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36

芥末生煎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分录解析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gyptshizhe

已采纳

、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编写方法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此外,要勤,多学、多问、多练。关于知乎的问题,题主的感觉是没有错的。国内的会计教育是很强调分录,但只是强调而已,不是重视。以下主要是理论学习和实务学习两个角度来说。1:理论学习上,从接受会计专业教育开始,我们都是从一个分录一个分录学到报表。这个“学”说的直白点,叫“背”更合适。也就是一个分录背到另外一个分录,一路背过去。中国的会计学教育,不管是大学教育还是培训机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灌输方式。至于分录背后反映的会计原理,企业经营实质没有去进行从会计原理角度解析。老师是这么教,学生也就是这么学。老师没有反思教学模式,学生更没有追问背后的为什么。因为有一种声音会说:“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好问为什么的,学就完事”,也有一种声音说:“大家都是这么背过来的,等你干着干着,某一天如张三丰堕入悬崖突然任督二脉打通就可以了,所以背就完事”。抑或者有种声音会说:“你只是要通过考试或者60分万岁,你是要搞研究吗?背就完事。”更有一种声音会说:“不就是一个小会计嘛,整那么多为什么干嘛。有着功夫还不如去将合并报表的分录一一背下来,顺便时不时合并报表的分录,吓唬吓唬会计小白。”这些声音,似乎一直伴随我们会计学习的生涯。我们只是强调分录而已,但我们绝对不是重视分录。这么的结果,导致我们背的分录越多,似乎头脑中的会计思路更乱。对会计的认识就更加模糊。拿注会考试举例吧,注会会计科目考试中,不少题目涉及到“影响营业利润金额为”,“影响会计利润金额为”,“影响损益金额为”,“在资产负债表列示项目金额为”等这类题目时,很多学了多年的会计第一次接触这类题目是懵的。心里大概在想:“这是什么鬼,为什么不直接说计入什么科目多少金额呢”。要不就是把这类型的选择题当做大题,一个个分录写完来分析,然后写完分录后,还不不知道“影响营业利润金额为”或“影响会计利润金额为”到底是多少。其实这些问题背后,都是过分强调会计分录,但又不重视会计分录,所谓强调只是教和学过分站在分录本身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而没有站在三张基本报表角度,没有从资产负债表观角度来看待分录的意思。关于注会考试涉及的问题,看似好像和其他考试问法不一样,似乎与我们以前考试的提问模式不一样,其实它也就是基于考生需要从资产负债表观角度,体现了报表给报表使用者需要传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而不是孤单的分录个体思维。比如以上提问,如果初学者,一开始就建立报表思维,把利润表印在脑海里,那么涉及“影响营业利润金额为”,“影响会计利润金额为”的提问。

会计分录解析

81 评论(12)

天天大宝贝儿

解析: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已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0917.35应交所得税(城建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等):1084.7营业税金及附加 1091.74管理费用--印花税 189.1贷:银行存款 13282.89会计分录的形式:银行代扣上月所得税,借:应交税金-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XXX银行,代扣上月封增值税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XXX银行。拓展资料: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此外,要勤,多学、多问、多练。(1)首先从会计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内容。(2)学习记账规则和记账流程,学习会计制度,学习基础知识。(3)多练,多积累实际经验。(4)及时了解各种财税政策,拓宽知识面。(5)注意灵活运用,逐步做到精准核算,合理避税。(6)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同时,要想快速掌握会计分录的正确应用,不能靠死记硬背,也不能以某一会计教材给出的举例分录来作为万能的金钥匙,可参照以下几个方法: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2、结合经济业务往来捋顺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3、把所有的经济业务归类,找出各类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搞清在哪里用那些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4、联系会计准则,结合会计科目弄清各科目核算的内容。5、重点的掌握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递延税项、或有负债等账务处理。6、理清成本归集与分配、成本结转、损益结转、各项税费的计提与核算。7、多做一下账务处理练习,强化记忆内容。

188 评论(8)

蹦蹬的小兔子

什么是会计分录

174 评论(10)

悠然1968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10917.35 应交城建税 应交所得税 1084.7 其他应交款-- 应交教育费附加 管理费用-----印花税189.1 贷:银行存款 13282.89

272 评论(8)

家装e站邯郸站

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 贷:本年利润 30000解析:本年亏损时,本年利润科目表现为借方余额,要将本年利润科目结平,就必须贷:本年利润,同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9 评论(13)

jasmine7927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当月交上月)/已交税金(当月交当月) 10917.35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1091.74 应交所得税 1084.7 贷:银行存款 13093.79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189.1 贷:银行存款 189.1

272 评论(12)

chocolate宸

你好,解析如下:借:银行银行 4680 贷: 其他业务收 4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680 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5000 贷:原材料 5000希望对你有帮助!给个好评吧,谢谢你了!

159 评论(13)

HELLO小不不

回答: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0917.35---应交所得税 1084.7营业税金及附加 1091.74管理费用--印花税 189.1贷:银行存款 13282.89补充资料:一般就是把所有的税款一一列出来。1、会计分录的形式:银行代扣上月所得税,借:应交税金-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XXX银行,代扣上月封增值税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XXX银行。2、上月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借:应交税金-城建税;其他应交款-教育附加;贷:银行存款-XXX银行。3、上月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借:管理费用-保险费(金额是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贷:银行存款-XXX银行。4、上月职工个人所得税:借: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XXX银行。5、银行结算账户是指银行为存款人开立的办理资金收付结算的活期存款账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其中,”专用存款账户“是存款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其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税务部门可采用”委托收款“方式通过银行代收税款。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银行接到寄来的委托收款凭证及债务证明,审查无误后办理付款。企业凭银行已经扣税的通知做银行存款减少的账务处理。6、“银行代扣上月增值税”属于当月交纳前期未交的增值税。其实“代扣”二字说错了,一般纳税人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仍然通过“应交税费”一 应交增值税 一 已交税金,科目核算,当月交纳以前各期未交的增值税,则通过“应交税费”一 未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不通过“应交税费”一 应交增值税一已交税金,科目核算。

13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