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4

喵布拉基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社会计算方法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winkle100

已采纳

社保金计算方法是职工的缴费基数乘以各种社保的缴费比例,然后将单独计算好的保险费用相加。社会保险金是指由被保险人交纳的保险费而形成的一种基金,当被保险人遇到不幸或遭到损失时,即可用此保险基金进行补偿。社会保险是根据立法,由劳动者,劳动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社区以及国家三方面共同筹资,帮助劳动者及其亲属在遭遇年老、疾病、工伤、生育、失业等风险时,防止收入的中断、减少和丧失,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的概念包括以下4层含义:1、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成员资格是通过立法确定,在立法指定范围内的每一个劳动者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因此,社会保险带有一定的立法强制性;2、社会保险强调个人缴费,社会保险的缴费是完全建立在自助自保和互助互济基础上的。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劳动者通过缴费,获得成员资格,在遭遇法定范围内的各种风险时,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成员都可得到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津贴;3、社会保险强调劳动者、劳动者所在工作单位以及国家三方共同筹资,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责任。劳动者所在工作单位的缴费,使社会保险资金来源避免了单一渠道,增加了社会保险制度本身的保险系数。而国家的参与,更使社会保险制度有了强大的后盾。4、社会保险的保险具有积极预防的含义,对法定范围之内的风险起到了未雨绸缪的作用,使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成员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体现了社会保障的稳定机制的作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社会计算方法

355 评论(14)

静静娃童鞋

社保的计算方法就是缴费金额=缴费基数乘以缴费比例。然后所谓的社保缴费基数就是社保的缴费基数,它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然后用此基数去乘以规定的费率那就是企业或者是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保费。而且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应该要和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因为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到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

拓展资料:社保工资养老金的计算

(一)每人每月定额增加97元。

(二)2013年12月31日前已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再按本人调整前养老金月标准的5%计算调整额;2014年1月至6月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再按照本人首次领取养老金月标准的5%计算调整额。

(三)在此基础上,对2014年6月30日前(含当日)年满75周岁及以上的企业离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加发80元,全年960元一次性发放;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经本次调整后,仍未达到广州市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按平均水平计发;企业退休高工的高级职称专项津贴保留原标准继续发放;按月领取伤残津贴人员参照执行。

注意:

2013年12月31日前(含本日)已领取养老金的人员,调整增发额从2014年1月起发放;2014年1月至6月领取养老金的人员,调整增发额从首次领取养老金之月起发放。调整增加的养老金(包括补发1-3月的增加额)将于近期发放。

213 评论(12)

a小镇子a

社会平均工资可以反映出职工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在计算报酬、计算赔偿额等提供一些参考。通常分为年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那么社会的评价工资要怎么算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社会平均工资计算 方法 ,希望能帮到你。社会平均工资计算方法 社会平均工资通常指某一地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通过该时期该范围全体职工的工资总额与职工平均人数之比而得到。 现在统计局已经不再有职工平均工资统计项目,而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取代。也称为社会平均工资。 统计局一般是通过企业报表中有关的职工工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的,因为中国的统计网络存在很大问题(比如很多企业没有纳入统计范围,有很多企业出于各种原因虚报工资数据),加上统计数据公布前又会根据政治、经济原因加以修改(美名其为调整),所以社会平均工资的数值与实际情况有时出入很大。 这也是如今很多人自称“被增资”、“被小康“的主要原因。 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公式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 报告 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解释: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社会平均工资衡量标准 在工资问题上,老百姓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平均”二字。从纯理论的角度考虑,用“平均数”来表达居民财富水平的变化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但是,如果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现状相结合,那么,“平均数”很有可能难以客观反映社会现状、反映群众的真实生活水平。 在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度里,衡量这个国家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低、财富增长快慢的立足点,应放在社会的“工资短板”方面,即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及社会贫困线以下两个层面。 首先,要看这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分析一下,这两个层面聚集的人群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果增加了,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在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也有可能在进一步积累,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 措施 ,控制这种现象的恶化。如果减少了,说明现状在得到改善,可以继续按照这样的目标发展。 第二,这两个层面群众收入的增减变化。在“平均数”之外,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长了多少?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又增长了多少?如果这两个层面人群的收入增长水平低于或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那么,说明社会贫富差距在继续加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没有效果或效果有限,必须调整政策策略。 第三,这两个层面的变化趋势。一方面,看这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趋势,是在向着多的方面发展还是向着少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看这两个层面收入的变化趋势,是在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还是其他现象。通过对趋势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继而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当然,分析社会的“工资短板”,也可以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等多个方面入手,但是,从收入人群入手可能是最现实、最迫切、最必要的。只有将这一短板的问题解决好,提高公民财政性收入的目标才不至于变成一句空话。 我们说,如果在社会财富严重缺乏、老百姓普遍贫穷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反映社会财富的增加、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都有较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如果再用“平均数”这个概念,就很难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了。这里的“平均”,更多的可能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标志,而非社会收入水平提高的表现。 社会平均工资的主要问题 机关工作人员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得到的实惠是最高的,反应的是过去的下海潮何以变为今天的进机关潮。 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在全球金融危机阴影挥之不去,失业问题日益突出敏感的今天,旱涝保收的机关工作更让全社会为之眼热、心动,实在不是一件能让人高兴起来的事情。机关平均工资最高的负效应显而易见,应当引起警惕。

9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