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9

冬日红葉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基本框架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下武功2016

已采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要素可以分为6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其中:前3项要素,与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的确认直接联系。

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后3项要素,与利润表中的经营业绩的确认计量联系,是从动态角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会计要素的具体表现: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错中复杂的,为了科学、系统地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必须对他们进行分类,然后按类设置账户并记录账簿。划分会计要素正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没有这种分类,就没法登记账簿,也就不能实现会计的反映职能了。

2、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的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必须确定分类标志,而这些标志本身就是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不将会计对象划分为会计要素就无法设置账户,也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

3、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会计报表是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手段,会计报表应该提供一系列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是由会计要素构成的,会计要素是会计报表框架的基本构成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要素为设计会计报表奠定了基础。

会计基本框架

148 评论(13)

小袅袅09

简单的说,概念框架就是用来阐释整个会计报表的主要导向的基础性说明。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它可用来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并发展未来的会计准则和解决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曾涉及到的新会计问题。

336 评论(14)

嗯哼,嗯哼

企业建立账簿开设账户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框架是由一级科目、子目和细目构成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企业建立账簿,开设账户,构成会计核算工作的框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简单的说,概念框架就是用来阐释整个会计报表的主要导向的基础性说明。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它可用来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并发展未来的会计准则和解决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曾涉及到的新会计问题。理论体系简介所谓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的简称,为了方便通常简称为CF,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评价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和发展未来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基本内容借鉴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有的研究成果,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应包括以下层次和内容:1、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对象,三者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一个层次。(1)会计目标。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对于会计目标,我国往往借鉴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成果即“决策有用观”。但是,会计目标本身就是特定会计环境下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进行的一种主观认定,会计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会计目标相关成果不可以简单的套用。一般认为,“决策有用观”比较适宜于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并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会计环境,而“受托责任观”比较适合委托方和受托方可以明确辨认的会计环境。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十分发达,国家作为委托方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证券市场的不完善并不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号”服务来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相当一部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个人素质尚不能保证理解复杂的会计信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这些都决定了我国会计目标定位不应完全脱离“受托责任观”而定位于“决策有用观”。事实上两者并不完全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在关注受托责任的同时必然需要作出有关决策以评估代理人履行受托责任的好坏;而要关注决策有用,做出决策时也必然受委托代理关系的直接或间接影响。(2)会计基本假设。是由财务会计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主要是经济)环境所决定的,是作为财务会计存在和运作前提的基本概念,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程序都离不开主要由企业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所建立的基本假设。缺乏这些前提假设,就不会有财务会计了。(3)会计对象。由于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报表应设置那些要素,设置多少要素都必须限制在会计对象的范围内,受到会计对象的制约,若会计对象不明确,会计要素的设置就会失去客观依据。以上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都受会计环境的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位同等,构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一个层次。2、财务会计要素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二个层次。(1)会计要素。是指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具体对象,也是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财务报表的各种信息是以会计要素为基础的。因此怎样定义会计要素,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具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性。(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处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之间,是两者之间的“桥梁”。既反映会计目标的基本内涵---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又和财务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一起统驭着财务报告信息批露的范畴。我国目前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13项一般性原则,因其未清晰体现这些一般性原则的层次性而倍受争议。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重新建立包括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质量体系,并体现其层次框架,辩明关于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问题。在基本假设的前提下,考虑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对象便具体化为财务会计要素;为了实现会计目标,正确的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应具备规定的分层次、有主次的信息质量特征。因此,会计要素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二个层次。3、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三个层次。在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中对会计要素进行定性说明和定量描述的过程,称为“确认与计量”。根据会计实务的实际程序,任何一项交易,从开始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到通过报表传递已加工的信息,总要经过两次确认:第一次确认是为了正确的记录,称为初始确认;第二次确认是为了正确地列报,称为再确认。在初始确认的基础上,按照财务报告的目标把账户记录转化为报表与项目,成为对报表使用者有用的信息。这是财务会计的最终要求,因此,这一系列的会计处理过程构成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三个层次,也是最终层次。总之,财务会计概念内容框架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个人造的概念系统,它存在并运行于特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财务会计假设是该系统的周边界限,本质、目标、原则、对象等则是该系统的结构部件,这些部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即在会计本质的指导下,以会计目标(质量特征属于目标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为逻辑起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归纳、演绎、实证、定量、事项和伦理等方法)逐级开展会计原则、会计对象以及会计对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预见概念框架的未来发展,最终使概念框架体现出内涵完整的概念体系、深刻的哲学思维和科学的实证系统三方面特征。

303 评论(9)

小不点yys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环境理论三个方面,就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方法、会计实践、会计检验、会计环境等会计理论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财务会计理论、会计实践以及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相互结合奠定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293 评论(9)

周闹闹now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其中:前3项要素,与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的确认直接联系。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后3项要素,与利润表中的经营业绩的确认计量联系,是从动态角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具体介绍:

1、资产

资产通常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大类,前者如货币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后者如长期投资、房屋设备等。根据经济周转特性的不同,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

另外,根据特殊的目标,资产又划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等类别。

2、负债

负债一般按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以内(含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就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收入是会计活动带来的结果。

5、费用

会计上,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费用可以看做收入的减项,也可以说费用是消耗掉或者转移出去的资产,它具备3个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的减少;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

从数值上看,利润就是收入(包括利得)减去费用(包括损失)之后的净额。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扩展资料:

会计的职能:

1.会计的反映职能

(1)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2)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3)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合法真实的自我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监督除货币监督,还有实物监督。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

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3.参与经营决策职能

所谓决策,就是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在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决策失误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与浪费。

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预测与决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这些资料都必须依靠会计来提供。因此,为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的参与决策的职能,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六大要素

21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