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韵2522
举例:顾客在促销期间,购买了售价30186元(含税)的一批家用电器,并办理了积分卡,超市奖励A顾客积分1000分。该批家用电器适用增值税税率17%,进货成本为18000元。
该超市的会计处理如下:
1、积分价值
A顾客共获得积分1000分,其价值为5000(1000×5)元
2、超市应确认的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全额计算销项税额)
销售收入=30186÷1.17-5000=25800-5000=20800(元)
3、奖励积分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 30186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800
递延收益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386
4、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000
贷:库存商品 18000
扩展资料:
一、递延收益会计处理
(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
(二)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
二、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设置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营业务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收益
秋刀鱼与禹
A顾客在促销期间,购买了售价30186元(含税)的一批家用电器,并办理了积分卡,超市奖励A顾客积分1000分。该批家用电器适用增值税税率17%,进货成本为18000元。该超市的会计处理如下:1.积分价值A顾客共获得积分1000分,其价值为5000(1000×5)元。2.超市应确认的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全额计算销项税额)销售收入=30186÷1.17-5000=25800-5000=20800(元)。3.奖励积分会计分录借:库存现金 30186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800 递延收益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386。4.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 18000 贷:库存商品 18000。(二)积分兑换商品假定A顾客在积分兑换期内(2012年12月)在本超市选购一件零售价为5967元(含税)的皮衣,要求以积分卡上积分1000分抵付价款,并补付差价。该皮衣进货成本为3800元,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经超市确认,A顾客满足兑换条件,同意A顾客以积分抵付形式购买皮衣。以积分兑换商品的会计处理如下:1.超市应确认的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全额计算销项税额)销售收入=5967÷1.17=5100(元),销项税额=5967÷1.17×0.17=867(元)。2.积分抵付价款及应补差价按照积分规则可抵付价款=1000×5=5000(元),A顾客应补差价967(元)。3.积分兑换商品的会计分录借:库存现金 967 递延收益 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67。4.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 3800 贷:库存商品 3800。(三)积分逾期失效需要注意的是,逾期失效的积分由于在奖励积分环节已按全额计算了销项税额,所以在积分逾期失效结转计入当期损益时,不需要计算销项税额,将失效时“递延收益”科目的余额,全额确认为当期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假如上例中A顾客积分逾期作废,则会计分录为:借:递延收益 5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0。
Iceberg2013
你说的积分是授予客户奖励积分吗?可以说详细点1、当期确认的销售收入(1)如果题目给出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时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会授予客户奖励积分,这种情况下不能将全部的款项确认为收入,应当在本次商品销售或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与奖励积分公允价值之间来分摊,奖励积分公允价值部分确认为递延收益,在以后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分期摊销确认为收入,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账款扣除奖励积分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收入。(2)如果题目没有给出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时此种情况并没有说明每个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是多少,故需要采用相对公允价值比例法。比如销售商品货款总计1500万,每1万元商品可兑换0.5个奖励积分,那么奖励积分公允价值=1500×0.5/(1+0.5)=500。会计分录为:(1)销售时(假设现销)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递延收益2、兑换时在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授予企业应将原计入递延收益的与所兑换积分相关的部分确认为收入。客户不一定把全部的奖励积分都兑换了,所以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都要重新估计有多少积分会被兑换,确认收入的金额应当以被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积分数额占该资产负债表日估计会被兑换的积分总数的比例为基础计算确定,而不是最开始估计的那个数值。一般采用客户累计使用的奖励积分总数/(总奖励积分×本资产负债表日估计兑换积分比例)计算出截止到该资产负债表日累计的递延收益摊销数(即因奖励积分累计确认的收入),然后再减去以前年度已经摊销的递延收益(即以前年度累计因奖励积分累计确认的收入),便得出递延收益的本期摊销数(即本期因奖励积分确认的收入)。会计分录为:借:递延收益贷:主营业务收入最后一年摊销时,应将递延收益总数扣掉已摊销的部分全部确认为当期收入。希望可以帮到你~及时采纳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