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沈阳人
谢霖教授为传播会计和经济管理知识,他撰写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有《银行簿记学》、《簿记学》、《改良中式会计》、《中国之会计师制度》、《实用银行簿记》、《实用银行会计》、《银行会计》、《会计学》、《成本会计》、《铁道会计》、《审计学要义》、《商人通义讲义》、《现行公司法要义》、《现行票据法要义》、《海商法要义》、《破产法要义》、《实用政府会计》、《实用基础簿记》等等。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他的治学态度、求实精神、对我们今天会计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仍有指导意义。其中《实用会计》一书,为中国会计学引入了“借”、“贷”两词和“借贷记帐法”,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会计学的基础。与孟森合著的《银行簿记学》在日本东京出版,并在中、日两国同时发行,成为中国学者所撰的第二部系统介绍西方复式簿记的会计学著作。
糯米团子05
看中国人编的。那两个是以美国会计准则为基编的书,但是更接近国际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随有改革,但是于国际会计准则任有差距。建议你看人大的《会计学》,或者看东财的《基础会计》或南大的《会计学概论》。
食戟之喵
会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会计学用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的研究对象。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研究会计的原理、原则,探求那些能揭示会计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与概念结构,又研究会计原理和原则的具体应用,提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反映与控制的方法技术。会计学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会计实践服务,成为人们改进会计工作、完善会计系统的指南。会计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近代会计的形成及发展密不可分的。在欧洲,早在12~13世纪,意大利的商品货币经济已比较发达,借贷复式簿记已出现于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1211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银行已用借贷复式记账法记账,当时人们称这种记账法为“威尼斯簿记法”。意大利学者帕西奥里在其1494年出版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中的第1部第9篇第11节,以“计算与记录详论”为题,系统介绍了当时流行的“威尼斯簿记法”,并结合数学原理从理论上加以概括,为会计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帕西奥里著作的问世,使科学的复式记账法得以广泛传播,并推动了会计的发展。因而,一般认为,1494年是近代会计的开始。从15世纪到产业革命,德国、英国和荷兰出版了不少会计著作,展开对会计的介绍和研究,但都没有脱离帕西奥里“簿记论”的窠臼,只是在记账技术上有所改进。当时的会计理论主要是由“拟人学说”统一借贷的含义,建立帐户体系。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产业革命,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兴起。它要求会计定期向股东提供会计报表,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此,会计就在簿记的基础上,向资产、负债与资本的计量,收益的确定,报表的编制、审查、分析和解释等新的内容发展。20世纪初,在产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先后出版了狄克西的《高等会计学》、里斯尔的《会计学全书》等书。这几本会计著作的出版,说明会计理论研究已从局限于记账、算帐的簿记向包括记账、算帐、报帐、查帐的会计转变,初步建立了现代会计学。20世纪以来,会计表分析和成本会计学等新的会计学分科相继出现。到了50年代,由于生产规模的日益社会化和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迅速现代化,在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一方面,电子计算机引进会计领域,促进会计数据处理电算化的研究;另一方面,传统的企业会计学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会计学主要是由会计学原理、专业会计学和会计发展史组成。专业会计学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按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会计知识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司分为工业会计学、农业会计学、商业会计学等。按照会计知识所包括的不同内容,如对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会计信息的研究,可分为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成本会计学等。按照会计知识涉及不同范围的会计主体,又可分为微观会计学(企业会计学)、宏观会计学(社会会计学)、国际会计学等。在中国对会计的解释有“管理活动论”、“工具方法论”和“经济信息系统论”等三种主要不同观点。按照“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学就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按照“工具方法论”,会计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方法和工具,会计学应当视为一门为经济管理服务的方法学或方法论的科学;按照“经济信息系统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学应当既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又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
DaisyYaoYao
主编《现代会计纵论》(中国统计出版社)、《基础会计》(中国社会出版社)、《财务会计》(中国商业出版社)、《企业会计制度讲座》(中国经济出版社)、《财务会计学》(中国商业出版社)、《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核算》、《新编工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等著作和教材。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