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吃吃哒掌门猫
中国会计法四个层次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地方性会计法规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1、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 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2、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调整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会计法律制度。
3、会计部门规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指定的法规。
4、地方性会计法规和会计规范性文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经授权的经济特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与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制定的地方性会计法律制度;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所指定的会计法律制度。
扩展资料:
会计法律的特点:
一、只能由具有国家立法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其他机关无权制定或修改。
二、其所规定的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事项。如《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设置会计帐本,并保证其真实,完整”,“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本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
三、制定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地方性会计法规、会计规范性文件的依据。因此,我国《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的基本依据,也是各级有关管理部门进行会计管理和监督的基本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法律制度

悠悠思忞
会计法律法规体系按权威和法律效力区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制定的会计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二层次是指由国务院制定的会计行政法规,如《总会计师条例》; 第三层次是指由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会计规章制度,比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等等; 第四层次是指由国务院其他部门、解放军总后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制定的适用于本部门、本地实际情况的会计工作管理的规定、办法、规则、通知等等。
宅基腐闹不住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其他授权机构制定的,用来规范会计核算实务、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主体和相关会计人员职责,以便及时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会计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和。它们构成了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纪律和规范。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会计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即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其基本构成如下:(一)会计法律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1.制定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2.范围:1999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3.会计法地位: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4.立法目的: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填空)根据《会计法》第一章第一条的规定,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会计行为:是指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行为,以及保证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行为和监督行为。(二)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1.制定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或批准发布2.制定依据:《会计法》3.范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多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1.会计部门规章会计部门规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财政部部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2000年5月《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001年2月20日《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2006年2月15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会计规范性文件会计规范性文件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国务院财政部门以文件形式印发的制度办法。《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2月15日《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006年10月30日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四)地方性会计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情况下,制定的地方性会计法规。
闪闪的钻石糖
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包括会计法、会计行政管理法规、会计部门规章三个层次。 会计法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总则,主要规定了《会计法》的基本问题,如立法 宗旨、适用范围、奖励规定、管理部门等;第二章会计核算,主要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包括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资料及会计档案等;第三章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规定公司、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第四章会计监督,具体规定会计监督的类型;其余的三章分别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及附则。 会计行政管理法规的主要内容:按照制定机关不同,我国的会计行政管理法 规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会计行政法规,指由国务院制定或批准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二是地方性会计法规,指由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会计行政管理的规范文件。三是会计规章,指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如财政部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会计部门规章的主要内容:(1)会计制度按会计主体不同分为企业会计制度和非企业会计制度,前者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后者规范非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2)会计准则是依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的规范,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行为规则和指南。
尘封1205
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包括会计法,会计行政管理法规,会计部分三个层次:
会计法是调整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会计行政管理法规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会计行政法规,二是地方性会计法规,三是会计规章
会计部门规章:(一)会计制度(二)会计准则
会计法律法规体系是会计工作规范的总称。
其中会计法属于普通法律,不属于基本法律。
根据《立法法》第7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即,基本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制定并修改的法律。
而会计法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决定修改,故不属于基本法律,而是普通法律。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