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蓉错失927
1994年全世界会计人来到了一处义大利村庄sansepulcro,此举系为了纪念全世界第一本复式簿记的书「summa」发行五百周年,summa的作者是一名义大利云游僧人兼数学家,名叫路卡??柏西奥力(lucapacioli1447-1517),他中年时在义大利全国到处云游,增广见闻,後来写summa记录所见所闻,书原意是「与算术、几何和比例有关的所有事物」,全书分五章,会计只是其中一章。另有其他章谈到魔术与几何和黄金比率等问题。summa书中的会计,大约已与现代初级会计的内容相近,会计流程由分录-过帐-试算-调整-结算-报表全部涵盖,帐簿也分日记簿分类帐说明,此外,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格式完备,损益表上收入超过支出的剩馀归入资产负债表上的业主权益。路卡??柏西奥力被尊称为「会计学之父」,然而,也有人说,路卡并未发明会计,summa这本书对於会计只是「述而不作」,它根据当时威尼斯商人纪录财物和商业活动的作法来写,事实上,这一套在当时的威尼斯、热内亚、佛罗伦斯商界已流传了二、三百年,现代会计所须的六项条件:一、会计个体观念,二、借贷平衡法则,三、货币单位(记帐单位),四、业主权益观念(剩馀观念),五、损益表观念,六、会计期间,在当时的会计实务界里都已熟稔,在summa书中也表现了出来。谁发明了会计?德州a&m大学教授dr.garygiroux另外举出了以下几个候选人:一万年前,在当今死海附近一座城市,一位古以色列人jerry(可能是艺名)发明了记录牲畜、谷物、武器等数量的信物,这可能是最古老的存货会计。五千年前,两河流域(现今伊拉克境内)有蘇美人(sumeri-an)marion先生用象形文字签证库存纪录,marion可能是史上第一位签证会计师。二千年前,罗马人建立了罗马共和国,他们原意是要建立现代的共和政府,罗马共和国里有文官体系、有银行系统,因而需要建立资讯透明制度,定期公告财务报表,jerome先生在其中一分财务报表的主办会计栏签过章。二千年後,美国沙宾法案特别规定公司高阶主管须在财务报表签章负责,jerome地下有知应足堪告慰。八百年前,在义大利威尼斯、热内亚、佛罗伦斯间商业盛行,合夥、公司组织如雨後春笋,复式簿记原理已经俱备,amatinomanucci先生是一家公司的合夥人之一,已经懂得用财报分析和审计来审阅他手上的财务报表,以瞭解编报表的合夥人有无搞鬼?18世纪工业革命,英国人josi-ahwedgwood(1730-1795)开了一家陶器工厂,後来碰上经济萧条,工厂面临要关门的命运,老wedgwood穷则变,想到要根据会计记录来控制成本,後来他发明了成本会计,也救回工厂。伦敦人williamcooper先生於1854年自创会计师事务所,是早期六大事务所之一,他建立了专业审计制度。後来,事务所间纵横捭阖,并来并去,他的姓氏出现在当今pwc事务所。pwc全名是pricewaterhousecoopers。看来,是谁发明了会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会伴随著人类的经济活动永续发展下去,而且会愈来愈重要。
xiaowanziji
全世界的会计,是中国人开始的,是大禹开始的。大禹是会计的祖师爷。 《史记》之《夏本纪》记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大禹为公益事业最早建立了国家税赋制度,有了税赋制度便开始了会计、审计工作,即“会稽”工作。4000年前大禹在“江南”召开的诸侯大会,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会计、审计工作大会。大禹在会后病故了,就地葬在了山上,诸侯们经过集体研究,将此山正式命名为“会稽山”,以表彰大禹开创“会稽”工作而对国家的贡献,彰示会计、审计工作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会稽山”乃是华夏数千年文明史上一个重要标志,是华夏历史长河中一座会计的丰碑,是世界会计文化的源头。 你或许还不知道,全世界的会计,是中国人开始的。“会计”一词在我国起源极早,并与一件历史性大事有关。相传夏朝时,各地方官员在大禹的率领下,经过9年对黄河、长江等大小水患的治理,治水工作取得开天辟地的业绩,把一个泡在水里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农业国。为了计功封爵开好一个全国性的表彰会,大禹晚年在浙江绍兴的茅山大会诸侯,汇总稽核他们的功德业绩。闭会后,一生辛劳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王仙逝,并葬于茅山。这件历史性大事就被称为“会稽”,茅山也因此改名为会稽山。《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这里的“会稽”已有记录核实之意,但尚未作为财务核算专用。将“会计”作为财务核算专用名词,从文字可考史上看是来源于《孟子.万章》篇中的一句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另据史料判定,从周代开始,我国就设置了专门官吏为皇朝掌管财物赋税,进行“月计岁会”,有所谓“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kuai:总计)”的说法。稍后,我国历史上不仅有从事财务核算职业的专业人员,而且为了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还专门设立了官方管理机构和管理职位。在《战国策》“冯谖孟尝君市义”这个著名故事里记载:孟尝君问门下诸君:“谁习计会?”应声而出者是冯谖。可见冯谖在投奔孟尝君门下以前是会计专业毕业生或者是从事过会计专业工作的。汉朝时期,我国设立了管理会计事务的官职。《汉书》中记载:汉初有个理财专家名叫桑弘羊。此人曾担任过“为大习农中丞管会计事”的官职。由此看来,我国古代会计这个专业不仅产生得早,而且十分为社会管理所重视。 中国夏朝的会稽山,按现在西方的历法计算,是在公元前2198年,距现在已4200多年了。如此说来,从王者的角度讲,会计的祖师爷就是夏朝皇帝大禹了。作为大禹的后裔,当我们登上浙江绍兴的会稽山的时候,当我们缅怀大禹的不朽业绩的时候,能不想到重振中国会计事业的王者之风,把中国的会计事业发扬光大吗
小小雯紫
会计起源于意大利。世界上第一本复式簿记著作是意大利的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所著的《数学大全》,该书于1494年11月10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出版。卢卡.帕乔利因此被誉为"近代会计之父"、"近代会计的奠基人"。世界上第一所会计学校是1581年在意大利创立的威尼斯会计学院。也是最早的会计师组织。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古义是集会议事。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努力中的女人
“会计”一词人人皆知,它是监督和管理财务工作的代称,而今,也用“会计”称谓做此类工作的人。 “会计”的历史颇久,古已有之。据记载,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再追溯根源考查一下,相传“会计”一词是大禹留下来的。今日浙江省的绍兴、嵊县、诸暨、东阳等地之间有座山,古代曾叫做“苗山”。大禹晚年时,在苗山自此改名“会稽山”了,至今仍沿用此名。“会稽”即“会计稽核”之意,故此词是大禹发明,并且流传下来的。 古书中多处都有使用“会计”一词:《孟子》中有“会计当而已矣”记载;《战国策》有冯谖为“孟尝君市议”故事,孟尝君想派员去薛邑替他取债款,他问他的门下,“谁习计会?”古代的“计会”就是如今的“会计”,冯谖立即站出来,自荐为孟尝君做会计。汉代把周朝的会计官职又作发展,设立了管理这些会计事务的官职了,也许这就是最早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财政司呢! ------------------------------------------------- 我们老师讲的是:最早是由日本翻译的英文(accountant) 然后,又由清朝第一位会计师谢林由日文翻译成会计的
遍地孔方兄
世界上第一本复式簿记著作是意大利的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所著的《数学大全》,该书于1494年11月10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出版。卢卡.帕乔利因此被誉为"近代会计之父"、"近代会计的奠基人"。 *世界上第一所会计学校是1581年在意大利创立的威尼斯会计学院。也是最早的会计师组织。
Elena小妞仔
关于我国会计活动起源的考证 构成会计事项记录的主要内容为:会计事项日期、记录主体(管理者、行为人)、被记录客体(会计对象)、记帐符号、数量金额,五大要素。从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看,我国在殷商时期已产生会计事项活动记录的条件和会计事项记录。殷人重商,这是殷商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以下笔者以第一手资料甲骨文图片证明,我国在殷商时期,已经有了会计事项活动记录。《小屯南地甲骨》第1116片,是关于祭祀殷先祖河和殷先公王亥、上甲的刻辞,其中有:甲午卜,贞:又出入日?又出入日?意为,甲午日占卜,问:侑祭出日和入日吗?不侑祭出日和入日吗?刻辞中虽然是祭日(古人视日为神)的内容,出、入用来描述其它事物,但毕竟有了会计事项记录中的“出”、“入”符号。殷商时期出现了会计事项记录。《殷虚文字丙编》第71片(第71片的反面)、第72片刻辞为:(正面)丙辰卜,……(反面)雀入一百五十。刻辞中,正面虽然占卜的是关于城邑是否能长久及求雨的事,但反面刻辞已具备了会计事项要素,其中:会计事项日期:丙辰;会计行为主体:省略(即刻记者);记帐符号:入;会计对象:贡纳的龟甲入方,商国,出方,雀(国名);数量:一百五十。以上推断是会计事项记录可能存在的一种形式。但另一种会计事项记录的存在也是可能的,即:把龟甲当作一种会计事项记录的载体(会计记录凭证),把入贡物资记录省略,对所有纳贡的物资分门别类存入库房,并根据其入贡数量,分别以龟甲刻记后,将该会计记录分置于各贡纳物资之上,以示管理标志。这样以上会计事项就成为:日期,丙辰;记帐符号,入;收入方,商国;支出方,雀国;贡纳内容,随龟甲而放的物资;数量,一百五十。这种存在也是可能的,这比单纯的把贡纳的物资定为龟甲较为合理。《殷虚文字丙编》第368片(第368片的反面),第369片的刻辞为:(正面)癸已卜,(反面)雀入二百五十。刻辞的正面卜兆的是关于是否下雨之事(如现代的天气情况预测),但反面有:雀入二百五十,同样是会计事项记录。象以上甲骨文刻辞内容还有很多,此不赘述。由以上甲骨文可以得出结论:1 我国的会计事项记录,在殷商时期已形成,并得以在国家收纳贡赋中应用,这标志着我国会计活动已产生;2 从会计事项看,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随贡物而刻记的会计事项;另一种是把龟甲刻辞当作会计事项记录的标志(即龟甲就是会计凭证),随收入贡物分类而置。无论哪一种都是会计记录的表现形式;3 这种原始的会计分录,与现代确定会计事项、会计记录相比还存在着差异,如:被反映的会计对象省略,会计事项有数量计算,还没有价格、金额可以分门别类地累加;4 这种会计记录是依存在特定环境、载体上的,即它依存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至于这种会计记录是否存在于其它地域,是否在其它文字载体中出现,这些还有待考古的发现和研究。综上所述,我国的会计活动至少在殷商时期就得以在管理国家贡赋中应用,这比我国会计起源于西周之说,要早700年左右。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