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7

幸福0571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内部会计控制开题报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浅浅浅浅灰

已采纳

选题意义,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的可行性,该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之类的

内部会计控制开题报告

229 评论(11)

高小贱大琪琪

内部 诸葛会计控制 文库制度 帮你研究的开题报告

294 评论(13)

内务府大总管

【原创论文标题】中国农业银行基于操作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原创论文价格】见右侧 【原创论文版本】Microsoft Word 可编辑电子版 【论文交付时间】5-7个工作日 【论文交付方式】通过邮箱或QQ发送 【非原创·关键词】中国农业银行; 操作风险; 内部控制; 审计稽核体制; 改革设想; 【·非原创·摘要】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将银行的经营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近二十年来,由于受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金融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波动性,金融机构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操作风险。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中国农业银行是处境最尴尬的。一方面,它机构最庞大、人员最冗杂;另一方面它的经营水平相对最差,管理能力相对最弱,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研究农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的管理,就更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建设上。为此,农业银行要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要借鉴现代银行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本文以当前银行业面临严峻的风险管理压力及当前银行的主要违规现象出发,在第二章进一步明确了操作风险管理的概念并介绍了当前比较成熟几个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第三章着重介绍了新巴塞尔协议有关操作风险管理的内容以及分析新协议对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第四章深入地分析了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制的建设,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内部控制评...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6-12 1.1 写作背景—当前银行业面临严峻的风险管理压力 6-7 1.2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违规现象透析 7-12 第二章 操作风险管理概论 12-21 2.1 操作风险的定义与性质 12 2.2 操作风险的分类 12-13 2.3 操作风险计量模型 13-19 2.4 操作风险模型化面临的问题 19-21 第三章 巴塞尔协议对农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影响 21-28 3.1 新巴塞尔协议中有关操作风险主要内容 21-23 3.2 新巴塞尔协议对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23-28 第四章 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分析 28-41 4.1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28-30 4.2 常用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30-32 4.3 中国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制难点 32-35 4.4 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制不足 35-37 4.5 案例分析 37-41 第五章 中国农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稽核体制改革探讨 41-58 5.1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稽核概论 41-44 5.2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44-50 5.3 农业银行内部审计稽核要点分析 50-53 5.4 农业银行审计稽核体制改革案例 53-58 第六章 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设想 58-67 6.1 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58-60 6.2 以新巴塞尔协议为要求深化农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 60-65 6.3 结束语 65-67 参考文献 67-70

224 评论(8)

悠闲小猫

浅论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内部控制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主要分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业务内部控制的影响,并提出了在会计电算化下如何加强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以确保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系统能够正常、安全、有效地运行。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控制与会计是不可分割的。内部控制是单位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则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1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影响在计算机会计中,由于会计处理高度集中在计算机内部,其处理高度自动化,而且会计信息主要载体变为磁介质,因此,与手工核算相比内部控制发生了很大变化。(1)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对会计信息的控制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通过以下分析了解会计电算化核算下会计内部控制形式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原始凭证→授权批准→财务审核→对合格凭证进行凭证输入(制单)→电算审核→机系统处理→账表输出。从以上工作流程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帐务的集中化处理,除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编码、输入由会计人员操作外,经济业务的记录和加工、会计报表的生成和查询等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手工条件下的一些控制措施,在计算机会计中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等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明细账进行平行登记、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等,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核算程序的变化,这些控制已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其次,手工会计中的一些平衡检查在电算化会计中将移入计算机系统内部,通过计算机程序体现出来。如,记账凭证的借、贷平衡效验;账户中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的检查;各核算业务模块间数据的核对;报表数据的钩稽关系检查、会计平衡的等式的检查等等。因此手工条件下行之有效的内部牵制制度,在电算化条件下已难以发挥其作用。(2)内部控制的内容发生了改变。电算化会计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再加之计算机系统更具隐蔽性,因此,其控制的内容更加复杂。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计算机会计人员的重新分工和新的内部牵制;系统安全控制以及系统开发、系统资料文书化控制;系统的组织和操作管理控制;系统的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3)内部稽核机制发生变化。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都需要经过多重手续,严格遵循有关的制约监督机制进行操作,如业务经办与授权批准、收付款项与会计记录的分离等,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复查机制,会计人员之间的联系是直接,因而很自然地形成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在相互牵制、相互核对、检查监督等重要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信息提取、传输和校验等工作。实行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自动化、控制的程序化,各种手续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统一执行,会计工作的分工、岗位职责、权限也发生了变化,许多业务处理程序被大大简化,会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和控制,一些内部牵制措施无法执行,其审查、稽核机制被削弱。(4)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在电算化环境下,除了人这个执行控制的主体外,许多内部控制方法主要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因此,在计算机会计中,控制的重点已不再仅仅是人,而变成了第一,人工处理控制;第二,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控制;第三,会计信息输出控制;第四,人机交互处理控制;第五,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控制等多方面。(5)会计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方式的改变。在手工会计核算下,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是纸介质,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之上,并按会计数据处理的不同过程分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会计数据所用可见的文字、符号直接记录在纸上,纸张上的书面数据形成会计人员所熟悉的会计证据原件,这些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则容易辨别出修改的线索和痕迹,这也是传统纸质原件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方式有较好的直观性,各不相同的笔迹也可作为控制的手段。但是,电算化系统下原来纸质的会计数据以肉眼无法识别的形式被直接存储在磁盘或光盘上,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并可做到不留痕迹,从而失去了直观性。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易于辨认的审计线索如笔迹、印章等在电算化环境下已无处可寻。此外,手工核算下,记录在凭证、账簿、报表等纸介质上的会计记录其勾稽关系较为明确,而在电算化环境下,由于会计记录被存储在磁盘、软盘等磁介质上,不宜实施签字、盖章等手段,而且磁介质很容易被改动,由于在技术上对电子数据非法修改可做到不留痕迹,这样就很难辨别哪一个是业务记录的“原件”。电磁介质易受损坏,所以会计信息也存在丢失或毁坏的危险。因此,在电算化系统下如何使磁性介质上的数据安全可靠,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使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出现了一系列变化,许多传统的会计控制方式消失了。就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来看,大部分还停留在一般应用水平上,人们对于人员职责分工、数据备份和保管、软硬件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足,这就迫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2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与措施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表明,计算机本身处理出错几乎为零,但人为造成出错和舞弊的现象有增无减,而且一旦出现舞弊,损失巨大。因此,制定严格的内控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此外,有助于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1)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职责分工首先是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用户部门指产生原始数据的部门或人员。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职责分工的目的,是尽可能保持不相容职能(如业务授权、执行、保管和记录)的分离,以及在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所谓组织控制,就是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即在系统中的各类人员之间进行分工,并以相应的管理规章与之配套。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电算化部门内部必须把职责分工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会计电算岗位可分为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出纳人员、审核记帐、系统维护、电算审查和数据分析、档案管理等岗位,同时要明确各岗位的责任。还有其他相关资料,字数的限制只能发一篇给你了希望对你有用!!

18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