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76

恰恰小资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等式的理论依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宇冰冰

已采纳

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会计恒等式原理: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会计是有会计的游戏规则的。会计有如下前提需要考虑。

会计等式的理论依据

287 评论(14)

晴朗天空85

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183 评论(9)

芯是酸的

【会计恒等式原理是什么?】【http://wiki.mbalib.com/wiki/%E4%BC%9A%E8%AE%A1%E6%81%92%E7%AD%89%E5%BC%8F】特此回答

318 评论(11)

绿色拇指跳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90 评论(14)

大实现家

会计基本方程是会计主体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核算中各种会计要素经济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即数量关系。也叫会计等式、会计余额公式、会计恒等式。它是所有会计主体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

会计等式表明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反映资产负债表各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各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29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