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0

45度向上傾斜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稽与会计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柚柚滴溜溜

已采纳

人们一般都将会稽理解为:1.禹与诸侯“会集、留止”的地方。取会集、留止之理由,因出于“稽”解,《六书通》中“稽”为“建首留止也”;《管子·君臣上》有“是以令出而不稽”,即有留止、延迟之意。2.理解为:诸侯“会聚稽拜禹王”的地方,取“稽拜”之意,乃古代君臣礼仪,依据《周礼·春官·宗伯》之大祝中解,稽拜乃是九拜中最为恭敬的礼节,即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节,叩头到地。3.理解为“会稽”就是会计,会稽产生就是会计产生,理由为司马迁解“会稽者,会计也。”以上观点多有欠缺之处。1、2两种理解多是描绘禹会诸侯的形式,抹杀了形式所包涵的内容,曲解了“会稽”的本质含义;3之理解过于简单化,把“计”与“稽”一般的等同。要想知道禹会诸侯于会稽真正目的,应尊重历史,正确理解稽的含义。

会稽与会计

324 评论(14)

阿菈VinU菟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的一段结束语,即对大禹的评价:“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南北朝时的宋裴骃在对《史记》所作的《集解》中,对这段话作了这样的注解:“根据《越传》,禹到越地,上了苗山,会集诸侯,大会计,对有德的晋爵,有功的分封,因而把庙山更名为会稽山。”历代的《地理志》都对会稽山作了基本雷同的说明。即使是现代出版的《辞海》,关于“会稽山”的条目也是这样表述的:“会稽山,在浙江省中部绍兴、嵊县、诸暨、东阳间……相传夏禹至苗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稽”字,《说文解字》虽作“留止”解,但清代学者段玉裁却特地注解:“凡稽留则有审慎求详之意。故为稽,考禹会诸侯于会稽,稽,计也。”而在汉代,稽与计则已通意,如汉代经学大师郑玄对《周礼》中的“简稽乡民”,注之云:“稽,犹计也。”再从司马公对禹所作的那段评价语句来考查,“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是一段因果结构式的句子,即“从舜(虞)开始到禹(夏)的时候,全国(各诸侯所上献)的赋税,已经完备了”,这是结果。后面的话则是原因,即“有种说法(有史料说),禹会集诸侯于江南(山阴),计算汇总考核各诸侯的功业(包括上交贡赋的经济业绩)后,死去被埋葬了。因命其所葬之地叫会稽,会稽的意思,就是会计啊!”正因为禹会集诸侯,计算汇总了各诸侯的包括上交税赋在内的各项业绩,所以才能爵有德,封有功,最后才能使全国的赋税基本上完备了或者说初步定型了。

8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