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97

sys19818888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一枚会计师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超人0606

已采纳

很多老板不知道会计有多重要,公司的账目混乱不堪,待到想要融资、想要出让股权时,花多大力气也整不明白,多少投资因此功败垂成!

所以,作为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和老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并不是一味努力就可以,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勤奋而努力的笨蛋!我们要学会聪明的工作。

每个人的人生大概都是不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说的再具体一点,1900名万多会计人员虽然都干着同样的职业,但每个会计人员的人生却不尽相同。

可以试着去大城市找工作啊,大城市有更多的机会,你才27岁。虽然会计这一行确实有很多人做了10年、20年、甚至30、40年后还是那样子,但是也有很多人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达到了一些人十几年才能达到的高度,也有很多拿着高薪的会计师。专业的证书还是要考的,但比考证更加重要的事思维的转变,从心底里有意识要真的做好这件事。

现在基层会计确实是供大于求的局面,工资也确实可怜,很多也就文员的价。并且长期繁琐重复的工作确实很有可能把一个人变得沉闷、固化、安于现状,正如你所说看到的那些40多岁的会计。很多的会计做的也仅仅是会计的活,在企业,会计说白了就是一个统计,比统计高级一点也就是会报税,但那又怎样呢?找个代理记账公司不同样能报税?价格还比你低、比你便宜。所以,你的工作职能也就这样,貌似也无法给企业带来什么收益,老板为什么要给你高薪?

并且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第三方企业服务公司,接受财务外包的公司也越来越多,他们更专业、更便宜,老板为什么不选?

说的有点负面,不过事实确实如此,以上所反映是目前大多数企业会计人员的现状。如果正在做会计的你不思改善,那么会计的路是越走越窄了。

并不是说做会计就不好,做会计挺好的,但切记不要让自己陷入做账、报税、流水账似得工作怪圈,多用点心、跳出框框看问题。做会计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资金流动、发展脉络,我们接触到大量的数据,是不是就可以把它们进行整理、分析呢?这样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通过不同周期的数据来做一个分析表呢?是不是可以据此进行一个后期的预测呢?是不是除了做账报税还可以对报表进行分析分析呢?看看企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我接触过的会计中,有混的差的,如你所说的“老会计”;也有混的很好的,他们高薪、风趣幽默、并非沉闷、固化的大多数啊。

一枚会计师

312 评论(13)

宝妮Angela

这山比那山高,山外有山

328 评论(13)

密果儿Fiona

以下内容由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学员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首先介绍下本人情况,财务专业毕业8年了,在2年多前一直做个小财务,但是贪玩从没去考试,后来又想转回财务所以还算认真复习考试了。所以我的经验介绍大概是适合那种智力普通又有点基础或实操的菜鸟,太聪明的或没任何基础太菜的同学应该是不适用的。

关于经济法

我个人的体会是,中级职称经济法一定要做题,一定要使用轻松过关1。我头次考的时候,慢慢看了一遍经科版的课本,但是到考场发现什么都不会,出的题目不偏但是很老司机的套路,单看课本是不行的。现在看来,课本可以不用看,有太多的内容构不成考点,这一门的轻松过关1几乎把考点都总结了,如果能把轻松过关1的内容和习题都过2遍,考前再做几套考前模拟题并查找错漏,通过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另外,我觉得,对于经济法,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比较好,一方面是动笔写有利于记忆和注意力集中,另一方面,考前也容易知道哪方面薄弱。

关于财务管理

本菜鸟这门是第一次考幸运低分飘过,没看过一道习题,就把报名时买的经科版课本看了3遍。人有不同,想确保通过或者想扎实了解知识的同学还是做点题为好。

说下我这门的复习过程吧,第一遍看的比较久,陆续看了50个小时,后面2遍就快多了。虽然没做题,但是把能推导的公式都自个或对着书推了一遍。首先,公式间联系起来记忆比较好,比如,即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道理是即付相比于普通的,每笔资金都要多算了一期利息,所以记住了普通的公式,即付的也就知道了。再比如,从基本定义看,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所以复合杠杆系数的最终公式的因子其实都和其他两个系数的因子有关,不妨自己推一遍。

其次,之前没接触过这门科目的同学要注意一种观念,即收益率和成本率在一些情况下其实是同一个东西,都是钱生钱的道理。再次,各种名词解释要知道具体指的什么。

关于会计

都知道,会计是其中最麻烦的,除非基础较好,不然要做好所费时间是另两门之和的准备。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最好先把经科版的课本看一遍,时间多的可以慢看,时间少的快看,未必要全部理解,可以把理解的过程放到轻松过关1的做题里。轻松过关1中的的客观题必须要做和总结。

要注意一点,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报表这两章,单看课本是很容易犯晕的,如果看了2遍还是晕的话最好别看课本了,找过关1或模拟题中的综合题来替代,会清晰许多。

做题时一定要动手列出过程,越详细越好,这样才能和标准答案对比差错。会计的客观题很重要,有的单选题稍微展开就是一道计算题的内容,另外多选题常常是决定能否到及格线的关键。

算是大言不惭地介绍了点心得,最后想说的是,考完后发现中级考试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举办者为了让报考的人能多学点理论知识,所以通过难度没多高,只要坚持复习,都是很有希望的,当然,如果初中没毕业那就另说。当我们羡慕那些一次3门低分飘过的同学时,能否发现,他们的幸运其实不过来自于对目标的坚持以及考前顺其自然的心态?

230 评论(9)

kimiko范范

适合有财管类知识基础的人,有较强的职业水平和较高的职业操守。

86 评论(12)

tongtongaiya

家庭条件差不多看人品吧!结婚之前对你天好也没有用。结婚之后大事小事就多了!

175 评论(13)

Z黑暗中獨舞

如果你真的肯定能得到的分数在52-57分,那大概率今年能够通过。今年考试题目有点偏,按照以前的规律,可能在主观题判题时会稍微宽一些。

80 评论(8)

Candy00321

关键是你自己的感觉!你是爱他还是爱他的条件?

341 评论(11)

彷徨爱情

考中级会计的会计小白也挺多的,考过的也不在少数,因为基础薄弱的考生相较于有基础的考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视更加认真。 我跟我朋友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去年我们一起备考,我自认为自己是有一定基础的,而她就是一个小白,我备考的整个状态就是比较松懈的,她可能是因为自己没什么基础,所以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吧,把工作之外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 这种状态大概持续了有一个月左右,我做题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自信有些盲目,我那个朋友比我的正确率还高。好在我不怎么要面子,主动向她取经,她给我推荐了南文文核心800题,这也是她正在用的。 跟着南文文学习思路特别清晰,而且南文文的题量不算大,每道题却出的很有深度,一道题不仅首先可以让你重新理解知识点,加深记忆,还很容易让人找到解题思路的突破口,一个多月下来,我的正确率就提高到了60%左右。 成绩出来之后,我特别留意了一下我那位朋友,她的经济法比我高5分,剩下两科的分数都比我稍低一点,我们两个都顺利的通过了这次考试。所以基不基础什么的,起不到什么关键作用,只要肯努力结果就不会让自己失望。

227 评论(14)

霸州楚楚吊顶

应届毕业生、想升职加薪的财会人员、想走近财会世界的人。

21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