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陌上花
包括: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
1、资产类别:根据资产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账户。
2、负债账户:按负债偿还期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普通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结余的方向来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别:根据股权的形成和性质, 可分为反映资本的账户和反映留存收益的账户。
5、成本类账户:包括 "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制造成本" 等科目。
6、损益类别账户:分为收入账户和成本支出科目。收入科目包括 "主要营业收入"、"其他营业收入"、"投资回报"、"企业外收入" 等科目。
扩展资料:
会计科目设置学习成功对企业的影响:
1、建立会计账户可以对各种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进行细分,使之明确,为内部管理提供一系列具体的分类会计指标对企业和有关方面进行了制定;
2、会计账户是复式簿记的基础;
3、会计账户是编制簿记凭证的依据;
4、会计账目为成本核算和财产库存提供前提;
5、会计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为方便;
6、会计账户作为会计要素的分类和核算项目,需要简单、清晰。同时, 企业还必须对每个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有明确的界限,不仅要避免不同会计账户中反映的内容重叠的现象,还要防止所有会计科目都反映出来的现象。会计主体未能涵盖企业的某些经济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coloredglaze
会计科目就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客观存在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根据核算和管理的需要设置。即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地分类,每一类确定一个合适的名称,这些就是会计科目。
许多多000
一、会计科目的定义: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
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2、按其核算信息详略程度分类: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做的总括分类,它提供总括性的核算指标,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更为详细的分类,它能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如“应收账款”总分类科目下按照具体单位名称分设的明细科目,具体反映应向该单位收取的货款金额。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二级科目下分设三级科目、四级科目等进行会计核算,每往下设置一级都是对上一级科目的进一步分类。
3、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经济用途指的是会计科目能够提供什么经济指标。会计科目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
(1)盘存类科目;(2)结算类科目;(3)跨期摊配类科目;(4)资本类科目;(5)调整类科目;(6)集合分配类科目;(7)成本计算类科目;(8)损益计算类科目;(9)财务成果类科目。
扩展资料:
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全面性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科目的设置应能保证对各会计要素做全面地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企业应当参照会计制度中的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但其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得违反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3)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必须满足对内对外各方面的需要,而设置会计科目必须服务于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与财务报告的编制相协调,相关联。
(4)清晰性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分类核算的项目,要求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
同时,企业对每个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也必须做到界限明确,既要避免不同会计科目所反映的内容重叠的现象,也要防止全部会计科目未能涵盖企业某些经济内容的现象。
(5)简要实用原则
在合法性的基础上,企业应当根据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业务种类等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设置应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突出重点,对不重要的信息进行合并或删减。要尽量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傲慢的猩猩
顺序号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会计科目适用范围 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银行专用 4 1011 存放同业 银行专用 5 1015 其他货币资金 6 1021 结算备付金 证券专用 7 1031 存出保证金 金融共用 8 1051 拆出资金 金融共用 9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金融共用 11 1121 应收票据 12 1122 应收账款 13 1123 预付账款 14 1131 应收股利 15 1132 应收利息 16 1211 应收保户储金 保险专用 17 1221 应收代位追偿款 保险专用 18 1222 应收分保账款 保险专用 19 1223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 20 1224 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 21 1231 其他应收款 22 1241 坏账准备 23 1251 贴现资产 银行专用 24 1301 贷款银行和 保险共用 25 1302 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和 保险共用 26 1311 代理兑付证券 银行和证券共用 27 1321 代理业务资产 28 1401 材料采购 29 1402 在途物资 30 1403 原材料 31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32 1406 库存商品 33 1407 发出商品 34 1410 商品进销差价 35 1411 委托加工物资 36 1412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37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 38 1431 周转材料 建造承包商专用 39 1441 贵金属 金融共用 40 1442 抵债资产 金融共用 41 1451 损余物资 保险专用 42 1461 存货跌价准备 43 1471 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专用 44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 45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46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7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48 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9 1521 投资性房地产 50 1531 长期应收款 51 1541 未实现融资收益 52 1551 存出资本保证金 保险专用 53 1601 固定资产 54 1602 累计折旧 55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6 1604 在建工程 57 1605 工程物资 58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59 1611 未担保余值 租赁专用 60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 61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农业专用 62 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 63 1631 油气资产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 64 1632 累计折耗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 65 1701 无形资产 66 1702 累计摊销 67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8 1711 商誉 69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70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 71 1821 独立账户资产 保险专用 72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king独秀
会计科目既是一项会计制度,又是会计方法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对会计的核算与管理有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科目是反映资金运动的方法 会计科目是对资金运动按经济内容进行的分类,一个会计科目反映一类经济业务,各个会计科目从不同方面反映资金运动的总体。每一个会计科 目,就是反映资金运动的一个环 节,会计科目体系,就是反映资金运动的链 条。通过某个会计科目所提供的资料,去认识资金运动的某个方面,例如,“固定资产”科目,提供在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和现有多少数额的 资料,就可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情况;通过全部会计科目所提供的资料,就能全 面地反映整个资金运动的情况。 (二)会计科目是组织会计核算的依据 会计科目作为基本的会计制度,它规定了会计科目包括的核算范围、具体内容、核算方法、编制会计分录方法、明细核算和登记账簿的要求等。根据 会计科目的规定组织会计核算:在账簿中设置账户;进行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确定会计分录,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例如:购入物品一批价值 元,其中属于材料的元,应按“材料”会计科目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属于管理费用的元,应按“管理费用”会计科目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三)会计科目是进行会计管理的手段 会计科目的有关规定,是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的标准,如控制货币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物资的增减变化等,这种控制是制度性的事前控制。会计科目的规定具体、全面又正确,就能充分发挥这种事前控制的作用。同时, 会计科目提供的资料,是进行监督、分析和考核的依据;据以及时地调度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保证资金的需要;也为编制财务计划提供依据。 (四)会计科目是加强国民经济核算的工具 会计科目作为统一的会计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名称、内容和核算 方法,保证了与统计、计划指标口径的一致;它所提供的资料,便于各级汇总, 便于分析利用,也便于反映和监督全国或地区、部门的资金运动,这对于加强国民经济核算,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编制国民经济计划,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设置会计科目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数量(多少个会计科目)、名称,每个会计科目所包括的内容、记录和核算的方法与要求,各科目之间的联系等。设置会计科目,是以企业、事业、机关和其他单位为主体,反映企业、事业、机关和其他单位的资金运动。企业、事业、机关和其他单位的资金运动是设置会计科目的客观基础。 设置会计科目要根据集中统一,依据政策和财经制度,能够全面地反映资金运动,有利于组织会计核算,有利于加强单位的经济管理,有利于群众参加经济核算等原则。 为适应全面、多层次反映经营活动,保证核算正确,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会计科目采用分级设置。
可琪宝贝
会计科目既是一项会计制 度,又是会计方法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对会计的核算与管理有重要的 作用: (一)会计科目是反映资金运动的方法 会计科目是对资金运动按经济内容进行的分类,一个会计科目反映一类 经济业务,各个会计科目从不同方面反映资金运动的总体。每一个会计科 目,就是反映资金运动的一个环节,会计科目体系,就是反映资金运动的链 条。通过某个会计科目所提供的资料,去认识资金运动的某个方面,例如, “固定资产”科目,提供在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和现有多少数额的 资料,就可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情况;通过全部会计科目所提供的资料,就能全 面地反映整个资金运动的情况。 (二)会计科目是组织会计核算的依据 会计科目作为基本的会计制度,它规定了会计科目包括的核算范围、具 体内容、核算方法、编制会计分录方法、明细核算和登记账簿的要求等。根据 会计科目的规定组织会计核算:在账簿中设置账户;进行日常会计事项的处 理,确定会计分录,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例如:购入物品一批价值 元,其中属于材料的元,应按“材料”会计科目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属于管理费用的元,应按“管理费用”会计科目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三)会计科目是进行会计管理的手段 会计科目的有关规定,是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的标准,如控制货币 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物资的增减变化等,这种控制是制度性的事前控制。会 计科目的规定具体、全面又正确,就能充分发挥这种事前控制的作用。同时, 会计科目提供的资料,是进行监督、分析和考核的依据;据以及时地调度资 ---------------------------------------38 ——第一篇总论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保证资金的需要;也为编制财务计划提供依据。 (四)会计科目是加强国民经济核算的工具 会计科目作为统一的会计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名称、内容和核算 方法,保证了与统计、计划指标口径的一致;它所提供的资料,便于各级汇总, 便于分析利用,也便于反映和监督全国或地区、部门的资金运动,这对于加强 国民经济核算,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编制国民经济计划,都有着重要的 意义。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设置会计科目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数量(多少个会计科目)、名称,每个 会计科目所包括的内容、记录和核算的方法与要求,各科目之间的联系等。 设置会计科目,是以企业、事业、机关和其他单位为主体,反映企业、事 业、机关和其他单位的资金运动。 企业、事业、机关和其他单位的资金运动是设置会计科目的客观基础。 设置会计科目要根据集中统一,依据政策和财经制度,能够全面地反映资金 运动,有利于组织会计核算,有利于加强单位的经济管理,有利于群众参加经 济核算等原则。 为适应全面、多层次反映经营活动,保证核算正确,加强内部管理的需 要,会计科目采用分级设置。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