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1

半透明SKY也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保险会计新规则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长虫虫的橘子

已采纳

新旧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对保险业的影响?于2007年1月1日在全行业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中国保监会下发了《保险行业新会计准则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新会计准则将从诸多方面对保险公司产生影响。“比如,就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而言,产品设计、人事政策、信息系统的更新,甚至在税务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某些关键绩效指标如保费收入的核算、投资收益的比较分析等可能需要改变。”在偿付能力方面,该负责人表示,由于新会计准则大量改变了不同项目的核算基础,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和监管指标也可能受到有关的影响。最明显的是金融资产部分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在计算实际偿付能力时,有关金融资产的认可价值是否应该也与公允价值挂钩,便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另外,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寿险公司的应收未收的保费收入和再保险资产不能与负债抵销等规定,反而又消除了部分旧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偿付能力编报规则的差异。就保险公司的流程管理和内部控制,该负责人表示,新准则引入了准备金充足性的概念,对那些历史比较悠久的保险公司来说,由于销售了大量老保单,存在较大的利差损,尤其要考虑对准备金进行充足性测试,以及带来的财务影响。一旦公司确定了充足性测试影响的财务结果,那么投资部门将需要考虑现有资产负债匹配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投资决策;精算部门应将充足性测试纳入工作计划并检查充足性所应用的假设是否合理。这些对公司的业务流程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对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也会带很大影响,因此保险公司在进行产品设计及定义保险责任及其他条款时,关于新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核算方面提出的识别保险合同的种类、分拆保险合同的相关要求给予一定的关注,因为产品条文的改变对产品如何核算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保险会计新规则

94 评论(10)

武汉碧海蓝天

一、调账原则保险公司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对1999年1月1日以前按《保险企业会计制度》核算的业务事项不再调整。保险公司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对1999年年初余额进行调整,调整事项应作为1999年的经济事项(调整年初数)记入1999年1月份的有关账内。二、账目调整(一)名称和核算内容没有变化的科目1.新制度设置的以下科目,其名称和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同,在调账时,可将以下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账或沿用旧账。(1)“现金”科目(2)“银行存款”科目(3)“拆出资金”科目(4)“应收保费”科目(5)“坏账准备”科目(6)“预付赔款”科目(7)“其他应收款”科目(8)“物料用品”科目(9)“低值易耗品”科目(10)“存出分保准备金”科目(11)“存出保证金”科目(12)“固定资产”科目(13)“累计折旧”科目(14)“固定资产清理”科目(15)“在建工程”科目(16)“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17)“应付工资”科目(18)“应付福利费”科目(19)“应交税金”科目(20)“应付利润”科目(21)“预收保费”科目(22)“预提费用”科目(23)“拆入资金”科目(24)“存入分保准备金”科目(25)“存入保证金”科目(26)“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27)“未决赔款准备金”科目(28)“长期责任准备金”科目(29)“保户储金”科目(30)“长期借款”科目(31)“长期应付款”科目(32)“实收资本”科目(33)“资本公积”科目(34)“盈余公积”科目(35)“总准备金”科目(36)“本年利润”科目(37)“利润分配”科目2.新制度设置的以下科目,其名称和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同,由于以下科目年末无余额,可沿用旧账,不存在调账问题。(1)“保费收入”科目(2)“追偿款收入”科目(3)“利息收入”科目(4)“赔款支出”科目(5)“退保金”科目(6)“满期给付”科目(7)“死伤医疗给付”科目(8)“分保费收入”科目(9)“摊回分保赔款”科目(10)“摊回分保费用”科目(11)“分保赔款支出”科目(12)“分保费用支出”科目(13)“利息支出”科目(14)“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15)“转回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16)“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17)“转回未决赔款准备金”科目(18)“提存未决赔款准备金”科目(19)“转回长期责任准备金”科目(20)“提存长期责任准备金”科目(21)“投资收益”科目(二)名称和核算内容有变化的科目1.“应收利息”科目新制度也设置了“应收利息”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变化,只核算已到付息日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对各种存款及贷款不再应计利息。调账时,可将“应收利息”科目余额直接转账或沿用旧账。2.“应收分保账款”和“应付分保账款”科目新制度没有设置“应收分保账款”和“应付分保账款”科目,但设置了“分保业务往来”科目,核算分保业务发生的各种往来款项。调账时,应将“应收分保账款”和“应付分保账款”科目余额转入“分保业务往来”科目。3.“保户借款”科目新制度将原制度“保户借款”科目改为“保户质押贷款”科目,核算内容不变。调账时,应将“保户借款”科目的余额转入“保户质押贷款”科目。4.“贷款”和“贷款呆账准备”科目新制度没有设置“贷款”和“贷款呆账准备”科目。公司如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前发放的、目前尚未收回的贷款,可以沿用“贷款”和“贷款呆账准备”科目。5.“短期投资”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短期投资”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减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不能从事股票买卖,因此,本科目只核算短期债券投资。调账时,可将“短期投资”科目余额直接转账或沿用旧账。6.“长期投资”科目新制度将原制度“长期投资”科目改为“长期债券投资”科目。调账时,应将“长期投资--债券投资”科目余额中的面值部分转入“长期债券投资--面值”科目,将溢折价部分转入“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科目;将“长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余额转入“长期债券投资--应计利息”科目。公司如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前从事的长期股权投资,目前尚未收回的,或经国务院批准从事的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增设“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调账时,将“长期投资--股票投资、其他投资”科目余额转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7.“投资风险准备”科目新制度没有设置“投资风险准备”科目。公司如有按规定提取的投资风险准备,可以增设“投资风险准备”科目,调账时,可将“投资风险准备”科目余额直接转账或沿用旧账。8.“递延资产”科目新制度将“递延资产”科目改为“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内容不变。调账时,应将“递延资产”科目余额转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9.“应付手续费”科目新制度也设置了“应付手续费”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减少,应付人寿保险个人营销业务营销员的佣金不在本科目核算,改在“应付佣金”科目核算。调账时,应将“应付手续费”科目余额中属于应付人寿保险个人营销业务营销员的佣金,转入“应付佣金”科目,其他余额可直接转账或沿用旧账。10.“其他应付款”科目新制度也设置了“其他应付款”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增加,公司应上交的教育费附加等也在本科目核算。调账时,可将“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直接转账或沿用旧账。11.“其他应交款”科目新制度没有设置“其他应交款”科目。调账时,应将“其他应交款”科目余额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12.“备付费用”科目根据新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规定,公司不允许提“备付费用”,因此,新制度没有设置“备付费用”科目。调账时,应将“备付费用”科目余额转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13.“人身险责任准备金”科目新制度将原制度“人身险责任准备金”科目分解为“寿险责任准备金”科目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科目。调账时,应将“人身险责任准备金”科目余额中属于寿险责任准备金的部分,转入“寿险责任准备金”科目;属于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部分,转入“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科目。14.“外币兑换”科目新制度没有设置“外币兑换”科目,公司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设。15.“手续费收入”科目新制度没有设置“手续费收入”科目,而是将其并入“其他收入”科目核算。“手续费收入”科目年末无余额,执行新制度后,不再设置本科目。16.“其他收入”科目新制度也设置了“其他收入”科目,核算内容有所增加,将手续费收入也并入本科目核算。“其他收入”科目年末无余额,不存在调账问题。17.“手续费支出”科目新制度也设置了“手续费支出”科目,核算内容有所减少,佣金支出不在本科目核算,改在“佣金支出”科目核算。“手续费支出”科目年末无余额,不存在调账问题。18.“营业费用”科目新制度也设置了“营业费用”科目,并增加了“上交监督管理费”等内容。“营业费用”科目年末无余额,不存在调账问题。19.“分保费支出”科目新制度将“分保费支出”科目改为“分出保费”科目,核算内容不变。由于本科目年末无余额,不存在调账问题。执行新制度后,应设置“分出保费”科目。20.“转回人身险责任准备金”科目新制度将原制度“转回人身险责任准备金”科目分解为“转回寿险责任准备金”科目和“转回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科目。“转回人身险责任准备金”科目年末无余额,不存在调账问题。21.“提存人身险责任准备金”科目新制度将原制度“提存人身险责任准备金”科目分解为“提存寿险责任准备金”科目和“提存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科目。“提存人身险责任准备金”科目年末无余额,不存在调账问题。22.“保户红利支出”科目新制度将“保户红利支出”科目改为“保户利差支出”科目,核算内容不变。由于本科目年末无余额,不存在调账问题。23.“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科目新制度将原制度“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科目合并为“汇兑损益”科目。“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科目年末无余额,不存在调账问题。24.“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新制度也设置了“营业外收入”科目,并增加了接受捐赠转入以及债务重组收益等核算内容。新制度也设置了“营业外支出”科目,并增加了债务重组损失等核算内容。“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年末无余额,不存在调账问题。

33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