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3

漫山红遍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对象总分类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幸福的小萝卜

已采纳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会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界定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理解这一定义时,要注意:未来交易或事项可能形成的资产不能确认,如或有资产;企业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并不都拥有所有权,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则不能作为资产加以确认。

2、负债。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未来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不能确认,但或有负债在符合条件时则应该确认;负债需要通过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或者借新债还旧债。

3、所有者权益。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所有者权益是表明企业产权关系的会计要素;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有着本质的不同,负债需要定期偿还,但所有者的投资则不能随便抽走。

4、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

收入的来源包括三个方面,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但对外投资的收益则不包括在收入要素中;收入应该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所以营业外收入不包括在收入要素中。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在中国应该属于利润要素。

5、费用。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费用和收入之间存在配比关系;费用中能够对象化的部分形成产品的制造成本,不能够对象化的部分则形成期间费用;所以,一项费用要么是产品成本,要么是期间费用。

6、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其金额表现为收入减费用后的差额。

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作为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利润应该是指企业的净利润,即利润总额减所得税之后的差额;利润总额由四部分组成,即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总分类

163 评论(10)

zeeleemoon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一定要是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才是会计对象,即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资金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贯穿于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即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三个基本环节,既有一定时期内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等),又有一定日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

267 评论(8)

ansenhachi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对这个问题教材是分两个层次来表述的,第一就是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就是讲述会计的一般对象,第二就是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具体讲就是会计要素。

269 评论(9)

childrenqj126

会计的对象主要指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具体表现为资金的投入、运用和退出三个过程。通俗的说,就是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进行核算。

306 评论(8)

美多多lady

会计对象 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一般对象和具体对象之分,会计的一般对象是再生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由于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不同,其会计的具体对象也不同

35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