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5

libby131313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梁小姐12

已采纳

这也太多了吧看了头晕

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

100 评论(11)

枫小High

会计,指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在公司中与日常经济活动有关的其他职业还有审计,出纳。

扩展资料

会计、审计、出纳的区别:

1、定义不同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

2、职能不同

出纳职能是: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

会计职能是: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

审计职能是: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

3、面向对象不同:

出纳主要服务于本单位。

会计不仅仅为管理层提供服务,也为投资者提供服务。

审计的对象是本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会计

百度百科-审计

百度百科-出纳

271 评论(10)

来自巴厘岛的松

会计,指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扩展资料:

会计的职能

1、会计的反映职能

①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②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③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监督除货币监督,还有实物监督。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

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3、参与经营决策职能

所谓决策,就是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在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决策失误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与浪费。

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预测与决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这些资料都必须依靠会计来提供。因此,为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的参与决策的职能,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

271 评论(8)

为君俏颜

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就是通过设置存货明细账,对日常发生的存货增加或减少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在账面上结算各项存货的结存数并定期与实际盘存数对比,确定存货盘盈盘亏的一种制度。未达账项是企业单位与银行之间,对同一项经济业务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所形成的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因未收到相关凭证,尚未登记入帐的事项。会计记录、分类和总结会计记录的过程经常被称作会计循环。会计信息起始于商业交易的初始记录,包括正式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合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个循环意味着这些程序必须持续重复,在合理的会计期间准备新的、更新的财务报表。会计循环包括下面一些特殊的步骤: 1、分析交易过程和商业文书 2、记录交易日志(制作凭证日记帐) 3、将凭证记入各个帐户 4、确认会计报表平衡,编制试算平衡表 5、编制工作底稿 6、编制财务报表 7、编制调整分录 8、结帐 9、编制结帐试算平衡表 10、制作回转分录注意上述步骤中的第1步至第3步在会计期间发生,步骤4至9仅在会计期末发生,步骤10仅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开始的时候发生。复式记账原理可以说就是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复式记账之所以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就是依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二是每一笔经济业务在账户中登记以后,都能使会计等式形成新的平衡关系。所以,采用复式记账方法,以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始又以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终。任何会计期间内,全部经济业务的记录结果,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复式记账法的优点有两个:一是可以了解每一笔经济业务引起的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通过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和数据,可以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二是可以利用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作为记帐符号的一种复式记帐法。其基本原理包括记帐符号、帐户结构、记帐规则和试算平衡方法。 (1)记帐符号:借、贷。 (2)帐户结构:将所有帐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帐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帐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3)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在借贷记帐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帐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资产类: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账账核对 账账核对是指各种账簿之间的相关数字进行核对。其核对内容主要包括: 1、 总分类账各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 2、 总分类账各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是否相符; 3、 核对各种明细账及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同总分类账中有关账户的余额是否相等。以上核对工作一般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表和明细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表进行。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是指将账面结存数同财产物资、款项等的实际结存数核对。这种核对是通过财产清查进行的。内容包括: 1、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同开户银行送来的对账单核对相符。 2、 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相符。 3、 财产物资明细账的结存数量与其实存数量核对相符。

105 评论(15)

祎伊妈妈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希望回答对你有用,谢谢!

24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