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37

阳光小暖哈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基本等式怎么演变的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懒虫杰

已采纳

基本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当会计计算时,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费用(包括成本)、收入,会计的等式就发生变化,因为在学习会计时,我们把费用类似于资产来做账,收入类似于所有者权益来做账,因此会计等式也产生了变化: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现在把以上的等式进行恒等变换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会计到了月末核算告一段落,利润列入所有者权益后,又回复到基本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基本等式怎么演变的

338 评论(10)

小鱼果MM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所作的概括表达。静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是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其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组合而成。其公式为“收入-费用=利润”。综合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会计等式是指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的恒等式,所以也称为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2)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称为财务成果等式,它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等式综合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会计等式英语为:accountingequation。在会计记账过程中资产和负债之间的等恒关系。如公司资产减去负债等于股东权益。

310 评论(11)

恋上这个冬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会计等式是指反映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表达式。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称资产负债表的要素,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一会计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

(二)交易或者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经济业务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九种基本类型: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上述九类基本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财务状况等式的平衡关系,具体分为三种情形:

基本经济业务(1)、(6)、(7)、(8)、(9)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保持不变;基本经济业务(2)、(3)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增加;基本经济业务(4)、(5)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减少。

97 评论(10)

大力宇哥

四种变化,1.左右同时增加;2.左右同时减少;3.资产内部此消彼长;4.负债权益内部此消彼长你要记住啊:同一笔业务分录,特别是同时涉及等式左右变动的,一定要理解它所涉及的科目的实质:比如股东投入一笔钱存银行了,这钱有两方面属性:左边论资产它属于银行存款,右边论负债或权益它属于实收资本货或资本公积;记住资产+成本/费用类科目主要记录某项资金的存在状态(存款现金存货固定资产...)或说变化过程(例如:货币->材料->产品->主业成本);负债权益+收入类主要考察同样这笔资产的利益归属(同样一笔银行存款可能是短期外借银行款(负债)、实收资本(权益)、收客户货款(主营业务收入)),如果一笔业务只涉及某资产的存在状态变化(存款》材料)或只涉及利益归属变化(债权转股权或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等等)那么这种分录只会是等式一边此消彼长。会计等式就是要把对资产从不同角度考察的两大类科目分别写在左右两边,这样便于理解和验算我这种对于会计等式的理解是自创的

108 评论(14)

起舞徘徊风露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抽象的代表“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 利润=收入-费用,这是抽象的代表“利润表”的会计等式。 而一般会计教材上写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它的实质是告诉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存在的勾稽关系,那就是“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抽象成收入减费用)最终会归属到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去,变成使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因素。 所以你观察这个等式的时候,心里要明白它表达的经济关系的实质,而不要去纠结在某一时点每个要素的金额最后是否能相等。不要简单的从金额数量的角度去思考它,而要明白它所抽象出的经济内涵。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分开的,因为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报表,而利润表是“期间”报表。你如果简单的根据这个公式把“期间”数据(收入、费用)加在“时点”数据(资产、负债、权益)上,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缺乏明晰的会计理论功底的就很容易产生混淆。 下面给你转一段关于这个式子的详细阐述,你再理解一下: 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 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矗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会计等式(二)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 会计等式(三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与赔都是股东的。 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而,新资产=负债+新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109 评论(10)

非人勿扰的2016

会计等式就是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原理》中写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是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即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恒等式。它是各会计主体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报表的理论依据。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240 评论(10)

相关问答