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鑫花卉
日工资的计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papapaopao
计算工资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而单位发给劳动者工资时应当按照其实际工作的天数来计算工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国家规定的日工资计算方法系数应该是21.75天/月,但是如果单位要是按自然月计算日工资也没什么不对的;根据不同岗位,工作时间的不同,计算日工资的方法也不同,具体可以询问单位。工资、 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 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应以货币形式发放,且每月发放一次。国家法定假日工资的计算,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如若加班时间是法定假日连带双休日,则双休日的假期工资应不低于平时工资的两倍支付。法律依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三条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sizonghang
财务是按每个月30天来核算,七八月有31天,刚好有员工请了一天假或者两天假,这该如何核算工资呢?财务是按每个月30天来核算,七八月有31天,刚好有员工请了一天假,或者两天假,财务就应该用31天的工资,平均算下来,扣除一天或者两天的工钱就可以了
starjing99
财务算工资是按30天计算,但是计算方法有两种:
1、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计算。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
2、每月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工资=月标准工资÷30,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计算为缺勤天数。
扩展资料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1、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2、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3、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