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ita1015
难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个风险敞口比较大的题目,变量太多,各种假设下情况都不一样。
不建议本科论文写这样的大题目,容易写出空虚感,不聚焦,不落地。
如果可以改,最好能改一个比较聚焦的具体问题。本科阶段,可以先尝试解决具体某个会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践分析。昨天有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下面再贴一下。
比如,今年2月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又一次吐槽,2018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要求其根据期末报表日股价与成本价的差异来确认其持有股票的收益和损失。
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一个持有2000亿美金左右股票投资的公司来说,股价的波动,导致了公司利润表的上蹿下跳。从巴菲特和芒格的角度来看,这个新政策并不能更好的反映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
再比如,根据2019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上市公司将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方法,由原来的账龄分析法,改变为预期信用法。2019年中报,海康威视使用新的预期信用法计算,应收账款坏账综合计提比例按照原来的账龄分析法略有下降,马上就有投资人出来怀疑,公司是否利用新的准则来创作利润。
其他方面:
还有,上个月中国平安出年报时,特意出来一个重大会计估计变更说明,说公司对其保险合同准备金计提的会计估计变更,造成公司2019年利润减少207亿。又有投资怀疑公司是否利用会计变更,保留利润。这又是个冲突。
如果不能改题目,建议可以在盈余管理中找到一个比较具体的视角和问题,对这个具体的问题做深入的论述和分析。比如,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berber1215
确实比较难,主要由3个原因:①模型即理论的问题,也就是说,模型本身是缺乏理论支撑的。这就是为什么量化论文要有严格的理论推导过程。②构念的操作化出现了问题,比如你要测量“品牌忠诚”(只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真正测出来的是否就是品牌忠诚。测量的效度问题不能只看数据统计结果,测量的内容效度需要结合定性方法判断。引起测量效度低的原因可能包括:原始量表为英文量表时,翻译出现了问题,所以严谨的文献中要求用back-translation的方法;量表中遗漏了关键的要素,导致测量的充分性(measurementadequacy)不足。③数据收集过程中的问题。即便理论和测量都没有问题,数据收集过程仍然可能会导致“结果不理想”的情况。所以要对数据收集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例如,针对谁调研,明确告知调研目的,匿名性保证,清晰的问卷填写说明,设置陷阱题,尽可能采用线下问卷调研,给予被调适当的激励,尽可能随机地发放问卷,等等。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