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的华丽转身
我国实行公历制会计年度是基于会计分期的基本会计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分期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其中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通过对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结清账目、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补充,它使会计能够及时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并为帮助和促进会计主体有效经营和定期考核提供必要的条件。
有了会计分期假设,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以及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产生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等要求以及应收和应付等会计处理。只有正确划分会计期间,才能准确地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有关资料,才能进行会计信息的对比。
在会计分期假设的前提下,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称为会计年度。对于会计年度的起讫时间,各个国家的划分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国家采用公历年度,有的国家则另设起止时间,如英国的会计年度为每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年度确定后,一般按日历确定会计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期
江南装饰
[正确答案]A、B。 [解释] 会计年度,是以年度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时间区间,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核算经营成果的时间界限。会计年度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国家还设立多个会计年度供选择。但采用其中某个会计年度之后,就不能随意变更。国际会计惯例并没有对会计年度一刀切。自从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公历制的会计年度,即从每年公历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我国的会计年度之所以采用公历制,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计划、统计、税务等年度保持一致,从而便于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如果照顾到少数企业因季节、技术等原因形成不同的生产经营周期而改变公历制会计年度,势必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因此不能要求会计年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保持一致。 《会计法》将会计年度予以法定化规定下来。各单位都必须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公历制会计年度。因此。选项A、B正确。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