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6

luoyue1231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查账在哪里查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oo888888oo

已采纳

会计网为您解答会计问题:

登记现金日记账(亦称现金出纳登记簿)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出纳员的重要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才行。应像要求会计员记账一样,出纳员也必须按规定记好账、结好账、对好账。

(一)正确建立新账。不论是新接出纳工作,还是老出纳人员,年初建立新账时应将上年年终余额过入“余账”栏,不得先过入“发生额”栏,再过入“余额栏”。

(二)序时记账。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按发生业务的时间先后顺序登记,并要求逐笔记录,按日结记当天发生额及其余额,与库存现金数进行核对,看是否账款相符。

(三)正确更正错账。记错账或结错账是常有的事。会计制度历来规定,财会人员要按正确的方法改正错账,不准就字涂改或个别数字涂改,不准挖、补、刮、擦,更不准用消字灵褪色涂改。

(四)正确选用账本。由于现金出纳登记簿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均属日记账,所以必须用订本账册,而不得用活页账。订本账的账页数固定、页码事先印在账页上,如记账时形成隔页、跳行,应划红叉或红线注销,并用红字写上“此页空白”、“此行空白”等字样,不准将账页撕掉。

(五)正确对账。每日结完现金日记账后,将余额与库存现金结存数进行核对,以求账款相符。单位、企业的会计账一般要求日清月结,当会计结完账后,出纳员应主动报出现金结存数与会计员对账。出纳员还必须经常与银行对清存款项目,使单位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科目对账单的余额保持一致。其对账方法一般以“对账单”为依据,与存款日记账所记载的收支项目逐笔核对。

会计问答里会有同学经常这么问,有些出纳员记载存款日记账时,将某些原始凭证汇总下账,如将同一天签发的转账支票存根或现金支票存根汇总到一张记账凭证上,一次记入银行存款日记账内,而银行的“对账单”上却是逐笔记账,这样,单位出纳员就应当用这些汇总记账的原始凭证逐一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如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不上,则按“未达账项”处理,业务量不多的单位,可将未下账单据逐笔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若业务量较多,需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将银行已入账企业未入账、银行已出账企业未出账的凭证加、减汇总到单位存款日记账余额内,看是否平衡。如经过调节后,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仍不能相符,则应轧出差额,澄清出银、企双方账务不符的笔数,及时主动找银行对账,并弄清楚情况,妥善处理。

更多会计问题可以点这里查看:会计问答

会计查账在哪里查

110 评论(14)

细细粒的宝贝

会计师事务所首先,你得有审查公司账目的权利,比如你的职位是监事或董事会成员,或者是股东单位。 查账的话,找一个大一点的会计师事务所还是会更靠谱的。当然,这个需要事先跟管理层当局沟通好,不能自己私自让事务所的人来,不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拓展资料:1. 若账目真的有问题,那可能是私吞公款罪。私吞公款罪是一些国家的公务人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来侵吞公款的一种行为,从法律角度上来讲,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而且对于社会的影响也是相对比较大的。而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为6万元(立案标准是挪用公款罪认定数额的二倍)。2. 构成该罪的条件:(1). 行为人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2). 行为人必须具有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即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的方便,将本单位的公共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例如经理将应为本单位的财产收入转到个人帐户中或者私自送予他人;会计人员将公司收入却不人帐,据为己有等。利用职务的方便,主要是指行为人利用其在本单位中所担任的职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公共财物非法占为己有。(3). 行为人在意识方面,是故意的,犯罪的目的就是非法占本单位的财产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根据本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侵占本单位财物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3. 还有一种贪污罪:(一)贪污数额较大或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贪污数额尤其巨大或有其他尤其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28 评论(11)

天津家具城

怀疑公司账目的,可以查询,但您需要有审查公司账目的权利,比如是监事或董事会成员,或者是股东等。审查方面,可以聘请专业的审计公司。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6-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33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