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唯巴蒂
简单说就是资产类例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账户的借方代表增加数,贷方代表减少数。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例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本年利润等账户贷方表示增加数,借方表示减少数。
davidzeng168
丁字记账也被称为t字账, “T字帐户”是一种方法,用于制作作为证明主题的手工摘要,而不是用于注册证明。 格式是:画完t形后,在顶部写上账户名称,然后在左右两边写上借方和贷方。会计分录指的是对某项经济业务应当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数目的记录,简称为分录。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会计分录记账的基本要素: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账户名称(会计科目)以及金额数目拓展资料:一.T型账户的构成T型账户的构成包括三个部分:账户名称、记录增加的部分以及记录减少的部分。 一般还会有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合计的几个项目。如果选择在T型账户左边记录增加,则必然在它的右边记录减少金额,反之亦然。实际上账户的哪一边记录增加金额,哪一边记录减少金额,是由企业所采取的记账方法和所记录的经济内容决定的,并不是个人所决定的。由于现在会计普遍采用的是借贷记账法记账,所以在借贷记账法之下,人们普遍将T型账户在左方叫作借方,右方叫作贷方,因此T型账户通常又被叫为丁字账户。二.会计分录的方法1.层析法,是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和层次,逐步进行分析,从而最终得到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色谱法会计分录的教学直观清晰,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步骤如下:(1)分析并列出与经济业务有关的会计项目。(2) 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和负债。(3)分析各会计项目金额的增减变化。(4)根据步骤2、3并结合各种帐户借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5) 根据借款、借款会计准则编制会计分录。2.业务链方法: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按照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形成连续的业务链,各业务分录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以便编制会计分录。
玉蝶之梦
1.丁字记账法最简单 就在与你先要分清楚应该借贷是什么科目!比如:用银行的钱购买固定资产;分录是;借:固定资产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用T字帐就是这样做:那么丁字帐的固定资产左边借方登记10000,银行存款右边贷方登记10000; 2. 然后就根据T字帐借方金额-贷方金额 看看哪边大就行了 减出来就知道该科目余额在借方或者在贷方了! 其实丁字记账只是方便新手,能比较直观的看清楚而已,但是随便给你一张单子叫你把分录做出来就有点难度嘛,因为你跟本都不知道要进什么科目。做会计都是要实践才行了,书本的东西只是理论~!
初心&依恋
财务会计制度有哪几种?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根据dao《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1.《企业会计制度》。2.《金融企业会计制度》。3.《小企业会计制度》。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5.《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6.《会计基础工作规范》。7.《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转角的夏天xia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其基本构成如下:(1)会计法律。它是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称,即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修正、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会计行政法规。它是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如,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1992年12月16日国务院批准,同月31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近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等具体会计准则。(3)会计规章。它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的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其职责制定的会计方面的文件,如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等,也属于会计规章,但必须报财政部审核批准。会计规章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如财政部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即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我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所属财政部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在与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制度或者补充规定。会计制度的内容,有详有简。详细的会计制度应包括:会计凭证的种类和格式以及编制、传递、审核、整理、汇总的方法和程序;会计科目的编号、名称及其核算内容;帐簿的组织和记账方法;记账程序和记账规则;成本计算方法;财产清查办法;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报送程序;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会计检查的程序和方法;电子计算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档案的保管和销毁办法;会计机构的组织;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等。财政部从1992年起陆续颁发的分行业会计制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总说明;会计科目,包括会计科目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会计报表编制说明;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会计制度属上层建筑,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规章。随着经济体制,财政、财务、税收制度的改革,会计制度也会作相应的改变。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