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素小cici
初代:源 赖朝(みなもとのよりとも) 源义朝之子 二代:源 赖家(みなもとのよりいえ) 源赖朝之子 三代:源 实朝(みなもとのさねとも) 源赖朝之子 四代:藤原赖经(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ね) 九条道家之子 五代:藤原赖嗣(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ぐ) 藤原赖经之子 六代:宗尊亲王(むねたかしんのう) 后嵯峨天皇之子 七代:惟康亲王(これやすしんのう) 宗尊亲王之子 八代:久明亲王(ひさあきらしんのう) 后深草天皇之子 九代:守邦亲王(もりくにしんのう) 久明亲王之子[编辑本段]【室町幕府】建立 足利尊氏不满后醍醐天皇轻视武士利益的政策,于1335年起兵反叛,1336年攻占京都,立光明天皇为傀儡。11月仿镰仓幕府《贞永式目》制订《建武式目》,共17条。在京都开设幕府。室町幕府时代政治 1336年12月,后醍醐天皇逃往京都以南的吉野,自称正统,形成南北两个朝廷的对立(见南北朝时代)。至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时,幕府达到全盛,1378年在京都室叮建成幕府新址,1392年合并南北朝,实现对全和的统治,朝廷名存实亡。幕府机构进一步完善:将军下设管领,总辖幕政,辅佐将军,由足利民同族的守护大名斯波、细川、畠山3家轮流担任,称“三管领”。其下设待所司警卫、政所司财政、向注司文书、评定众和引付方司诉讼。其中最重要的诗所首长称所司,由山名、一色、赤松、京极四家轮流担任,称“四称”,可见室町幕府实际是以将军为中心的强大守护大名的联合政权。将军直辖领地狭小,直属军事力量少,权力不如镰仓幕府初期的将军。统治各“国”的守护大名,拥有领地、武士和家臣团,具有强烈的地方割据性质。发展和结束 自足利义满时起,守护大名的叛乱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幕府和守护大名加紧剥削,各地不断发生称作“士一揆”的地侍、农民联合起义,也动摇了幕府统治。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时,爆发统治阶级的大规模内乱应仁、文明之乱(见应仁之乱),从此进入室町幕府后期——战国时代。此后幕府与守护大名势力均一蹶不振,地方领主与武士则趁机发展势力,彼此混战。农民的反抗也更加激烈,著名的有山城农民起义(1485~1493)和一向宗暴动等。至16世纪中叶,一些地方领主与武士已经发展成为控制一方的战国大名,著名的有甲斐的武田信玄、三河的德川家康、尾张的织田信长、中国的毛利元就等。他们在领国内把地方领主组织为自己的家臣团,积极发展工商业,积蓄经济力量,颁布法令,直接统治农民,形成割据势力,而幕府的控制范围仅限于近畿一带。在角逐中,织田信长的力量逐渐超过其他战国大名,1568年进入京都,1573年灭亡室町幕府,日本走上统一的道路。 织田信长死后,部将丰臣秀吉继承其事业,在1590年完成统一日本大业。但丰臣秀吉并未开设幕府,1585年被天皇任命为关白(见摄关政治),次年兼任太政大臣,利用朝廷权威巩固自己的权利。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德川家康推翻丰臣政权,重开幕府政治。室町幕府年表 1338-1573 01.足利尊氏 (1338.8.11-1358.4.30) 02.足利义诠 (1358.12.8-1367.12.7) 03.足利义满 (1368.12.30-1394.12.17) 04.足利义持 (1394.12.17-1423.3.18) 05.足利义量 (1423.3.18-1425.2.27) 06.足利义教 (1429.3.15-1441.6.24) 07.足利义胜 (1442.11.7-1443.7.21) 08.足利义政 (1449.4.29-1473.12.19) 09.足利义尚 (1473.12.19-1489.3.26) 10.足利义稙 (1490.7.5-1521.12.25) 11.足利义澄 (1494.12.27-1508.4.16) 12.足利义晴 (1521.12.25-1546.12.20) 13.足利义辉 (1546.12.20-1565.5.19) 14.足利义荣 (1568.2.8-1568.9.9) 15.足利义昭 (1568.10.18-1573.7.19)[编辑本段]【明智幕府】 天正十年(1582年)6月1日晚,明智光秀率领13000人的军队从丹波亀山城出发,向京进军,2日凌晨渡过桂川后。光秀向士兵们下达了“敌在本能寺”的命令,向本能寺里的信长进发,本能寺守军不足百人,织田信长知道被包围的时候,就说“肯定失败”。于奋战后自尽,明智光秀立即进军京都,京都守备信长的长子织田信忠率部在京都妙觉寺转入二条御所与明智光秀奋战,不久,信忠自知不敌,切腹而死。 进入京都的明智光秀随即被天皇册封“征夷大将军”,一跃成为时代的中心人物。随后发檄文于天下,号召各地诸侯响应自己,然而光秀还未建立幕府,却在这时,从西国赶回的羽柴秀吉率领三万的大军发起对光秀的讨伐,明智光秀率部一万六千余人迎战羽柴秀吉于山崎,敌我力量悬殊。最后,明智光秀战败,当光秀逃至阪本城附近的山路时,被当地的农民杀死。有一说法着是光秀从此出家隐居,化名南光坊天海。其短命的政权被人称为“三日天下”。 [编辑本段]【江户幕府】建立 自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于关原合战中取胜,推翻丰臣政权。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建立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江户幕府时代政治 江户幕府至第3代将军德川家光时,幕府机构大体完备。幕府领地约占全国土地四分之一,其余由大名(诸侯)领有,称藩国。将军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下设老中,决定政策,统辖政务,负责控制朝廷、大名与外交;另设若年寄,负责掌握幕府领地与直属家臣,还设寺社、江户町、勘定三奉行,分掌寺社、财政与江户市政、幕府直辖领地内的诉讼。幕府在直辖领地设郡代或代官,通过测地、村年贡承包制、五人组制等,直接控制农民。德川将军权力较镰仓、室町时代强大。大名是各藩国的统治者,下设家老、年寄等,直接统治人民,拥有领地的行政、司法和年贡征收权等。幕府设巡见使及被称为目付的监察官监督各藩国,并采取大名参观交代和大名改易等办法控制大名,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形成在德川将军控制下的各藩国分割统治的政治体制。发展和结束 17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幕藩体制出现危机,表现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繁。为应付危机,幕府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40年代先后实行享保改革、宽政改革、天保改革,但均未奏效。1854年日本开国后,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在改革派下级武士推动下,逐渐采取与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兴业,抵抗外敌。在幕末农民起义和萨长等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江户幕府年表 1603-1867 01.德川家康 (1603.2.12-1605.4.16) 02.德川秀忠 (1605.4.16-1623.7.27) 03.德川家光 (1623.7.27-1651.4.20) 04.德川家纲 (1651.8.18-1680.5.8) 05.德川纲吉 (1680.8.23-1709.1.10) 06.德川家宣 (1709.5.1-1712.10.14) 07.德川家继 (1713.4.2-1716.4.30) 08.德川吉宗 (1716.8.13-1745.9.25) 09.德川家重 (1745.11.2-1760.5.13) 10.德川家治 (1760.9.2-1786.9.8) 11.德川家齐 (1787.4.15-1837.4.2) 12.德川家庆 (1837.9.2-1853.6.22) 13.德川家定 (1853.10.23-1858.7.4) 14.德川家茂 (1858.12.1-1866.8.11) 15.德川庆喜 (1866.12.5-1867.12.9)江户幕府的职位制度 上位的职务 有关直属于将军的职务,是从谱代大名里任命的。与旁系诸侯相比,幕府并未给予谱代大名高俸禄,而是给予了他们参与策划幕政的权利。 大老 幕府临时的最高职务。虽统括政务,但只参与基本的重要政策的确定。定额是一名,由土井、酒井、堀田、井伊四家独占。 老中 常设的最高职务,统括幕政。定额是四到五名,由老中里最先上任者或是御门第等特别门第出身的人作为老中首席位置。 京都所司代 京都的警卫,朝廷与关西大名的监视,并统括畿内四周的直辖地。在职务编制上是仅次于老中的重要职务。 侧用人(1) 将军近侍的最高职。向老中传达将军的命令,将老中的呈报传达给将军。(1)往往执掌大权。 大坂城代 大坂城的警卫,关西大名的监视,其任务为统括大坂值班的幕府役人(2)。 寺社奉行 全国的寺院和神社、寺院和神社领的管理,掌管宗教统制的职务。加上堪定奉行和町奉行的三奉行中的最上位。 奏者番 掌管有关殿中所用礼仪事项的职务。在年初等诸大名谒见将军的时候,负责进行转达。 若年寄 作为主人,施行旗本的统括。定额为三~五名。 中位的职务 对中位的职务,是从高级、中级旗本中任命。 高家 由老中支配,掌管幕府的仪式和典礼。负责钦差、朝臣的接待,过往宫中的使节等。俸金是1500石,不过官级与大名并列。 大目付 由老中支配,作为老中的耳目,进行对大名、交代寄合、高家的监察等,幕政一切的监察。 町奉行(3) 支配江户的町方(4),并全面掌管行政、消防、司法。老中支配,比堪定奉行职位高。 堪定奉行 掌管皇室领地的民政和租税征收,幕府财政的经营,皇室领地的诉讼等。对部下设有诸多职务,也掌握着郡代、代官等。老中支配。 大番头 应对江户城和江户市内的警戒,在战时统率作为先锋而工作的大番。大番头下面设有四名组长,四十六人的组众,还有与力和同心隶属其下。老中支配。 留守居 将军离城时,负责江户城警戒。在幕府初期是拥有极大权限的重要职务,从将军没有离开江户之始就变成了闲职。老中支配。 远国奉行 被置于全国直辖地的奉行的总称。在任地掌管民政与司法。京都、大坂、骏府的各町奉行和长崎、堺、奈良、山田、日光、佐渡等地的各奉行。老中支配。 小普请(7)组支配 由旗本、御家人统领无工作之人(小普请组)。老中支配。 普请奉行 劳务为江户城内的土木工程。也负责神田、玉川上水的管理。由老中支配,与作事奉行、小普请奉行一同被称为下三奉行。 书院番头 统领负责江户城诸门的警戒、将军出行时前后警戒的书院番。在番头下面有组头,隶属其下有组众。若年寄支配。 小性组番头 统领小性组。任务与书院番大致相同。番头下面是组头,之下有组众附属。若年寄支配。 小普请奉行 负责后宫、东睿山、贵族府邸的营造、修缮。若年寄支配。 目付 作为若年寄的耳目,施行对旗本、御家人的监察。 为就任这些职务,定有门第标准。这就叫作役高。也就是说,职务是依照家禄而决定的。因而,无论有多优秀,也不能就任要职,那就带来了组织的僵硬化。除掉这个弊病的是由第八代将军吉宗的享保改革而制度化的足高制。由尽管想采用的人才的门第没达到役高,也可补填那件差事,开辟了任用人才之道。这个制度持续到幕末,对运用优秀人才有利,然而在庞大组织中,那也暗藏危机。 译者注: (1)、将军的侧用人负责向老中传达将军的命令,大名和旗本的侧用人主管家主的庶务和会计工作。 (2)、即公务员,工作人员。 (3)、町奉行:江户幕府设在江户、京都、大坂、骏府掌管市里行政、司法、消防的官吏。 (4)、町方:(江户时代町政务长官下属的)下级衙役,侦探。 (5)、与力:本为协助主官工作之意。在(江户时代)捕吏、警长(在“奉行”之下、“同心”之上)的官职(官吏)。类似于我国旧时的师爷。 (6)、同心:(江户时代)下级警务人员。 (7)、普请:建筑。施工。修缮。
老幺2010
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
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强调阅读面一定要广,要不断扩大。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大学毕业后仍要学习。一生中都要不断丰富自己。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无止境的。人生应有意义,有价值。要学会自主学习。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境界会不同。(如有可能阅读原著),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扩展资料:
读书十法:
(1)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7)再读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8)写读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读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10)选读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资料:读书 (汉语词汇)-百度百科
潘潘吃吃吃啊
吉林工商学院分院简介
吉林工商学院坐落于“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那么吉林工商学院有哪些分院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吉林工商学院分院简介,欢迎阅读!
吉林工商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前身为吉林财贸学院粮食系,自1958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50多年的光辉历程,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许多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或成为行业专家,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粮食深加工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背景下, 2007年7月吉林工商学院成立之初,便建立了生物工程学院,至此,生物工程学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生物工程学院现有生物工程、粮食工程、粮食储藏与检验、机电、机械专业、机械基础六个教研室。设有生物工程、粮食工程、动物营养与饲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其中粮食工程专业设有粮油加工和粮油储检2个专业方向。
学院现有谷物品质分析、生化产品品质分析、粮油储藏与检验、机械基础等12个专业实验室,谷物工艺、饲料工艺、淀粉生物转化工艺、机械工程4个实训中心,以及CAD/CAM设计中心、资料室等教学配套设施。2012年先后获批建设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粮油食品深加工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8人;博士11人、硕士1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1人,吉林省“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3,吉林省“高校科技领军人才”2人,吉林省人民政府人才开发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2人,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1人,省级和市级师德标兵2,吉林工商学院广泽资金科研标兵2人,师德标兵1人,出国访问学者2人。
近年来全院教师公开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20多部,发表核心及以上级别学术论文110多篇,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各类教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3项。
学院成立以来,特别注重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国内多家大中型企业和兄弟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先后与中储粮吉林分公司、华良集团、南京雨润集团、松原嘉吉生化有限公司、秦皇岛鹏泰面粉公司、吉粮集团、正大饲料公司、禾丰集团、长春皓月集团、长春大成集团、沈阳金石豆业、吉林帝达淀粉生化有限公司、广东湛江富虹油脂公司、石家庄益海粮油工业集团、厦门中禾实业有限公司等全国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实践环境。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会计学院是吉林工商学院规模最大、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早在1984年就设立了财会专业。2007年,在原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和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三校会计系的基础上合并重组为会计学院并开始招收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学院现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和会计学专升本等本科专业4个,会计学专科专业1个,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全院现有在校学生2732余人,其中:本科生1939人,专科生793人。学院设有基础会计教研室、财务管理教研室、财务会计教研室、审计教研室、会计电算化教研室、成本会计教研室、统计教研室、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所、会计实验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师资力量强,专任教师66人,具有教授15人,副教授3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占68%,高级职称结构居于学院领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的比例为88.9%;中青年教师比例为76.1%;“双师型”教师27人,占比47%。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我院的综合实力表现较好,一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成果显著,2011年会计学学科被批准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会计学专业被批准为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2014年以会计学二级重点学科为依托遴选为吉林省“十二五”一级重点培育学科——工商管理。二是教育改革成果显著,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创我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数量之最。获省级优秀课1门,获省级精品课3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规划教材2部,吉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科组)二等奖1项。
会计学院一贯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动员一切力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满足同学的就业需要。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同时,就业质量较好,有5%~10%的学生考取了研究生和国家、地方公务员,有80%左右的毕业生到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工作。
经过十年的培育和建设,会计学院办学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现已成为吉林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展望未来,学院将依托学校多学科交融的办学平台,以会计学为主体,以财务管理、审计学为两翼,统计学为补充,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心,立足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面向全国,注重信息化、国际化,打品牌、抓特色、出成果,努力把吉林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建设成为同类学科中省内一流的应用技能型学院。
飞雪樱子
1、丰富自己。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
2、增加内涵。读书可以很好的提高一个人的涵养,让人变得非常有气质,不过,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很久的坚持后才会慢慢凸显出来的。
3、学习知识。虽然现在在网络上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是网络上的知识太碎片化了,不便于整理,吸收以及消化。而书籍通常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知识,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
4、领略智者的思想。如今有很多名著,阅读这些名著,可以让我们领略其他智者的思想,让我们的思想也变得广阔起来。
5、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阅读书籍,可以让我们了解许多人的悲欢离合,了解到人间冷暖,所以可以让我们早日看清社会,从而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
扩展资料:
读书方法:
1、泛读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
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
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