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琳欧雅
会计制度总则一般有七个重点宣示组织的理念:1.明确组织的定位2.根据定位申明财务和会计的需求3.根据需求阐述各种定义,包括利润形成的方程式4.按利润方程式展开财务和会计制度的目的5.以战略目标来支持会计制度6.列明引用的国际和国家会计法规7.最高领导人宣示对会计制度的承诺及支持
hailanlan75
会计制度总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会计制度制定的前提。指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2)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规定。这些一般原则是依据会计基本准则而确定的。包括:四项基本假设,记账方法,以及真实性、合法性、统一性、相关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一致性、收入与费用配比、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十二条原则。(3)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在总则中还要针对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原则性要求。主要包括:会计记录工作的要求,会计记录质量的要求,会计报表的要求。
小小暖和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两者均属于行政法规性的规范性文件,均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等作出规定,均由财政部制定并公布,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所以同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组成部分。 但会计制度是以特定部门、特定行业的企业或所有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和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或特定的报表项目为对象,它详细分析各项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引用概念的定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做出处理的规范。 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适用范围不同,具体会计准则大多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有些也适用于其他企业。而《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第二,侧重点不同,具体会计准则大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方面作了原则性的规范。侧重于确认和计量,重点规范会计决策过程。而会计制度则侧重于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作可操作性规范,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只是有机在体现在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中。即会计制度重点规范会计的行为与结果。第三,结构体系不同,统一的会计制度自成体系,它由三个层次构成:《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为第一层次;在此基础上,分别一般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小企业建立各自操作性较强的有关会计科目的设置、具体账务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对外提供办法;对于各个行业、企业专业性较强的特殊业务的会计核算,财政部将陆续制定专业会计核算办法。而各具体准则之间相互独立,分别就企业的某项业务或某一方面核算内容作出规定。 第四,规范形式不同,会计准则的规范形式、语言表述比较符合国际通用形式,并已构成国际通用会计惯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会计制度的科目、报表式的规范形式则符合我国广大会计人员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欢迎登录会计学堂官网,免费领取10G会计学习资料;关注会计学堂,学习更多会计知识。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