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22

sunxiaoyan85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账户关系是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独角兽z

已采纳

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信息的载体。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由具有—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来序时、分类地全面记录一个企业、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来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工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账户之间的关系第一个方面:会计凭证与会计帐簿的关系:会计凭证,会计账户,会计账簿是相互联系的,不可缺少的,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才可以登账,特别强调记账凭证实质是确定登录账簿类型及方向。第二个方面:会计帐簿与会计账户关系:账户存在于账簿之中,账簿中的每一账页就是账户的存在形式和载体,没有账簿,账户不能独立存在;账簿序时、分类地记载经济业务,是在账户中完成的。因此,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其内在真实内容,二者间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第三个方面: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账户之间是基础递进关系,相辅相成,不可舍其一而成立。

会计账户关系是

235 评论(14)

W了然于心

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236 评论(9)

hylandstar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并通过其结构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204 评论(14)

今天属于1

例如:偿还长期银行贷款,就建立了资产类和负债类帐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银行存款和长期借款的对应关系.根据借贷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帐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成了应借应贷关系.

304 评论(10)

会飞的猪lucky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之间的关系:会计科目与账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联系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按照经济内容设置的。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结构,是用来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会计科目决定了账户核算和控制的经济内容,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2、区别:(1)区别在于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本身没有结构;(2)账户则有相应的结构,具体反映资金运动状况。因此账户比会计科目分类更为明细,内容更为丰富。(3)没有会计科目,就无法将会计对象进行科学的分类;没有账户则无法记录和积累会计核算的资料。

242 评论(9)

哈毛小子

会计账户与科目的关系(一)联系:1、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2、二者开设的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整理,以提供管理所需要的会计信息。3、二者的内容相同。(二)区别:1、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具体作用不同会计科目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将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项目,而账户则是在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再赋予一定的结构,能指明记账的方向,以核算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和余额。2、会计科目和账户制定或设置的方法不同会计科目由国家统一制定,是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而账户则是由各单位根据会计科目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开设的。实际工作中,先有会计科目,后有账户。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是指除了各行各业有共性的会计科目外,还应根据各行各业会计对象的特点,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如:工业企业必须设“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 全面:指内容上不能有遗漏(二)既要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符合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设置科目时,要兼顾对外报告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要求。例如:为了反映企业实收资本情况,可以设置“实收资本”账户,为了反映企业债务情况,可以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可以根据管理需要设置总账和明细账。(三)要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统一性:就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对一些主要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统一规定,对于核算标准、口径都要一致。灵活性:在能够提供统一核算指标的前提下,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对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作必要的调整,设置或增补会计科目。主要是防止两种倾向:过简或过繁(四)要简明、适用,通俗易懂(五)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

10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