清偿该负债时不需再交纳所得税,即未来清偿负债时不需纳税的预收账款金额等于其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等于其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清偿负债时不需纳税的预收账款金额=账面价值-账面价值=0。如果一项预收账款在收款时按税法规定没有计入预收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则在未来清偿时(会计上确认收入时)该部分预收的收入要计入清偿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即负债清偿时免予交纳所得税数额为0,所以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减去未来经济利益流出时不需计税金额=账面价值-0=账面价值;非预收款项类负债计税基础,等于其账面价值减去未来经济利益流出时可予税前扣除数。

所得税会计视频

182 评论(15)

纳兰依若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107 评论(8)

爱欧尼亚荒原

个人所得税是 代扣代缴 ,也就是说在发放工资时进行扣缴,因此不是计提,1、计提工资 借: 管理费用 ――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实际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库存现金 或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代扣 代缴个人所得税 3、根据月末账上实际应 交个人所得税 情况 申报纳税 ,上交给税务机关后 借:应交税费--代扣 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358 评论(8)

夏至迎熙

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的几种情况:

一、按月(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和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年终按自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后为应补税额,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3、根据税法规定,乡镇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准予在应缴纳所得税额中扣除10%作为补助社会性支出。计提"补助社会性支出"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其他应交款——补助社会性支出

非乡镇企业不需要作该项会计处理。

4、缴纳年终汇算应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其差额为多缴所得税额,在未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贷:所得税

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时,在下年度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二、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计算补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如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或联营企业的,投资方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其会计处理如下:

根据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规定,在确认投资收益或应分得联营企业税后利润后,计算出投资收益或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并缴纳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上述会计处理完成后,将"所得税"借方余额结转"本年利润"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所得税"科目年终无余额。

三、所得税减免的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分为法定减免和政策性减免。法定减免是根据税法规定公布的减免政策,不需办理审批手续,纳税人就可以直接享受政策优惠,其免税所得不需要计算应纳税款,直接结转本年利润,不作税务会计处理;政策性减免是根据税法规定,由符合减免所得税条件的纳税人提出申请,经税务机关按规定的程序审批后才可以享受减免税的优惠政策。政策性减免的税款,实行先征后退的原则。在计缴所得税时,按上述有关会计处理编制会计分录,接到税务机关减免税的批复后,申请办理退税,收到退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将退还的所得税款转入资本公积: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资本公积

四、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如果上年度年终结账后,于本年度发现上年度所得税计算有误,应通过损益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会计处理。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多计收益、少计费用而调整的本年度损益数额;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少计收益、多计费用而需调整的本年度损益数额。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应提未提的扣除项目,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后发现的,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但多计多提费用和支出,应予以调整。

1、企业发现上年度多计多提费用、少计收益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本年未进行结账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本年利润

五、企业清算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清算是指由于企业破产、解散或者被撤销,正常的经营活动终止,依照法定的程序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的行为。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依法进行清算时,其清算所得,应当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1、对清算所得计算应缴所得税和缴纳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将所得税结转清算所得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清算所得

贷:所得税

六、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1、对永久性差异的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永久性差异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的不能计入损益的项目在会计上计入损益,从而导致了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

按照调增的永久性差异的所得额计算出应缴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期末结转企业所得税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2、对时间性差异的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时间性差异是指,由于收入项目或支出项目在会计上计入损益的时间和税法规定不一致所形成的差异。

按当期应调整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额,计算出应缴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期末结转企业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1、对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按照调增的永久性差异的所得额计算出应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期末结转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2、对时间性差异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将调增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额加上未调整前的利润总额计算出应缴纳的所得税与未调整前的利润总额计算出的所得税对比,将本期的差异额在"递延税款"科目中分期递延和分配,到发生相反方向影响时,再进行相反方向的转销,直到递延税款全部递延和转销完毕。当当期调增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额加上未调整前利润总额计算出应缴所得税大于未调整前的利润总额计算出的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反之,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递延税款

期末结转所得税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注会

170 评论(8)

工藤新之助

所得税看上去非常复杂,其实套路很简单,关注三步!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尤其是对税法不认可的地方进行重新计算。第二步,做账。尤其要关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第三步再倒推出所得税费用。记住,所得税费用是倒推出来的!

291 评论(9)

超级好奇诶

根据《实施细则》规定:企业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纳税期限的实际数预缴,按实际数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一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的l/12或l/4,或者按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所得税。据此,预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月(季)预缴所得税款=月(季)应纳税所得额×33% 或:月(季)预缴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25%。企业应纳的企业所得税,都应在月(季)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计算公式为:全年应纳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3%;汇算应补(退)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税额-各月(季)预缴所得税税额合计。

138 评论(15)

拽拽小蘑菇

可以先查询当地的人民银行网点,再携带相关资料和证件去打印。资料:企业法定代表人本人身份证件、企业的注册登记证件,以机构信用代码证、企业贷款卡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公章等证件。如果是委托别人帮忙打印,委托人除了需要提供上述的材料外,还需要准备本人身份证件,以及《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证明书》。

此回答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信贷平台,度小满金融将切实把国家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号召落到实处,全面支持小微生产经营,大多数小微业主选择有钱花,满足小微经营周转需求。据悉,度小满金融的信贷用户中,有七成是小微企业主。截至目前,度小满金融携手数十家金融合作伙伴,累计为小微企业主发放数千亿元贷款,资金周转就找度小满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98 评论(10)

hj黄小兔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企业发放工资,计提个人所得税: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银行存款(应发工资与代扣个人所得税差额)企业交纳个人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会计汇总结具体的个人所得税做会计分录:

计提时: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养老应付职工薪酬-医疗应付职工薪酬-失业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贷:现金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其他应收款-个人(个人承担部分)缴纳保险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养老应付职工薪酬-医疗应付职工薪酬-失业(公司承担部分)其他应收款-个人(个人承担部分)贷:银行存款缴纳个税时: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218 评论(13)

尛尛尛舒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

9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